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1915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贵州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建设初探 摘要: 2015 年 6 月,受省院士工作办的委托,依据贵州省第一批院士工作站验收方案的要求,贵州省科协组织相关专家对我省第一批院士工作站( 2011 年批准建立)中的部分工作站进行验收。验收组先后验收了贵州省农科院院士工作站等 7家院士工作站。本文从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度出发,就贵州省第一批院士工作站项目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协同创新机制、内生驱动机制和未来持续发展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深化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院士工作站 产学研 科技创新 技 术研发 一、院士工作站项目建设运作情况 (一)贵州省农

2、业科学院院士工作站 2011 年建站以来,工作站组织全院 18 个研究所同心协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在科技合作与创新研究、人才培养、项目申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工作站聘请邓秀新、向仲怀、朱有勇、袁隆平、南志标、刘旭、荣廷昭、陈焕春、傅廷栋 9位院士为驻站院士,建成 597平方米的院士站固定办公室,开展院士讲堂、学术交流 15场次,选派 27名科研人员参与驻站院士及团队的科研工作,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23 人。在院士及团队支 持下,联合开展重点攻关项目 10 项,联合申报并立项国家、省级重大专项项目 10 项,获国家、省(部)级奖 25 项,审定(鉴定)动植物新品种 65 个

3、次。其中,国家审定品种 9 个。获知识产权 85 项,发表论文826 篇。其中, SCI.收录 27 篇, EI.收录 3 篇。 (二)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油菜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 2011 年建站以来,工作站在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的带领下,依托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和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开展油菜新材料创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油菜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建站三年 来,申报项目 9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3 项,审定品种 6 个,其中国审 3个,自育品种推广面积 862 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瓮福集团磷化工技术与装备院士工作站 自 2011年建站以来,工作站立足解

4、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为目标,通过项目为纽带,先后引进了王静康院士团队、徐德龙院士团队、孙优贤院士团队,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4 项, 3 项成果进入了工业化实施阶段。建成了 1000 吨 /年结晶法电子级磷酸示范装置、 3kt/a 萃余酸生产晶体磷酸一铵高技术产业化示范装置、搭建了全集成一体化磷化工生产运 行信息系统平台,为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装置生产率、节能减排做出了较大贡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其中与国家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孙优贤院士团队合作开发的 “ 全集成一体化磷化工生产运行信息系统平台( MES) ”率先在磷化工行业实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项目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

5、平(黔科鉴 2013第 057 号)。 工作站以项目推动合作、以创新提升建设,以会议交流为平台建立沟通机制,与多位院士及其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设期内为企业培养了博士研究生 3 名、硕士研究生 21 名,工程技术研究员 4 名、高级 工程师45 名,逐步建成了一支科研素质较高的磷化工技术与装备人才团队。 (四)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院士工作站 2011 年建站以来,聘请杜善义、蹇锡高、姚强等多位院士和专家驻站指导,开展院士讲堂、学术交流多次,承办 “ 中国科协年会分会 ” 等大型的行业会议 3次。围绕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微孔发泡环氧树脂材料、高效磷功能助剂等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开

6、展过程中,院士专家团队相关人员根据项目进展定期到 “ 中心 ” 参与和指导工作,利用他们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扎实基础指导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同时结合 “ 中心 ” 在工程化方面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和新产品,3 件专利技术成果的实施转让。 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支持下,建设中试生产线 5 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3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三等奖 2项,科技成果转化奖 1?,青年科技奖 1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1项。人才引进及培养方面,引进 “ 国家千人计划 ”1 人, “ 中科院千人计划人才 ”2人,引进博士 7 人,院士工作站科研骨干

7、 6 人晋升高级职称, 5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1 人获批 “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 ” , 3 人获批 “ 贵州省千层 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 ” , 1 人获批 “ 贵州省百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 , 1 人获批贵州省省管专家。 “ 中心 ” 科技人员 1 人到杜善义院士团队开展 “ 西部之光 ” 人才培养。 (五)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 2011 年建站以来,项目围绕建设内容和目标,与院士团队开展深入合作,取得了如下成果:( 1)获得 35 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级项目支持;( 2)获得环保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出台地方标准 1项;发

