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0218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析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析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析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析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经济投入产出分析信息化水平 论文摘要: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信息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信息产业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据中国信息部门统计,我国的信息产业以每年平均 30%的数率迅速增长,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 2003 年对工业 GD 的贡献率达到 21%。由此可见,信息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

2、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 一、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 )信息产业的特征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与自然物质资源完全不同,其开发利用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信息产 品作为信息经济中的特有产物而难以用传统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信息产品开发的一次性,及不存在稀缺问题的 “ 公共物品 ” 性质,使得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难以在传统经济学中得到相应的解释及说明。例如软件及相关的信息产品的开发后,高额投资的一次性完成使以后复制生产的产品成本几乎为零。信息技术以极强的渗透性、极高的倍增性,使得信息经济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核心与代表,具有最活跃的现代生

3、产力。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对经济发展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于信息技术能否尽快走向产业化与市场化,使我国产业结构处于渐进的 持续调整过程中。 (二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由于信息产品在社会再生产部门的关联性,因此可以从国民经济角度来分析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把信息经济划分为若干不同但有相互关联的部门,借助线形方程来模拟信息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过程,以此综合分析相关信息经济部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重要比例关系。信息产品的投入产出分析也就是列昂惕夫表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对分析信息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根据陈禹、谢康教授对我国信息产业的部门划分标准,将我国信息部门归纳整理为 : 第一

4、信息部门 :微电子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电讯设备制造业、软 件制造业 ; 第二信息部门 :金融、保险、不动产、邮电电信、信息网络工程、信息设备修理、市场信息服务业等 ; 第三信息部门 :科技研究、教育与文化产业、新闻出版、医疗卫生、其他服务、广播艺术等 ; 非信息部门 :工业 (除第一信息产业中的制造业 )、农业、矿业、电力煤气及水供应、运输、政府及社会团体等 用以上信息产业部门划分标准,根据 200年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整理可以得出各信息部门的中间投人数据。 注 :该表的数据主要依据 2003 年我国投人产出表和信息产业部门统计整理得出 由上表可知 :横表反映提供给本期生产的活动 中使用信息产品

5、或服务,纵表反映信息经济各产业部门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所消耗的各类信息产品或服务。它们反映了信息产业部门与非信息部门之间及信息产业之间相互依存与制约的经济联系。 1、从纵向看,中间投人 +最初投人二总投人,表达式 : 通过对表一的计算,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可用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来 (说明 :1 该系数越大,说明第 J部门与第 1部门的直接技术经济联系越密切 ;反之,则技术联系越松散。 (三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 由此表计算可知我国第一信息部门与非信息部门直接经济技术 联系 0.26;第二信息部门与非信息部门直接经济技术联系 0.15:第三信息部门与非信息部门的直接经济技

6、术联系 0.16。第一信息部门与第二信息部门技术联系 0.62,第一信息部门与第三信息部门技术联系 0.42,第二信息部门与第三信息部门技术联系0.67。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的局限性在于信息部门与非信息部门的技术联系比信息部门之间落后,我国信息化结构不平衡,总体上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较低。按附加值计算, 2002 年信息产业占我国当年GDP 的 37.89%,其中,第一、第二信息部门共占 22.21%,第三信息部 门占15.6$%。从最终产品角度分析,第一、第二信息部门占 GDP 的 28.22%,第三信息部门所占 GDP 的份额为 8.21%。因此第一和第二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决定我

7、国信息化水平的主体,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决定整个信息产业增长。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向其他领域应用和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信息技术联系,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将对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信息产业信息化水平现状分析 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与部门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东部沿海地区仍是信息经 济增长的主力,其中京、津、沪、苏、浙、鲁、粤、闽八省市对全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7.3%;在行业中三资企业仍然是我国信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它们占据了全行业主要的信息技术与人才。 从发展模式选择上看,我国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化

