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1592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论文关键词 :苏联解体经济根源经济危机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从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许多分析。本文认为 :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苏联社会的经济矛盾不断积累与加深,经济形势逐年恶化,最后发展成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虽然苏联也曾试图利用改革来克服经济危机,但却无法消除其经济体制自身的诸多弊端,反而加深并引发了苏联社会的全面危机,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本文通过考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从

2、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战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 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它是在 20年代末 30年代中期苏联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当时苏联所处的军事、政治异常严峻的历史环境使得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隐藏着许多矛盾。 一、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导致经济体制运转失灵 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基于产品经济观、以国家为核心、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了国家所有制,又人为地加速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化。用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指令性计划经

3、济体制的一个突出 特点是排斥价值、利用、市场、竞争等商品货币关系,而把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产量任务作为企业生产的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其工作结果的尺度。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正如苏联的经济著作所说 :计划草案经过详细的与全面的审查以后,便提交政府批准。经政府批准的国民经济计划,便获得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 。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个特点是 :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靠行政手段和思想维护做动力驱动机制。这在战争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还是相当有效的,但是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上述驱动机制的作用不断衰退,加上苏联后期在分配和劳动工资 制度方面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越来越严重,伤害了劳动者的生产积

4、极性、创造性。由此可见,随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强化,苏联经济的推动力日益枯竭,经济体制越来越运转不灵,国民经济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重工轻农,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和战争的威胁中进行的。因此苏联十分强调要高速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保障国家独立和加强国防。斯大林说 :“ 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燃料、金属等 等 ),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 。在制订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1937)时,曾计划使消费品生产的增

5、长速度略高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国际环境日趋紧张,原定计划被修改,其结果仍然是生产资料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消费资料增长速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制订的,其特点是大大加快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生产。为了备战,国防开支大大增加, 1940年已占国家预算 1/3。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却非常缓慢。在全国实现农业集体化之后,由于向农民征购农产品过多, 价格过低,农民收人少,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以 1940年与战前 1913相比,工业产值增长 7 倍半,生产资料增长 14 倍半,而农业产值只增长了 200001953 年同1

6、913 年相比,总产值增长了 18.34 倍,而农业总产值仅增长了46%1918-1985 年甲类工业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 31.400,占工业投资总额的 88.100;乙类工业投资仅分别占 4.3%和 11.9%。直到苏联解体前夕,农轻重的比例是戈尔巴乔夫说 :“ 我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军事化的经济,把最大量的经济花在国防上 ” 。 三、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苏联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是速度和数量,以高速度的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长期实行了粗放型的赶超发展战略。这是为了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产品的数量上尽快赶上和超过西方国家,为了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

7、择的经济发展战略。 “ 速度第一 ” 是苏联经济发展的突出战略方针,苏联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主要靠多投人,高消耗来取得和维持的。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民生活压力加重,这种靠高积累政策维持的高投人却越来越受到限制。粗放经济增长的后果,一是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成本过 高,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量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例如在 70 年代末,苏联每生产 1 卢布的国民收人所消耗的电力比美国多 2000,用钢量多 900a,投资多 5000,石油用量多 1000。二是国家的资金投入越来越紧张。它突出表现在 :基建投资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用于新产业和设备更新改造的资金短缺,原有生产设备陈旧老化,设备折旧期过长。三是经

8、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低下,投资的产出减少。苏联基金产值率从 1960 年的每卢布固定资产生产 17.5 卢布下降到 1989 年的 0.36 卢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靠大量追加物化劳动所取得。 80 年代初,苏 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是为美国的 5500。最终,国家经济难以承受不断增多投人的需求。 进人 70年代以来,苏联开始推行集约化方针,力图以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来弥补粗放性投入要素的不足。但是由于经济体制上的阻碍,这一方针难以贯彻,更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使苏联的扩大再生产缺乏新的增长源泉,对苏联的社会生产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巨大浪费,造成了苏联日趋严重的粮食问题。自 70

9、年代以来,苏联每年进口的粮食已从 1000多万吨增加到 80 年代末的 3600 多万吨。进口量达全国城市需要量的 50%以上。农业的长期落后拖 了工业发展的后腿,为了加速农业的发展,就要增加农业的投人,这就使财力、物力更加紧张。农业的落后和低效率是造成经济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两个原因妨碍苏联从粗放发展转变为集约发展 :一是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二是原有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缺乏把资料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从根本上改革这种体制,就不可能从粗放发展转变为集约发展。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粗放发展潜力的耗尽,这种体制的积极作用也随之耗尽,成为一种低效益、高成本、高浪费的体制。 四、

10、经济改革的失败与全面的社会危机 50 年代以来,面 对经济体制的诸多弊端,苏联领导人推行了各式各样的改革方案,从 1957 年赫鲁晓夫发动 “ 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 ” 到 1987 年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 “ 三自一全 ” ,苏联的经济改革历史30 余载,但无一取得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第一,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对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对斯大林时期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没有从理论上搞清楚。苏联经济改革往往着眼于经济体制中的个别矛盾,靠采取一些个别的、孤立的修补性措施来解决。没有触及经济体制的基本矛盾。更没有综合性相互联系的配套措施,使得不同时期的改革、不同的方案互不衔接 ,零敲碎打,

11、事倍功半。 第二,改革仅停留在运行机制的浅层次上,始终未触及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关系。如赫鲁晓夫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产生的弊端看成仅仅是部门管理体制这种形式造成的,因而在改革中,只改革了管理体制的形式,而没有触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本身。苏联传统经济体制在所有制关系上的突出特点是城市经济全盘国有化、国家与企业关系行政化,这是经济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而苏联的诸多改革方案却无一触动这一问题。因此,每次改革只能收到短期效益,而没有最终改变苏联经济增长下降的趋势。 第三,始终未能破除产品经济观, 阻碍了改革的深化。产品经济观是阻碍苏联改革深化的最大思想障碍。纵观苏联改革全过程,产品经济观与商品

12、经济观的斗争一直贯穿其中。如 1962 年围绕 “ 利别尔曼建议 ” 展开的大辩证 ;1964 年围绕着 “ 新经济体制 ” 的制定和推行展开的有关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批判的辩论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勃列日涅夫对所谓 “ 市场社会主义 ”的大批判,是产品经济观和商品经济观斗争的集中表现。针对苏联和东欧一些人士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主张,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苏联掀起了对所谓 “ 市场社会主义 ” 的大批判,以阻止改革发展中的这种市场取向。这场批判 压抑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的寻求改革途径的探索。从此,苏联的改革也就堰旗息鼓。戈尔巴乔夫时期,随着企业 “ 三自一全 ”改革方案的提出,戈

13、氏承认 “ 商品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固有的 ” 。这在理论上是一种新的进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什么措施来建立发展市场关系和市场机制。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的产品经济格局还是原封未动的。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经济改革思想和方向的根本转变。这固然与戈尔巴乔夫的所谓 “ 新思维 ” 把人们思想搞乱有关系,但从经济上看,改革长期不见成效,经济发展不上去,使人们对改革失去信心,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动 摇。经济危机导致了相当多的人产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诱发了民族危机。苏联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但酿成民族危机,主要是由于苏联的经济没有搞好,不能给各民族共和国带来高度的经济繁荣和富裕的生活。有些经济发达的共和国急于独立,离开苏联。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和经济危机为国内外反动势力 “ 和平演变 ” 阴谋提供了可乘之机。各种危机相互交织、相互推动构成了整个社会危机,从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经济体制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弊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正如邓小平所指出 :“ 要发展 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