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摘 要】受全球经济低增长、弱复苏等影响,国内部分企业经营艰难,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率高、资金链紧绷、财务风险高等问题突出。作为企业管理层,应始终将财务风险管理贯穿经济运行全过程,要透彻分析本企业财务风险成因,有针对性制订风险防控策略,趋其利而避其害,使企业在财务风险合理可控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防控措施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1.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 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
2、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可控性以及双重性等属性。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 1)管理层风险意识欠缺,财务关系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风险控制活动不连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定期评估与衡量,往往是有风险发生时才去行动;二是风险控制意识 片面,过于强调安全性,忽视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意识保守导致企业错失发展良机;三是企业内部缺乏统筹协调以及上下级单位之间在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于资金大量
3、流失,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财务风险剧增。 ( 2)资本结构不合理。由于筹资决策不当等原因,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过多地依赖银行且负债比例过高、期限不合理等。高财务杠杆必然带来高财务风险,而一旦出现市场萎缩、销售受阻、资金链断裂,即可演变为财务危机。 ( 3)投资缺乏科学性。 靠经验和主观意志进行投资决策的现象,在我国仍然存在。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研究,搜集的信息不全面,决策者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投资失误频繁发生;对一些重大投资决策,没有实行联席审批程序,内控薄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目的达不到预期,投资损失巨大,甚至拖垮整个企业,这在并购活动和多元化领域较
4、为常见。 ( 4)资金回笼策略不当。企业过于追求销量及利润,采取大量赊销方式,但由于未重视客户资信调查,信用政策不合理,缺少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资金回笼不畅,应收帐款高,坏帐损失增加;此外,存货占流动 资产比重较高,超储积压现象严重,既大量占用了流动资金,影响到资金周转,又要承担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 ( 5) 收益分配政策不 ?范。收益分配策略影响到企业财务结构、声誉及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现金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更多倾向于不分红或非现金股利,利润分配政策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间接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1)流动性不足。资金的流动性通过资产变现能力
5、体现,而资产的变现能力主要取决于资产质量和资产营运能力。资产质量差主要表现在资产结构配置不合理 ,现金等价物过低、应收帐款坏帐比例高、存货超储积压严重、固定资产老化等;资产营运能力弱主要表现在应收帐款和存货周转速度慢,过多地占用经营资金,流动资金供应不足,日常资金周转不畅,即期支付能力迅速下降,从而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因此,财务风险与流动性风险息息相关。 ( 2)资本结构失衡。决定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是融资决策,资本市场状况、管理层风险偏好以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等影响到企业融资战略的选择。企业在融资的渠道、规模、方式以及期限等方面若作出不当安排,在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例以及成本与收益关系之间没
6、 有进行合理优化和权衡,将导致企业负债过度,结构失衡,难以按期还本付息,财务危机一触即发。曾轰动一时的德隆系破产根本原因就是资本结构严重失衡。 ( 3)公司治理结构弱化。 基于国内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国家股和法人股比重相对较高,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状,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仍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些重大的战略决策不科学,缺少必要的程序论证和有效的监督而导致决策失败,独立董事制度形同虚设,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多、关联交易频繁、资金违规占用、利益违规转移等等。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弱化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财务危 机则是公司治理弱化的外在表现和最终归宿。 二、加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1.树立
7、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 ( 1)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培养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企业上至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要全员参与财务风险文化建设,打破风险与已无关、各自为政的传统思想,建立全面整体的风险管理观;管理层应致力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强化风险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寻求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点,不断提高财务风险分析和防控能力。 ( 2)完善公司治理 结构,落实主体责任。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化、信息化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权责明晰;加强财务、人事、法律与风控等部门之间的协同,确保风险决策的有效实施。 2.构
8、建财务风险识别和危机预警系统,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 1)财务风险的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财务风险识别要做到及时准确性、全面性、综合性和连续性,要在风险发生之前能及时发现并准确把握,并对风险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进行综合性调 查分析,同时要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对风险的影响,保持风险识别工作的连续性。 ( 2)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及预警的基本概念。财务危机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陷入一种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困境,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已呈现长时间的亏损状态且无扭转趋势,出现资不抵债甚至而临破产倒闭的危险。财
9、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危机进行监测、诊断与报警的一种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各种财务指标,建立判别模型,从而根据企业的总体财务 状况进行分类。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模式。根据国内外成功企业经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单变量模型: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警的模式,一般可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确定财务预警备选指标,通过先建立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然后设定出这些指标的判别标准。设定判别标准时应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性质与规模、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经验等因素,并根据实际 ?化不断对之进行修正。当某项指标达到判别标准时,可预示财务
