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津冀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京津冀制造业分布与技术特征,北京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天津在传统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上具有一定实力,河北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为此,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京津冀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水平建议。 下载 关键词:京津冀 制造业 提升 一、京津冀制造业分布特征 依据我国对制造业的分类,本报告选取 30个制造业,采用市场占有率和专业化指数分析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分布特征。 首先,计算北京、天津、河北及京津冀整体的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和专业化指数,专业化指数是直接利用 Balassa指数计算
2、得到的区位熵,接近于 1表明一个行业是均匀分散在各地区的,如果某行业在某地区的专业化指数很高,则说明该行业地方化程度高,或者说该地区专业化程度高,可以发现: ( 1)就京津冀来看,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纺织服饰、石 油、医药、黑色金属 台炼、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产业发展处于劣势的行业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学制造、计算机、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总体上,京津冀在纺织品、资源和能源加工业、医药、装备制造业上具有优势,在轻工业、化学和高技术产业上具有劣势。 ( 2)就北京来看,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化工、医药制造、运输设备制造、计算机等行业;产业发展处于劣势的行业主要
3、是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木材加工、化学制造、金属冶炼等。总体上,北京在石化、医药和高端制造业上具有优势,在传统制造业、资源和能源加工业处 于劣势。 ( 3)就天津来看,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行业主要有食品制造、文教制造、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运输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等行业;产业发展处于劣势的行业主要有烟草制品、纺织服装业、家具制造、化 ?W 制造、医药制造等。总体上,天津在食品、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上有优势,在化工、医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处于劣势。 ( 4)就河北来看,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行业主要有食品制造、烟草制造、纺织服装、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台炼和压延加工业;产业发展处于
4、劣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化学制造 、装备制造业等。总体上,河北在纺织、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上具有优势,在化工、医药以及高端制造业上处于劣势。 总体来看,京津冀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与李国平等人的研究结果类似,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出由中心区域及核心区县向河北全域欠发达地区扩散的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及冀南区域扩散的特征,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呈现出向环京津及冀中南重要城市扩散的特征。 二、京津冀制造业技术分布特征 通过分析北京、天津、河北及京津冀整体的产业技术分布特征(考察 R&D经费支出占全国比重和专业化 指数两个指标),可以发现: ( 1)就京津冀整体而言,产业技术水平高的行业
5、主要在食品制造、纺织服饰、石油加工、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炼、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以食品、纺织、石化、医药、钢铁、高端制造业为主;产业技术水平低的行业主要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化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 2)就北京而言,产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医药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以医药和高端制造业为主;产业技术水平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业、家具制造业、石化制造业、金 属制造业等,主要集中在轻工业、石化、资源密集型等传统行业。 ( 3)就天津而言,产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食品制造、纺织服饰、家具制造、造纸和印刷业、石油加工、医药制造、黑色
6、金属冶炼,以食品、石化、医药、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主要是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 4)就河北而言,产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加工和冶炼、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汽车制造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汽车制造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主要是农副食品加 工、化学和橡胶制造、铁路和航和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高端制造业。 总体上,北京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而且技术水平也比较高;天津在传统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上具有一定实力,但是高端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河北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即北京一河北差异较大、天津一河北差
7、异相对较小,也进一步验证了鲁金萍等人的研究结果。 三、提升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水平建议 (一)构建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1)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需要政府制定相应产业政策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如制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等产业政策。同时,出台相应的税收、财政、信贷优惠政策以鼓励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 2)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转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项目,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自由流动,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8、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和践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由产权 的创新产品。同时,政府加大对企业科研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比例。 (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表明,人才作为知识技能的载体,其集聚地比其它地区更能创新,不但能发展壮大该地区的技术、知识型产业,而且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此,要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根据制造业的需要调整人才培育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以项目带动人才及智力引进,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作用。同时,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所需的 各种条件,加大创新成
9、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 ( 4)鼓励产学研联盟 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密切结合,促使企业提高研发技术水平,以及及时将先进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政府要积极为企业和高校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 对于传统制造业,要增上新设备,引进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使之成为优势产业。充分利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良好机遇,完善三地产业结构,提升 改造传统产业。 (三)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交通运输体系是各地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基础。交通网
10、络的建立,有利于各种要素在区际间自由流动,改善生产力格局,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铁路、公路建设为骨架,打造铁路、公路和航空相互衔接、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方面,继续加大铁路建设力度,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公路方面,实现网络化、标准化、高速化;航空方面,拓展国内国际航线。此外,辅以地铁、轻轨、快速路、高架桥等现代化交通方式, 大力改善交通状况。 (四)优化生态环境,助力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一致。第一,完善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可操作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各 ?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联系,形成有序的监管体系;
11、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加大环保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第二,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一是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要坚持 “ 全面节流、适当开源、依靠科技、强化管理 ” 的方针,大力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二是治理污染 ,保护环境。把治理水污染、农药、地膜污染作为重点,加快环保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引进和推广,防止造成新的污染。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三是增加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投入。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投入,广辟筹资渠道,切实为环保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第三,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技术水平。建设生态农业、生态牧场、生态城市、生态工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地域综合体系等高效新型产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五)完善协调机制, 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区域间的相互依赖会加深,建立区域间的制度协调机制可以打破行政壁垒对产业发展造成的障碍,从政策上给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空间。为实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围绕京津冀总体发展目标和各地的区域特色,规划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各地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和创新。协调好各方利益,推动京津冀各地之间合作向高层次、宽领域、紧密型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