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的资本化探析 摘要: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而作为知识生产、使用和分配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越来越大,且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就人力资源应作为一项资本进行经济核算进行论述。 下载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资本化 中图分类号: F820.3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这点已被人们广泛认同。知识经济的兴起,意味着 “ 知识与信息 ”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而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及利用必须以相应的人力资本为基础,因此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产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把人力资源 “ 资本化 ” 、
2、用货币计量的同时,又必须要结合非货币的手段,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计量、核算、报告和监督。笔者认为,作为知识生产、使用和分配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越来越大,且已成为知识经济发 展的推动力。 一、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现状研究 1.人力资源会计的主要观点。人力资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结合其他非货币手段,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计量、核算、报告和监督的管理活动。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形成两大分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前者是对组织资源的人为取得、开发和利用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对人力资产的入账价
3、值应按照其获取和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即把人力资源的成本予以资本化。后者是把组织资源的人的价值进行 计量和报告,即主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创利能力,所指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中反映的不是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成本,而是人力资源本身具有一定智能的劳动力资源的价值。 2.企业会计核算的观点。会计核算是建立在基本假设等方面这一会计理念上,而这些会计假设在核算中往往忽略了人力资本的特殊情况。人力资本在资本化过程中受到会计理论的某些的约束,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中的货币计量假设,人力资本的计量就打破了币值不变这一计量假设。因为人力资本要素还需要非货币的计量。作为生产要素的主体的人,在会计核
4、算中没有反映出给企业创 造的未来价值,没有体现出核心地位。 二、人力资本在会计核算模式中的重要性 1.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存在的缺陷。传统会计核算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的核算体系。因为它只能进行经济事项的事后反映,起不到预测和控制的功能。所以,在经营管理上是被动的,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则充分反映出它的弊端。如:费用是指企业作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反应的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随着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知识型企业,已成为 “ 关键的经济资源 ” 的人力资产的投入价值,随着价值的投入便转 化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它并没有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5、。因此,人力资源的相关费用应作为资本化了的一项资产进行核算,而不应该作为一项费用核算。但在传统会计核算中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费用核算递减了所有者的权益,从而使名义上的企业资产减少,利润减少,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数据发生不实。到目前为止,虽然这一理论缺陷遭到冲击,但最终没有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没有起到现实意义。 2.资本化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传统会计的计量与报告都是建立在以有形资产计量为核心的基础之上,只适用于传统企业。现在的投资者的 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方面,他们需要从中吸取重要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决策。但是传统会计上,企业是不计量人力资源成本的,这会在核算上低估成本,虚夸利润
6、,导致决策失误。另外,随着工业社会蜕变而来的知识社会中,知识正变为重要的资源,人是知识的拥有者也是利益的控制者。为了适应一定变革,要求我们重新构建会计核算体系和框架,使人力资源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真正价值在会计反映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得到价值的体现。 3.人力资源资本化对税收政策的冲击。由于传统会计政策没有将人力资源资本化,而是将部分人 力资源开发费用予以费用化从而增加了本期费用,减少了利润。在交纳所得税时,大大减轻了企业纳税负担,这本是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企业的倾斜。又由于人力资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是难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政策,一个国家机器
7、在运行中运用税收政策杠杆发展经济是正常的。要想发挥好这一杠杆作用,就必然将税收合理并充分的量化,才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只有变革传统会计核算的框架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三、人力资源资本化适合时代的要求 人力资源研究趋 势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人力资源的新模式和新理论。例如,针对传统会计模式中的不足,有的学者构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框架。通过提出人力资产投资、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和劳动者权益等概念,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了重构,并论述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效益分配的均衡机理和基本原则。从而,通过劳动者权益明确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初步解决了传统会
8、计核算中对人力资源产权归属的不足。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人力资本作为能够获得剩余价值的人力资源价值, 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创造剩余价值的潜在能力或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可以有职工股、绩效工资等。也应是切实可行的参与分配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价值体现。 本人认为,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完全可以按照人力资源会计来设计与应用,也完全可以遵循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原则、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成本效益原则。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这一创新的制度来反映,它的设计应经济合理、简明实用,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首先,人力资源会计的主
9、要目的也正是要提供关于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的信 息。其次,虽然从理论上说,只要是组织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就应成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 “ 并非一切人力资源,而是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并掌握了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即人力资本。 ” 因此,可以把由于先天的天赋与后天投资而形成的、专业性的、特殊性的人力资源称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属性确认,企业不能声称对其人力资源拥有所有权,它只是通过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产权交易拥有了它的支配权等派生权利。 总之,作为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的体现模式,人 力资源会计为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促使我国会计行业不断探索,解决会计核算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促使会计理论不断完善成熟。人力资源会计和传统会计的融合,形成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的自己的一整套完善的会计体系,在实践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达尔 .尼夫 (美 ).知识经济 .珠海出版社 ,1998,57 刘汴生 .人力资源的资产化 .经济师 ,2003,11 舒尔茨 .论人力资源投资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谢志忠 .人 力资源能否在会计报表中反映 .财会月刊 ,2001 董建英 .简论面向 21 世纪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 .西北大学学报, 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