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升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的创新驱动策略研究 摘 要:演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如何保障供给体系适合需求结构成为关注的焦点,却忽视了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梳理供给理论与需求理论,明确了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间的关系。基于对经济发展动力的分析,指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经济结构的优化,需要在平衡需求侧和供给侧这两翼的基 ?A 上,通过创新驱动策略来实现。通过对创新内涵的丰富,认为创新不仅仅是从 0 到 1,从 1 到N 的拓展和对创新的集合式整合也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结合我国的发展和政策现状,从人口、大学、专利与知识产权、市场与政 府的定位四个方面说明了创新驱动的
2、实现要点。 下载 关键词:演产业升级;供给侧;创新驱动;集合式创新;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 2018)03-0007-06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我国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第一次消费升级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主要表现为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第二次消费升级出现在 2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末,以 “ 老三件 ” (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和 “ 新三件 ” (冰箱、彩电、洗衣机)的消费增长为代表;目前,我国还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旅游、住宅、通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健康等服
3、务性消费迅速增长。在 2015 年,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增速遥遥领先,达到 8.3%,比第二产业高 2.3 个百分点。 2015 年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重达到 50.5%,比 2014年提高 2.4 个百分点,这也是近 20 多年来服务业比重提升幅度最高的一年(数据来源: 2015 中国经济年报)。在具体行业方面, 2015 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 40 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 4 万亿人民币,旅游服务业对 GDP 的 综合贡献为 10.1%,已超过教育、银行,甚至是汽车行业,旅游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 10.2%(数据来源: 2016年 2月 19日央视财经消费主张),旅游消费已成为 GDP
4、的重要组成内容。据国家财政部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约占 GDP 的 15%,对国民经济整体贡献较大,显著拉动了整体经济的增长。在文化娱乐方面, 2015 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超过 400 亿元,成为首个票房超过 400 亿元的年份。 在需求侧消费升级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 “ 增长速度换档期 ”“ 结构调整阵痛期 ” 和 “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 三期叠 加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供需结构存在问题,错配现象严重,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表面上看,我国的经济问题表现为需求不足。在外需方面,全球出口增速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我国的低成本
5、优势不再明显,使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迁移。在内需方面,自从 2011 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我国的地产销量增速下降,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也持续下行。透过种种现象,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供需错配。一方面,某些行业的供给充足但质量不高,这种供过于求的供求 关系导致恶性竞争,影响了市场发展,致使很多消费者选择到国外消费;另一方面,很多服务性行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供不应求的现象明显。如旅游、医疗健康、养老等行业,受资源承载能力、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还远不能满足旺盛的需求,尤其是高端消费的需求。 2.供给成本上升 供给成本上升是一个综合性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尽管我国人口全球第一
6、,但近年来,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且劳动力成本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加剧了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政府环 保意识的加强,企业的自然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也随之提高。此外,为应对各种成本的上升,企业不得不加大技术和设备投资,但技术进步能否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成为企业必须承担的风险。 针对需求侧和供给侧出现的变化,以及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如何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呢?本文将在系统梳理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在分析供给侧、需求侧和创新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的 “ 飞机模型 ” ,结合对创新内涵的理解
7、,给出了实现 “ 创新驱动 ” 的要点。 二、供给侧、需求侧及创新的 关系分析 (一)理论发展 在理论上, “ 需求侧 ” 对应的是凯恩斯主义, 20 世纪 30 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需求不足是危机的根源,为此他提出了以扩大有效需求、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与措施。而到了 20世纪 70 年代,世界经济进入滞胀阶段,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学派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学说,因此经济理论之间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是否适应现实之分;不存在相互否定,只有相互替代关系。 1.供给学派 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学派的典型主张,
8、供给学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萨伊关于供给和产品的论述,即 “ 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 ” ,通过该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萨伊定理假设在不同时间点之间,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货币仅作交换媒介,在流通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对货币无了期的储藏。该定理认为,一项商品生产出来并与他人交换,这使生产者具有购买其他商品的需求。人们总是拥有无穷的欲望,但欲望却不都是需求。只有提高生产水平,创造和他人交换的价值,才具有消费能力。因此,萨伊主张打破垄断、减少管制、减少税收,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供求 均衡。但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 “ 萨伊定理 ” 失效,导致 “ 凯恩斯主义 ” 得以流