10、警情发生。有关研究表明,能够最好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指标顺序先后为:债务保 障率(现金流量 /债务总额),反映的是企业现有资金可以清偿债务程度;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所拥有资源优化配置与使用效率效果;资产负债率,直接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总体水平。 多变量模型:运用多种财务比率加权汇总而构成线性函数公式来预测财务危机的一种模型,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奥尔曼提出的Z-Score 五变量模型: 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 Z表示判别函数值,与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成反比; X1=营运资本 /资产总 额; X2=留存收益 /资产总额
11、; X3=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X4=权益总价 /负债总额; X5=销售额 /资产总额。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将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与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一般认为, Z 值越大,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当 Z2.99 时,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当 1.81Z2.675 时,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运用该模型时,应注意在不同规模及行业间不具有横向可比性。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构建重大风险 预警机制的同时,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理程序,确保突发事件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12、。 3.健全内控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 1)健全企业内控。内部控制应当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全面覆盖企业,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应存在内控空白点;应遵循内控的全面性、制衡性、适应性及成本效益原则,完善公司治理环境,开展风险评估,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控制等控制措施,实现信息系统与内控流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内控有效性评价和监督,不断推进企业内 控体系的优化升级。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和联签制度;对一些重点领域,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预防道德风险的发生。 (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现内控目标的有效手段,全面预算管
13、理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优秀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执行、控制、评价等基本管理活动,对企业施以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具有全面控制能力。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风险控制,应抓好以下环节: 预算体系的建立,包括组织机构和职责、目标、标准及程序; 预算的编制和审定; 预算 指标的下达及责任人或部门的落实; 预算执行的授权和监督; 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 预算业绩的考核。在此过程中,应注重风险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即对预算编制与风险识别、预算执行与风险监控、预算考评与风险预警三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使全面预算管理得以有效实施。 4.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合理安排好资本结构 ( 1
14、)加强资金管理,编制现金流预算 鉴于资金链断裂的巨大财务风险,因此现金流量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最重要环节。实行动态管理现金流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及时 采取对策;企业应合理准确地预测经营、投资及筹资活动现金收支状况,以周、月、季和年为周期,建立现金滚动预算;按全面预算管理及内控规范要求,对重点节点现金流进行监控,及时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要强化资金管理,对于因资金短缺可能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及时预警、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财务危机;对于大型集团企业,可建立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的资金集中管理形式,采用“ 收支一体化 ” 或 “ 收支两条线 ” 模式,提高资
15、金使用率,降低资金风险。 ( 2)建立应收帐款控制机制 建立应收帐款内控机制,重 点抓好三个节点:一是事前控制。应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并设定预警指标,如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二是事中控制。加强货款回收管理,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帐,判断坏帐风险发生概率,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三是事后控制。做好帐龄分析,重点关注逾期未收回的款项,查明原因,落实具体责任。应收帐款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经济不振、市场低迷时,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应收帐款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 ( 3)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仅仅改变负债与权益资 本的组合。企业资本结构决
16、策,其本质在于如何权衡债务融资的利息节税 “ 所得 ” 与过度负债的风险 “ 所失 ” ;目标是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整体价值;决策方法主要有 EBIT-EPS 无差异分析法、资本成本比较分析法等。一般来说,企业应优先考虑内部融资,确定权益资本后,剩下资本缺口由负债融资解决;在具体决策时,应考虑内外部环境、企业运营及财务状况以及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等,重点考虑公司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保持必要的融资能力储备,维护资本结构的 “ 弹性 ” 。此外,对于高负债率的企业 ,并非单纯降低负债率,减轻利息负担,就达到了资本结构优化目的,只有改变其生产经营机
17、制弊端,优化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才是资本结构优化的根本。 从筹资角度看,最佳资本结构是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经济效益最好。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资本结构,如采取负债融资的前提是:企业的预期资产报酬率大于债务利率,且当前的负债率偏低,难以发挥财务扛杆作用;外部环境宽松,利率低,使用财务杠杆能获取较多净收益;企业处于经营稳定期,经营风险低,收益变动幅度小,可较大程度上使用财务杠 杆。 三、结论 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也是一把 “ 双刃剑 ” ,若风险防控得当,则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反之则可能使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于触发严重财务危机。本文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在市场化、全球化的复杂经济环境中,企业应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特性、成因,尤其是充分利用其效用的双重性,熟练掌握风险管控策略,做好财务风险的动态防范工作,控制风险不利影响,发挥风险的有利作用,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张宇华,张宁 .企业如何化解财务危机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年11 月 .138 138.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高级会计实务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年 4月 .106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