8、建设的,工业基础较落后,因此信息经济发展将长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计算机、电话、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率还不高,发展不平衡,关键的信息技术还没有掌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相关法制建设没有跟上,信息化人才严重不足。虽然信息技术自身具 有的跳跃性发展、快速传播和成本不断降低等特性,使得我国能够在 “ 学习曲线 ” 的高点和 “ 成本曲线 ” 的低点进入信息时代,但需要通过大量投资,引进光进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因此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发达国家。 (一 )引入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 为了能衡量我国信息化水平,本文选用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提出的信息

9、化指数方法来测度 1991-2002年我国信息发展状况。同时也为了便于收集数据,本文选取了该模型中的信息化指数作为主要指标加以分析。信息化指数采用信息量、通讯装备率、信息使用主体水平 (包括信息产业就业人 数百分比,高校和科研人数在人群所占百分比 )、信息消费水平四个主要指标,分别赋予四个子指标的权数为 20%,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结果。而信息量指包含人均使用函件、人均通话次数,人均报纸期刊发行数,人均书籍阅览数,人均上网时间等。 以 1991 年的各要素值的指数为 100,将其他年份的同类要素的绝对值除以基年的绝对值后,再乘以 100得出各项指数 ;分别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加权汇总,最后得出

10、该年的信息化指数。 式中 :s x。为某项指标的实际数值 ;s 为被确定的相对指数标准 (基数 )的某项指标值。 (二 )利用信息 化指数模型测度分析的结果 根据我国信息产业信息化指标统计分析可得表 2 数据 :, 息产业增长占 GDF 分额推茸而来 - 根据以上表计算分析可知,在1991-2002 年间我国信息化水平有了飞速发展,在 90 年代以前,我国的信息产业水平发展比较迟缓,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信息化革命,我国也开始进人信息化浪潮,截止 2002 年我国信息化指数大约是 1991 年的 200倍,信息化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 60%;信息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30%。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

11、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社会信息量比 1991 年增长 了 6倍,是增长最快的一年。从表一可知 1998 年是我国信息化水平发展的转折点,从这以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显著提高,可以预见伴随中国 “ 信息高速公路 ” 建设,我国信息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特别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将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亮点。 通过对表 2 数据可以得出下面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直观图表 : (三 )中美信息化水平比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原因之一是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具体体现在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迅速普及。目前美国已基本进人全面信息化阶段。从 20世纪 80年代 起,我国就开始进

12、行国居经济信息化改造。但当时信息化还没有获得广泛的认知以及信息化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信息化对国民经济贡献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美国。 表 3引用中国相对美国的信息化指数来比较中美信息化水平。从表 3可知 :以 1990年美国信息化指数为标准, 1990年我国信息化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 2.4%,到 2000年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才达到美国的 9.63%,平均每年提高 1.47%,中美之间信息化的差距较大。主要由于我国的信息装备与信息技术普及 程度低于美国。从 1995年开始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 1997年后中国

13、信息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 21.9%,大大快于国民经济 7-8%的增长速度。我国信息化水平呈加快发展的趋势。这也表明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正在加强。 三、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991-2002 年这 12 年间,信息化指数增长幅度的提高对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电讯业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表明我国为提高信息化水平着重强调通信基础设施及网络建设的方针政策已经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在信息化的进程当中,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当中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仍然刻不容缓。加快和加大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投资力度

14、,特别是对工业化进程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部门。在这些部门中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环节上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重组流程及优化资源,发挥传统工业巨大的生产潜力,向现代化、智能化迈进。 (二 )信息化以人为本 由于信息经济是新型经济,对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要求不同于一般传统产业。既要留驻和稳住专业人才,防止信息知识产权外流和荒置,又要改善企业和部门的管理经营 体制,以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为专业人才的创造和发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 )调整我国信息产业相互经济技术联系 我国的信息消费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水平低,发展不平衡,技术手段落后 ;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我国信息化市场需要消除信息沟通障碍,统一优化信息化平台,与国际信息化标准接轨,这样既能发挥资源共享性又能参与国际信息经济竞争。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建立高效率的信息流通机制,促进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加强信息部门与非信息部门经济技术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