8、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20篇;( 3)培养省管专家 2名、正高职称 2名;人才引进博士 4 名(含 博士后 1 名)、硕士 11 名; 2 名技术人员成为院士团队单位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选派到院士团队成员单位作访问学者的科技人员 1 名、合作研究人员 2 名;( 4)邀请签约院士或其团队成员来站进行学术指导和举办相应学术讲座 5 场次。 (六)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士工作站 该站为贵州省首家制药企业设立的院士工作站。 2011 年建站以来,申报并承担国家项目 4项,省部级项目 12项;发表科技论文 11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 18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15项;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件

9、 1件,原料药审评意见通知件 1件 ,注册批件 1件;通过与院士团队的合作,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5名,新进硕士及以上人员 3名,贵州省特殊津贴专家 1名,引进在站博士后 1名,形成了一支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开拓进取的人才团队。建站期间,依托单位于 2012 年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 “ 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 ,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 “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 ; 2013年被贵州省委组织部评定为 “ 贵州省民族药(中药)新药评价及产业化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基地 ” ; 2014 年经贵州省发改委认定为 “ 贵州省民族药(中药)口服制剂工程研究中心 ” 。建站期间,与刘昌孝院士及其团队开展学

10、 术交流会共计 5次,包括替芬泰临床前研究总结报告,以及替芬泰 1期临床的启动。 (七)贵州省人民医院院士工作站 2011 年建站以来,贵州省人民医院医院以院士工作站建设为载体,与院士及其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学术交流;选派人员前往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南方医院、齐鲁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一院进修、培训,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学科骨干和创新团队。 建设期内,依托单位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积极申报项目,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22 项,地厅级项目 15 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863计划、卫生行业 科研专项共 7项,获项目经费 1099.8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 5 项( 2 项二等奖、

11、3 项三等奖),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项,实用新型专利 2项,优秀图书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共发表论文 305 篇,其中 SCI 收录文 16 篇、权威核心期刊 119 篇,主编专著 8 部。培养省核心专家 1 人、省管专家 4 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2 人、二级教授 2 人、三级教授 8 人、晋升正高 16 人。培养博士 20 人、硕士 50 人,引进博士 3 人、硕士 54 人。 二、院士工作站作用、做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 (一)作用、做法与经验 1、解决难题、技术创新、信息获取及时 经验收的 7 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均帮助

12、各单位完成了或多或少的重大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作站提出的合作项目均是本单位遇到的瓶颈问题或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工作站邀请院士专家进驻,是因为院士专家作为相关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掌握着该领域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和行业前沿动态,并且拥有较广的技术信息渠道,清楚行业发展动态。近几年来,随着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政策在我省逐步落地贯彻,验收的 7家站所在单位均与市场 需求产生较大关联,对市场需求有较强的感知和掌控能力,所以院士与建站单位的沟通有利各家单位的战略形成或优化。一旦进站专家团队的研发与单位亟待解决的方向一致,院士工作站的合作项目就成为院士专家与单位开

13、展 “ 产学研用 ” 合作创新的载体,最终产生具有省内、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突破,并成功研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产品。 2、降低合作成本、增加产学研合作成功几率、构建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产学研合作本身并不能自发形成长效机制,这是因为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需要高校和研究所支持,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往往距离市场比较远,很多人也希望通过开展产学研来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工作站恰恰可以降低产学研合作的成本,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延长沟通时间,增加沟通机会。 由于院士专家与基层科技工作者在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14、,在合作处理技术创新问题时,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冲突比较多,而院士工作站恰恰是把院士专家与企业科技工作者放到工作站这样一个平台上开展创新,有效化解了合作中的矛盾特别是潜在的利益冲突,增加了产学研合作的 成功率。 对各工作站依托单位而言,根据专家院士的能力和品行选择专家院士,可以显著降低技术交易费用;对于院士专家来说,理解信任可以节省他们宝贵的科研时间,毕竟技术在实现预期的绩效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进站院士和各单位在交流过程中建立起的信任,为各单位选择交易对象(包括提供服务和购买服务)提供了支持,形成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3、双向培养人才,依托单位与院士专家互利共赢 实践表明,基层科技

