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三暮四”中的道家思想浅谈员工关系管理.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6123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朝三暮四”中的道家思想浅谈员工关系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朝三暮四”中的道家思想浅谈员工关系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朝三暮四”中的道家思想浅谈员工关系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朝三暮四”中的道家思想浅谈员工关系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从 “ 朝三暮四 ” 中的道家思想浅谈员工关系管理 摘 要: “ 朝三暮四 ” 是庄子 ?齐物论中的一则故事,与当今 “ 反复无常 ” 、 “ 变化多端 ” 的解释不同,该故事蕴含了丰富的道家思想。文章通过对 “ 朝三暮四 ” 故事的解读,探讨了其中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内涵及其对企业与员工关系管理的借鉴意义。 下载 关键词:朝三暮四;道家思想;员工关系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37( 2016)20-0047-02 1 “ 朝三暮四 ” 的来源及解读 “ 朝三暮四 ” 成语来源于庄子 ?齐物论: “ 狙公赋 ?,曰: 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2、曰: 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而该成语典故来自列子 ?皇帝篇: “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匾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 与若 ?,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 与若 ?,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 该故事主要讲了宋国有一养猴子的人,他十分喜欢猴子。养了成群的猴子,并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能理解他的意思。养猴人减少他家里的粮食来满足猴子们的需要。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短缺了,他要限制给猴子们食物的数量,又害怕猴子们不高兴不听自己的话,于是先骗猴子们说:“ 我

3、给你们橡树的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 ” 猴子们听了都生气得跳起来。不久他又说: “ 那给你们橡树的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 ” 猴子们听了都开心得趴了下去。 “ 朝三暮四 ” 这则故事寓意深刻,对其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 ,名实未亏指出了事物的同一性,有的人理解为 “ 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 ” ,是教人用炸术欺骗人,现今人们也常用该成语来形容反复无常和变化多端。但 “ 朝三暮四 ” 故事中也蕴含着许多正面的思想和方法,值得人们在为人处世和管理等方面加以借鉴。 2 “ 朝三暮四 ” 中的道家思想 2.1 “ 损有余

4、而补不足 ” 的资源分配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礼乐制度和旧的天命思想已逐渐不被人们所推崇,社会处于空前的 动荡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旧思想的交锋,新旧势力的纷争,使社会矛盾激化。新旧权势压榨、剥削贫苦民众,贪婪地敛财,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公,贫富差距分化严重,整个社会处于无道无序的状态。道德经中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等便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苛政的批判和对百姓艰苦生活的同情。老子说: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人们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的行为违背了自然界和谐、统一发展的规律。出身史官

5、的老子主张像原始氏族社会中那种没有剥削和 宰制,人们遵从自然,人人平等,财富均分,关系和谐,秩序井然的生活。老子追求一种朴素、平等的理想社会,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百姓能够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所以老子用弓箭高了就要压低,低了就要抬高的做法来希望人们效法自然,遵循 “ 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自然法则。 在 “ 朝三暮四 ” 故事中,猴子们对于 “ 朝三暮四 ” 的反抗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猴子在白天的活动量较大,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在夜间活动较少,所需要的能量也自然较少,因此 “ 朝四暮三 ” 比 “ 朝三暮四 ” 的资源分配要更合理一些,这就是 “ 损有余而补不足 ” 。 2.

6、2 “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 的处世方法 在自然界万物中,老子最钟爱水也多次称赞它,认为水的特性接近于道,在道德经中也多次用水来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如 “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水是柔弱的,但是却拥有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巨大的力量。除了水,老子也用其他事物和现象阐述了柔之胜刚的处世方法,如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 。柔弱的东西内敛而富有韧性,也具有发展的潜力。这一道理延伸到生活中,则是在解决事情或处理矛盾时并不一定要表现出强势的一面,有时示人以柔弱,不失是一种求胜的方法