9、行,凯恩斯批评 “ 萨伊定理 ” 忽视了货币参加流通使得产品在买和卖的时空上发生分立,明确提出 “ 消费不足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 ” ,被称为 “ 凯恩斯革命 ” , “ 凯恩斯主义 ” 是典型的需求改革学派。 2.新供给学派 凯恩斯主张由国家实施调控,刺激消费,通过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西方在经历短暂的繁荣后,到 20世纪 7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 “ 滞胀 ” 的局面,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为解决 “ 滞胀 ” 这个发展难题,新供给学派的代表 阿瑟 ?拉弗提出了 “ 拉弗曲线 ” 理论,纠正 “ 凯恩斯主义 ” 过分注重刺激需求的错误做法。认为人们欲望无穷,消费只是生产的自然结果
10、,根本不需要考虑刺激政策的问题。因此,当消费产生不足的时候,那就是因为生产环节即生产侧出现了问题。这就必须通过减免税收来促进企业生产,以达到增加税收的实际效果,此即为 “ 减税的目的是为了加税 ” 。尽管新供给学派的主张并没有真正的成功,使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二)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对比分析 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发展的 “ 一体两面 ” ,二者既相互依存,又从不角度为经济发展给出了对策。供给侧管理通过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实现经济的发展,是典型的推动型管理。需求侧管理则是通过投资、消费、出口这 “ 三驾马车 ” 的拉动实现经济发展,是典型的拉动型政策。因此,供给侧改革和需求
11、侧改革也具有具有明显的差异(如表 1 所示)。 如表 1 所示,由于立足点不同,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分属不同学派,提出各自主张的前提假设也相互对立。供给侧改革的改革主要指向生产者,着重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生产要素的角度考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需求侧改革主要指向消费者,将出口、投资、消费看作经济 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般而言,供给侧改革需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才能彰显效果,成效周期较长;而需求侧改革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消费者,见效时间短。 (三)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模型 在熊彼特之前,经济学家将促进供给与需求间的均衡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而此后的大量研究表明:创新才是经济增
12、长的动力。从表 2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近两年来航空、智能家居、信息技术、健康(医疗设备),在创新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发展, 2015 创新的数量与 2014 年的创新数量相比,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在创新的推动下,这些 领域吸纳了众多的从业人员和资本,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正是考虑到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也逐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路线,大力倡导 “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 。创新可以体现在生产技术和工艺上、企业的业务模式上,也可以体现在制度上、政策上。因此,创新不仅可以影响供给侧,还可以影响需求侧。为突出创新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前面关于供给侧和需求侧关系的论述和现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创新从供
13、给侧改革的内容中抽离出来,提出 ?济发展的 “ 飞机模型 ” (如图 1 所示)。在该模型下,创新是动力,供给和需求经济发展的两翼。在两翼均衡的情况下,通过在多个领域的不断创新,向供给侧和需求侧输送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不断固化为经济发展的内在环境和基础, “ 经济 ”这架飞机才能稳定、持续飞行。 目前我国的诸多政策也可以通过该 “ 飞机模型 ” 来解释。如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补充了我国的人口红利,一方面可以在供给侧补充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在需求侧也释放了消费增长的信号,有助于刺激投资。户籍制度的改革在打破劳动力的跨地域流动壁垒的同时,也刺激了以房产为引导的多个行业的消费需求。土地制度的
14、改革在供给侧有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在 需求侧也有助于资本的运作。 由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具体策略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行创新驱动开展后续的内容。 三、基于创新驱动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再认识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资源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使经济增长提质增效。传统的理论认为,需求侧管理有投资、消费、出口“ 三驾马车 ” ,供给侧管理主要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 “ 四大要素 ” 。基于创新驱动的 “ 飞机模型 ” ,笔者认为,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发展的 “ 一体两面 ” ,尽管中央提出的是 “ 着力加强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但在具体实
15、施的过程中,必须把需求调节与供给调节相结合,既要有眼前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考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1.需求侧和供给侧是经济平衡增长的两翼,二者缺一不可 单一的需求侧改革在是产能不变的情况下,认为可以通过种种政策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社会需求,使需求适应现有产能。而供给侧管理则致力于优化产能,因为 “ 过剩 ” 或 “ 不足 ” 的产能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供需错位现象,问题已不仅仅出现在需求端,供给端也亟需改革。中央强调 “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并不是把 调控的重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也不是用供给侧管理来否定需求侧管理。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与需求侧改革不可分割,转
