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它既是交际的工具同时又要传承人类文明,因此语文同其他学科相比,更多地充满情感因素,更集中地体现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明确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课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非常紧密。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情感和兴趣又是密不可分的,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 两千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 “ 学生有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 所以从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上看,任何认知的过程都离不开认知的情绪情感。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某件事情和某个学科的兴趣。因此如果把语文教学看成 是单一的教授词句、分析段落、归纳主题,作为考试升学的空架子,那么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的一大悲剧。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每个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语文课上总会有意无意地渗透自己的情感,譬如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老师总是会灌输一些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二、情感教
3、育能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 人的大脑有巨大的潜能,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 40中语言,背诵整体百科全书,拿 12个博士学位 ?既然大脑有 这样巨大的潜在力,如何来开发呢?其中关于心理潜能开发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情绪乐观。如果将其迁移到教学中来,那就是语文教学中得情感教育。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他就愿意去做任何事,而且还会感到很轻松快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较有兴趣地去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充满快乐而富于兴趣地学习时,觉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即使很难理解的一堂课也能很轻松地解决消化掉。因此情感教育在开发人的潜
4、能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情感教育 (一)教师首先应做到对学生有真挚、深厚的情感。要想感染学生,师生产生情感上得共鸣,教师本身的这种情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深厚的。这种情感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你。理解与信任都是相互的,一个情感冷漠、言不由衷的老师,绝不可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想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你所引领的学生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才能正确地审视人生。正如平常我们所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 生。 (二)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情
5、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把握和恰当地使用教学艺术手段。那就是使用现代化的教具,用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生动形象性,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在学三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三峡雄伟壮观的气势有更深的感受,我首先播放了三峡的一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感受峡区神奇秀逸、水流湍急的宏伟气势。这样学生的情感被提到了高潮,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收获定会事半功倍。 (三)变教本为学本。拓展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一堂好的语文课,仅仅靠书本上的 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家都知道,生活处处有语文,所以我们在讲语文课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一点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也可以举一些与之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实例等。这
6、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知识海洋是宽广的,且有无穷乐趣。从中感悟人生真谛,明白知识的可贵。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爱上语文,这就是在手法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情感教育的较高形式。 (四)课堂结构力求灵活多样,教学语言要生动幽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与兴趣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教学。首先在朗读时,语气语调要适度,词语要丰富,风趣幽默,饱含激情 ,这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有力武器。如果教师语言干瘪无味,如老和尚念三字经,把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读得平平淡淡,学生就不会崇拜你,喜欢你。一见语文课就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岂不成了教学中的一大悲哀!其次还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力争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做到环环相扣,有张有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有得班级学生比较淘气,性格外向,但很有责任感。我们就采取竞赛的学习方式,把他们分成组,在竞争中凸显他们的个性,或把课文改变成小品、剧本,师生共同表演。让他们体会文中的深刻含义,受到启发和教育。总而言之,建立教育 “ 情感场 ” , 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才是课堂教学的良药。一个饱含真情的语文老师一定会深受学生的爱戴。所以说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