7、,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正如老子所说: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 “ 守柔曰强 ” 、 “ 柔弱胜刚强 ” 、 “ 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 ,怀柔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争强好胜,互不相让,容易两败俱伤,充满怨言。委曲反而可以保全,放低身姿反而能居下反上,以退为进。 “ 弱者道之用 ” 就说明了柔弱、不争、守雌、处下,是让道发挥其作用的方法。 在 “ 朝三暮四 ” 故事里,猴子们一不满意便纷纷跳了起来,以强硬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 不满,但养猴人并没有采取硬碰硬的方法据以力争,而是放低身姿,运用 “ 曲全 ” 之妙,以谦逊、婉转的方式与猴子沟通,从而使猴子从生气

8、变得开心,这就是 “ 柔 ” 的力量。 2.3 “ 因性而行,顺性而动 ” 的人本思想 道家所说的人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然性,即人的本性是先天的、原始的、自然的,不待后天人为的损益;二是超善恶性,反对将主观的善恶观念和传统的道德范畴引入人性领域,因此提出了 “ 因性 ” 、 “ 全性 ” 、“ 反其性而复其初 ” 的养性说。 其中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因性而行、顺性而动,就要做到 “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 、 “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 ,要做到 “ 不自见 ” 、 “ 不自贵 ” 、 “ 不自恃 ” 、 “ 不自矜 ” ,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不因为自己的权势、地

9、位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是时刻了解百姓的需求,以百姓的心意作为自己的心意,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想法,真诚待人,友好相处,不过多地约束他人,顺其自然,任人之本性自然发展。在出现矛盾时,给予人们表达的权利,积极听取人们的意见,通过对话的方式缓解情绪,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法。在为人处事中还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将心比心,顺性而动,不淫其性,不迁其德,待人友善。同样地,故 事中的养猴人并没有强制猴子要听从自己的安排,而是了解猴子的意思,与猴子商量并做出调整,顺应了猴子的本性,实现了双赢。 3 对企业与员工关系管理的借鉴意义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管

10、理中的重要因素,专制的、集权的企业管理者是不能得民心得天下的,企业管理者只有认识到员工的重要性,给予员工关怀与发展的机会,才能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企业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人本化的管 理模式,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关心、尊重员工,时刻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员工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氛围下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才能,从而提升员工个人的价值, 也使企业得以在依靠人才之中长久持续地发展。 3.2 合理分配、优化有限资源 企业的发展涉及到不同项目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要使各项目合理、有效地实施,这就需

11、要企业的管理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和优化。道家的 “ 损有余而补不足 ” 思想值得企业的管理者加以借鉴,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减少有余的、闲置的资源补给 不足的项目,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让企业的各项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结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也让企业的员工获得满足感,各有所长,各得其所,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3.3 注重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 “ 社会人 ”假设理论也指出人作为一个 “ 社会人 ” ,不仅有获得经济利益的需求,还有得到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12、并且这种需求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 ,管理者应当注重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正当需求,尤其是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的社会需求,使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使员工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对企业充满信心和信任,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4 给予员工表达和参与管理的机会 参与管理是指员工与管理者共同研究和讨论组织中的重要问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过程。给予员工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是满足员工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对提高企业 决策能力和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企业管理者

13、要懂得居上谦下,给予员工发言权和参与权,鼓励员工表达意见和参与个人事务相关的计划和决策过程,顺应、尊重人性,不把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员工身上,给予员工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机会,在管理和决策中积极采纳员工的建设性意见,营造和谐、民主的企业环境,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使企业的绩效获得提升,实现双赢的局面。 3.5 通过对话妥善处理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与员工建立一种相互沟通、合作的关系 ,在愉快民主的管理气氛中,互相支持、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地完成工作,还要维持人事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员工随意离职、退职、辞职、旷工、误工和怠工等现象,使员工心情舒畅,专心工作,从而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因此,当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出现分歧时,管理者应平等地看待员工,尊重员工,通过与员工对话,缓解双方的情绪,认真了解员工的想法,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存在,在沟通中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孙以楷,陈广忠 .道家文化寻根 安徽两淮道家九子研究 M.合肥: 安徽 人民出版社, 2001. 公木,邵汉明 .道家哲学 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7. 周卓华 .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贸 易及行政学院, 2007. 张兆勤 .浅谈参与式管理 J.兰州学刊, 2004,(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