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走出素描认识的误区 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美术教学中素描认识和训练的种种误区,结合学习和教学经验。分析和总结了从古典至现代的艺术观念中抽取概括出注重形感及结构塑形的素描教学手段,强调了线务的合理表现对于造型的重要性。 关键词:素描;教学;创造;线务 一、前言 西方美术史上所有杰出的大师,无一不是从学习素描而走上艺术之路的,素描是形成绘画的最重要的要素。素描的意义在绘画上不仅仅是表现轮廓,它同时可以表现质感、运动感和韵律节奏的动态、谐和安定的静态,更可以表现画家的个性。所以,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大师都把素描看作是艺术的灵魂,绘画的生命,素描练习甚至伴随他们一生的艺术创作。所有复杂深奥的学问都必须依
2、靠最简略的训练方法,绘画所依靠的就是素描,素描是我们通向自然和心灵的最直接通道,也是我们探索已往艺术大师奥秘的钥匙。素描训练对画家的艺术能力成长的影响是全面的,它不仅训 练画家的造型能力,同时也是画家智能训练、审美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素描基本功能的训练对提高画家的艺术素养,形成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艺术决不等于生活。艺术不应该是模仿,绘画更不应该是生活的模仿。绘画艺术的创新,要求建立相应的素描观念,以正确的素描造型观念去进行创作。我们提倡与模仿型素描不同的创造型素描。我们同样重视生活,但只是把它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依据,以形象构成的本质因素为基础,注入作画者
3、的真情实感,追求形象的艺术感染力。素描没有特定的方法,每个人眼中都有可信 的、有自己审美趣味的东西,能表现出作画者所感受到的现实对象生动的、和谐的、合规律的美 : 当然,我们在强调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并不是就讲不要写实能力,而是在基本的训练中把写实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同看待。在素描教学中技术与艺术应整体上同步发展,不要企图越过基本的造型能力先去追求表现与发挥,这也就要求教师不应该把艺术家和学生截然分开。教学生时,将他 (她 )看作学生,要教得透彻、耐心、毫不保留,但评价他的作品时要把他看成艺术家,严格要求,除了功力以外,要特别审视他的艺术观念、艺术个性的发展,重视从艺术素质上去培养 ,防止纯技术的观
4、点。 二、素描中的的比例作用 首先谈谈素描中的比例。初学素描的学生应该先学比例,因为他必须考虑作品中各个部分之间或整体在大小、数量上的关系。但在学生的素描有创造性时,他就可能把物体画变了形。因为他这时想的最多的是美学上的比例,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确比例。早先的素描教学中有些老师对比例只求准确。以尺码的准确来束缚学生的手脚,使学生陷入苦恼的局部比较当中,忽略了最重要的整体感和认识上的自信心,以及必要的夸张和自觉处理,过多的强调了共性特征,把个性特点限制到了很小的范围内,画出来的 形象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和艺术上的感染力,很容易千人一面,同时学生的艺术才能、创造性被轻易的扼杀了。 比例在艺术上应不完
5、全是尺度上的准确,它有着更重要的自身规律,这就是整体上的谐调,比例谐调来自客观形象及画家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发现。要使学生认识到,眼前的物体,无论是一个人、一只凳子还是一根绳索,都只是意识的载体,不只是技法功能的实在物,应该说在 “ 似与不似之间 ” 。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抓住客观形象的启发,大胆地去创造鲜明的、属于自己的形象。比例的谐调,要求只在印象的舒适感及表现艺术对象的个性特征,不应 该是简单的尺度上的准确。它在艺术上只是相对的,当然应是合理的。其次,在我们传统素描训练的观察方法中,主要是明暗层次,光影虚实的观察法。在素描训练中应当改变这种方法,采取形体、结构的观察法。这并不是在教学中反对利
6、用明暗变化来表现对象。而是要求在素描造型中不要把它作为形象的本质因素来对待。因为明暗光影的变化是被结构形体所决定的,常常在只有表现结构、形体时才能显现它本身的光彩,所以这些明暗层次和光影虚实都会因不同的形体结构而使它们发生改变,但形体结构却不会因光影和明暗的变化而变化。 三、素描教学中重视线条 的表现力作用 另一方面在传统素描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以明暗层次光影虚实为主体的面造型手段,而忽视线条的表现力。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往往除了讲究造型、结构以外还具有线的表现力。 “ 画家所用的线往往是风格的最明显体现,线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艺术元素,也是画家主观意图的传递者。线条与素描的关系, “ 犹如色彩之于
7、绘画,形体之于雕塑。 ”“ 只要在纸上画几条线,就可以看到 明暗关系 已经作为素描的成分进人素描中去了,因为已经考虑到线条的明暗值。假如我们在造型时,不考虑线的变化关系,统统用一种线条去刻画,可以想象作品会如何的 单调和乏味。如果根据物体的造型体态、结构关系、空间层次、透视关系去表现,视觉效果就会截然不同。而失去变化的线条,不能产生节奏和韵律,无法达到造型的目的。我国古代画家通过长期积累所倡导的铁笔十八描 :如钉头鼠尾描、游丝描、兰叶描等,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运动感,注重线条的疏密变化,都是基于通过凝炼的造型以提升表现力的考虑。在素描训练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线条对塑造形象具有的不可忽视的主
8、导作用。素描造型艺术中的线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它更是形的高度概括而极富艺术个性的载体。 开题报告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素描教学中,不应片面强调一个 ”难 ” 字,因为在艺术的表现中,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夸张、概括、感觉、写意等手法和意图。只能在加强对规律的理解中和灵活运用中使学生画起来主动且又放松,使他们能时常处在一种心理上自我平衡的状态中,感受到塑造的乐趣,画出自己的气质来,使学生想画、敢画,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课堂习作应强调研究性。习作同时要表现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让学生大胆实践,不要为一张画的得失而动心,而是以感觉到更多东西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使学生基本功训练 一开始就成为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对于培养新的创造型艺术人才来说非常重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逐步形成或找到自己的造型面貌,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者的任务。 参考文献: 颜铁良 .素描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官东平 .“ 素描 ” 教学体会 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7. 兰法勤 .技术还是思维 -高校基础素描教学问题剖析及对策 D.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