1、浅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分析了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阐述了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还指出制订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必要性。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发展 培养计划 一、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和基础性都很强的专业。电气工程的基础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派生能力 ,如今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乃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从电气工程专业派生或再派生而形成 ,这些专业统称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 ,而它们和电气工程专业一起又被统称为电类专业
2、 ,电气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母体 ,而这些专业的产生和发展又大大推动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 ,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不能仅局限于电气工程自身 ,而应兼顾整个电类专业 ,基于上述思想 ,我们认为该专业的目标是 :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发展历史简介 有史以来 ,最早认识电的人是希腊学者米利都 (Miletus,公元前六世纪 ),观察用布摩擦琥珀后 ,会吸引 如羽毛等轻小的东西。但对静电有系统及科学的研究则是始于 17 世纪。 (1)17 世纪的
3、 1600 年初英国医生吉尔伯特 (W. Gilber,t 15401603)所著的书中 ,对 “ 电 ” 进行了最早 的论述 ,英语 “E -lectric” 一词即起源于希腊语 “Electrica” 和拉丁语 “Electrum” 。 (2)随后 ,英国人格雷 (S. Gray, 16961736)发现了电的导体和绝缘体 ,法国人杜菲 (Charles du Fay,1698-1739)可说是当时深入探讨静电现象的第一人 ,它由众多的实验中发现 ,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以摩擦生电 ,并且他更仔细地发现 ,所产生的电有两种 ,带有异种电者会互相吸引 ,带有同种电者会互相排斥。 (3)18 世纪
4、美国人富兰克林 (B. Franklin,17601790)更是以他著名的“ 风筝实验 ” 证明的电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4)19 世纪上半叶 ,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9 世纪下半叶 ,电磁理论集大成者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基础。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 ,西方国家的大学陆续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 (5)1908 年 ,南洋大学堂 (交通大学前身 )设置了电机专科 ,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 ,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 (6)1920 年 ,拥有百年历史的东南大学设置了电机工程系。 (7)1932 年 ,清华大学设置 了电机系。 (8)1949 年后 ,
5、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也出现了一批机电学院 ,这些学院基本上都有电机工程系。 (9)1958 年 ,在北京电力学校基础上成立了北京电力学院 ,当时的电力工程系设有 “ 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 ” 、 “ 高电压技术专业 ” 等 ,它们就是现在的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的前身。 (10)1961 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电教研室部分教师和学生并入北京电力学院 ,充实了该专业的力量。 1961 至 1962 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又有发电、高压和电自三个专业的 10名研究 生转入北京电力学院 ,开启了研究生培养的先河。 (11)1986 年 ,国务院批准 “ 电力系
6、统及其自动化 ” 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4 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杨奇逊教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5 年 ,华北电力学院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同年华北电力大学成立。 (12)1998 年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3)2002 年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3年 ,“ 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 ” 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获得批准 ,通过 “211 工程 ” 验收。 (14)2004 年 “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挂牌。 (15)200
7、6 年 “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正式评审通过。 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 ,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扎实地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电路、电机和电磁
8、场构成本专业的基础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一个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具有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与运用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 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 四、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所需解决的问题 1.通过进一步调研和学习 ,深入研究专业规范和发展战略 ,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 ,尽快完成新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考虑到本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到系统内就业 ,还有相当一部分要考研 ,所以制订新的培养计划时要考虑到电力行业今
9、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抓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任务 ,在当前面临教学评估的形式下尤其重要。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水平、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等方方面面。 3.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定期组织教研活动 ,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年前一代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 真正成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 五、制订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必要性 1.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方案避免与著名大学攀比 ,与著名大学靠拢 ,重点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根据培养方案 ,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
10、框架 ,课程设置体现 “ 强化两头优化中间 ,强化基础理论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 ,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弘扬个性和促进特长发展具有我院特色的课程体系。 2.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考核、就业工作体系建设一支懂业务、高素质、会管理的学生管理队伍 ,形成专业培养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任教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化特色培养机制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3.建立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既符合辽宁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 ,又有我校地方特色 ,适应我校实现 跨越式发展 ,高标准、高质量大学发展要求的一流的专业实验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东南大学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