16、向供给侧只是强调不能纯粹通过刺激需求来短期地拉动经济增长,还要通过产业的升级,创造需求,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再匹配,促进经济增长。 2.强化需求调节和供给调节的互补 首先,供给与需求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需求决定供给、引导供给,而供给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创造出新的需求。其次,供给的调节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主要作用于企业和行业,表现为产业的升级换代,见效周期较长。而需 求的调节一般是政府政策调节的结果,时滞较短,见效快。再次,需求调节主要着眼于经济运行的结果,考虑经济增长的成效,而供给调节则着眼于经济运行的起点,注重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本
17、次 “ 供给侧改革 ” 必须把需求调节与供给调节进行结合,充分发挥供给与需求的不同调节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3.“ 供给侧改革 ” 的核心在于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表现为部分产业供大于求、部分产业供不应求,这些问题既是总量问题,但更主要的 是经济结构问题。在需求方面,我国同时存在总需求不足和需求转移、需求外溢的情况。一方面国内产品滞销,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中国人在国外大肆扫货。在供给方面,总体上的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在在环境保护、旅游、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还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因此,我国 “ 供给侧 ” 改
18、革的核心是通过创新驱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优化现有的经济结构。 四、创新驱动的实现策略分析 资源匮乏的犹太人对于创新的贡献卓越、地理环境恶劣的以色列被奉为“ 创新国度 ” 、寒冷的北欧是公认的创新活力最高的 地区,创新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促进创新的实现呢? (一)创新的内涵 结合彼得蒂尔关于从 0 到 1 创新、从 1 到 N 创新的论述和现实中的创新现象,笔者认为,集合式创新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方式,而且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创新方式。 1.从 0 到 1 与从 1 到 N 的创新 从 0 到 1 的创新是从无到有,而从 1 到 N 的创新是通过持续的、微小的改变,逐渐引发巨大的创新,是创新复制
19、与扩散的过程。从 0到 1的创新固然重要,但这种创新的频率非常低,从 1到 N的创新反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共享经济模式的创新 以例,共享经济思想的起源要追溯到 20世纪 70 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 Marcus Felson 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 J 在 1978 年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社区结构和协作消费的文章,首次提出 “ 共享经济 ” 这一理念。 “ 共享经济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被业内普遍认同则起源于 2000 年的 ZipCar,共享经济模式的首次应用就是典型的从 0到 1的创新。然而,共享经济模式被人们所熟知却是因为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出行、空间
20、共享、金融共享、美食共享、医疗健康共享、公共资源共享、知识教育共享、任务服务共享、 物品共享等领域(见表 3),这种从 1 到 N 的创新给现有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更为重大的影响。 2.集合式创新 所谓集合式创新,是对现有战略资源的重新整合,这种创新方式并不创造性的发明任何技术,而只是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这种对现有技术的重新整合,也能产生惊人的结果。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当今时代谁最性感文章,认为最性感的是战略资源的整合者,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者。这些战略资源的整合者能够完善他人的想法,优化他人的产品,集合成令人难以抗拒的产品,可以颠覆整个商业模式和商业 生态。乔布斯就是这样
21、的集合式创新者。早在苹果产品之前,摩托罗拉就大规模开始使用触摸屏, NOKIA 也已经发布了可以自由安装软件的手机。但乔布斯苹果美化并精致了原先存在的软硬件,通过将多元的文化、技术融合在苹果产品的设计之中,开启和智能手机的新时代,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时尚潮流。 在互联网 +与全球互联的背景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全球创新的活动之中,创新再也不是一个点,很难再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在一个点上做出巨大的创新,现在的创新是一张巨大的协同网络,在网络的各个结点都不断地出 ?F 细小的创新,将这些细小 的创新有效地整合起来,就会出现巨大的创新,而实现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集合式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对于人类社会发
22、展的重要性,将越来越重要。 (二)实现创新驱动的要点 1.发挥人口红利 一般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人才,能够进行创新的都是人类的精英。然而,笔者认为,创新并不限于精英阶层,只要有压力、有动力,任何人其实都可以作为创新的主体,这与我国的 “ 大众创新 ” 政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 “ 人多力量大 ” 的人口优势在创新领域又彰显出来了。考虑到 2011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 2012 年开始劳动年 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逐渐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我国从 2016 年又开始放开生育管制,全面实施 “ 二孩 ” 政策,进一步补充人口红利。这不仅能为创新主体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能在供给侧和需求侧
23、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壁垒,对于创造需求和提供供给都有积极的作用。 2.大学教育去行政化 没有一所大学是为创新设立的,但今天的创新几乎离不开大学。这些创新也许是大学里直接诞生的创新,也许是源于大学培养的创新人才。作为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宝库,大学本身的出现,就是 一种伟大的创新。对于大学教育,著名学者陈寅恪曾提出,大学的学术思想在于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从德国的洪堡大学,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日本的庆应大学、东京大学到英国的牛津、建桥,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没有一所大学是靠行政手段建立和管理的。 “ 政府可以资助,但不能干涉 ” 是
24、这些世界知名大学的共同认识,盛产企业家的斯坦福大学更是将 “ 自由之风永远吹拂 ” 写入了校训。纵观世界名校的建立和发展史,学术思想的自由、独立治学的学术特权是他们的共同基础。 2015 年,中国提出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发挥大学在创新中的作用, “ 去行政化 ” 任重道远。 3.专利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美国十六任总统林肯曾说过,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保护了创新成果,也是激励创新者的重要手段。自从现代专利制度在英国诞生以来,极大地激发了个体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我国的现代专利制度从正式诞生到现在不足 40 年,而发达国家的专利