15、人员往往受环境制约,特别缺少参与行业前沿技术创新的机会。建立在科技人员身边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 各单位培养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很多建站单位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建和运行过程中,依托重大项目,培育了创新团队;举办各类论坛、讲座或培训活动,向广大基层科技人员传递最新科技信息,为培养高端人才打开了绿色通道。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也在工作站项目中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这种人才培养是双向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均实现双赢。 (二)存在 ?题 贵州省院士工作站建设起步较晚。作为近四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院士专家工作站将院士专家个人及其团队和各单位之间合作关系明确化、

16、长期化、机制化,有利于化解双方合作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冲突,提升项目合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多方认可。 然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目前在部门关系协调、准入与退出机制、法律地位以及专业化服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第二,工作站品牌建设围绕绩效的显示度和支持力度等不足;第三,工作站后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尚未有效探讨;第四,我省在严抓力促各站 “ 中观协调,微观创新 ” 方面,缺乏有效政策或纪律支撑,各站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依赖各单位主观臆想甚至是长官意志 ;第五,支持工作站的专项经费不足;第六,各单位建站模式管理不够灵活,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能力强、人才荟萃

17、、专业领先度高的综合性科研院所、高校,希望多建设工作站而不是 “ 一个总站下多个分站 ” 的模式。 三、院士工作站建站顶层设计以及未来工作的建议 (一)顶层设计 1、加大地方省市企事业单位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力度 争取在全省各市州建立 “ 多点开花、重点突出 ” 的院士工作站,并引导下级市、县部门积极对接这些院士工作站的技术研究相关产业规划,构建一批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的子工作基站。还可以 以这些院士工作站为枢纽,拓展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研发的技术开发智力资源网络的对接,实现更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另外,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培养一批又能力有眼光的技术领军人才,形成高

18、效率的技术研发队伍,打造具有辐射能级的核心创新平台。 2、建立健全企业院士工作站运行机制 分阶段形成以建站单位为主导、多元社会渠道为补充的院士工作站资金投入机制。激励院士工作站向面向区域和行业需求的科技服务机构转化,全面实施企业化运作机制,以市场经营理念带领科技研发方向和效益。把区域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切实解决各单位面临的技术实际问题,通过技术项目的方式链接企业和院士专家,形成强力稳定的合作机制,保障院士专家开展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运行,提高各单位自主创新能力。 3、加 ?企业院士工作站政策保障 申请建立 “ 院士工作站人才专项资金 ” ,加大对建站的资金投入和后续保障。切实

19、提高党委政府和单位高层对院士工作站工作的重视,把院士工作站看作是区域产业规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宏观上把握院士工作站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微观上坚持技术难点和院士工作站 技术攻关的对接,保障院士工作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加强地方政府机关与院士专家的交流及合作,及时了解区域技术经济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的宏观导向性,并建立跟踪服务、即时沟通的长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对院士工作站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对院士工作站的科研课题、研发项目和平台建设提供政策上的倾斜和专项支持。 (二)建站保障建议 1、全方位合作,通力打造院士工作站 各级组织部、科技厅(局)、科协应本着 “ 授人以渔 ” 的

20、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桥纽作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并形成长效机制。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联合申报和审批工作,从制度层面的高度保障建站效率。 2、严格建站条件,规范建站程序 必须明确指定建站单位的准入条件,使院士工作站真正定位于服务区域建设发展。院士工作站应当立足于区域现有技术环境条件,与省、市、县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协调一致,如立足于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骨干企业和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对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承担重大项目的单位,准其优先设站,以外一律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进行设站资格审查。 首先论证单位需 求。为确保各拟建站单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1、必须做好各单位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根据其自身情况量身打造,确保建站方向。其次,有机对接。打造院士专家与各单位的互动交流平台,确定合作院士专家与最终合作项目,并进行项目磨合。最后达成书面协议。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确保双方责权利的统一。 3、实施政策扶持,保障院士工作站有效运行 各政府决策部门要建立健全保障院士工作站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办法,从准入 批准 建立 考核 保障方面有针对性地明确标准、方法与实施细则。对成功建立的工作站提供资 金保障的同时,加强资金预算、决算以及使用渠道的监管,确保 “ 物尽其用 ” 。可专门成立“ 院士专家应急小组 ” ,及时解决院士专家在服务过程中的出现的冲突以及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工作站动态评价机制,周期性( 3-4 年)地对工作站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措施,保证运行质量。对于绩效优异者,可以资金奖励对其进行补贴;不合格者,给予警告或摘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