25、制度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完善。从“ 拿来主义 ” 到创新,再到保护创新,不同阶段创新态度的改变,见证了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何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加快专利和知识 产权的市场转化,保障专利价值的发挥,尤其是对从 0到 1创新的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目前我国专利与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 4.市场与政府的合理定位 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对经济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创新领域,同样也存在着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致力于制度和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包括专利制度、资本制度、人才制度等)。从世纪之药 阿斯匹林的发明、胰岛素的发现,到飞机的诞生,创新成果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使政府无
26、法决定创新的方向和技术组成,政府主导型的创新成果往往 不尽如人意。因此,政府应进行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创新的种子更快更好地成长。如加州政府 2011 年因企业间签订的不争夺人才的协定,将谷歌、 Adobe、苹果和因特尔告上法庭并获得联邦高级法院的终审支持,就是为创新人才的自由流动创造环境,这也为加州后续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场则是创新成果的竞技场和试金石,是创新成果的放大器。通过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集合式创新与从 1到 N的创新方面,市场已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资源整合效率。 五、结 论 我国正在经 历第三次消费升级,在此过程中,在经济上
27、出现了很多结构性问题,供需错配现象较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梳理供给侧理论和需求侧理论的基础上,对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二者其实是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为突出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创新从供给侧分离出来当作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把由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构成的供给侧和由投资、消费、出口构成的需求侧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两翼,据此提出经济发展的 “ 飞机模型 ” ,并结合 “ 飞机模型 ” 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政策解读。最后,结合创新的实践对创新的内涵进 行拓展,认为集合式创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从人口、大学教育、专利制度和市场与政府的定位等方面给出了实现
28、创新驱动的策略。 参考文献 冯志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经济问题, 2016( 2): 12-17. 沈坤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 J.南京社会科学, 2016( 2): 1-3. 贾康 .“ 十三五 ” 时期的供给侧改革 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6): 12-21. 杨家宁 .供给侧改革的认知框架与动力机 制 J.理论界, 2016( 2):59-64. 王立国,鞠蕾,高越青 .供给侧视角下的产能过剩治理: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J.宏观经济研究, 2016( 5): 3-15. 贾康,苏京春 .探析 “ 供给侧 ” 经济学派所经历
29、的两轮 “ 否定之否定 ” 对 “ 供给侧 ” 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 J. 财政研究, 2014( 8): 2-16. ?钗懊 ?.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宏观经济管理, 2016( 1): 4-6. 贺坤,贺京同,刘倩 .市场 化程度、供给侧管理与货币政策效果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2): 1-12. 任皓,胡鞍钢,周绍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2): 17-22. 李稻葵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理论视野, 2015( 12): 16-1
30、9. 彼得 ?蒂尔, THIEL PETER,布莱克 ?马斯特斯, MASTERS BLAKE.从 0 到 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Zero to one) M.高玉芳,译 .北京:中 信出版社,2015. FELSON M, SPAETH J 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Research on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ies of the Supply Side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Yan Zhanghu
31、a1, 2, Liu Lei3 ( 1.Harbin Commerce University, Harbin 150028, China; 2.Harbin Russian Innovation Institute, Harbin 150001, China;3.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how to ensure that the supply system is suitable for demand structure
32、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but it ignores the impetu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innovat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ly side reform and the demand side reform is clarif develop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the emphasis of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pp
33、ly side reform i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which needs to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ies on the basis of the balancing of the demand side and the supply sieve that innovation is not only from 0 to 1, but also the expansion from 1 to N and the ensemble integra
34、tion of innovation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novatvelopment and policy,the essentials of innovation-driven implementation are illustrated from four aspects: population, university, paten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rket and government positionnnovation-driven;collective innovation; economic growth (责任编辑:张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