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流动模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6147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人口流动模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人口流动模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人口流动模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从人口流动模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摘要: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按照人口流动模型,城乡人口流动会缩小和抹平这一差距。然而现实却与此相悖,我国存在人口流动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存的状况。论文通过细致解析人口流动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解释和探究了悖论的原因,并据此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下载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流动模型 二元经济 一、引 言 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状况,所谓二元结构,或者说二元经济,它是指一国国内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先进的工业部门共存的经济结构和形式。我国经济中,由于一直以来对于工业发展的单方面重视和 “ 以农补工 ” 政策的实施,农村和城

2、市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繁荣也更加凸现和恶化,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而按照人口流动模型,人口流动的深化会使得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然而我们的现实情况却与此相悖,从 80 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的 趋势,如图 1所示。如果任由这样的趋势蔓延,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不符合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 数据整理 那么,二元结构、人口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人口流动模型为什么在我国会出现不相称的结果,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采取措施缩小

3、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些就是本文试着研究的问题。 二、人口流动模型与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流动模型是基于发展中国家城 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研究乡村的低收入劳动者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和方式的模型。人口流动模型关注的焦点是尽量使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高的部门(工业部门),因为这符合资源最优配置要求。本文选取人口流动模型中有代表性的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分别分析它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 ( 1)刘易斯模型( Lewis Model)是英国经济学家 W. Art 在其经典论文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著名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模型。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的要义旨在通过

4、加快工业部门发展,以吸纳和转 移农村部门中剩余劳动力,并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成长。同时刘易斯假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农民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有可能为零或趋于负。在此条件下,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就会在逐利动机下不断涌入现代工业部门。我们可以见如下图 2, OD轴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 OA 轴表示传统农业部门的生存收入, OW 表示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WS 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供给曲线, D1(k1)和 D2(k2)表示不同资本水平下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 S点就是所谓的 “ 刘易斯拐点 ” ,在该点后,劳动力成为经济中的稀缺要素,乡村人口单纯向城市流动 过程结束。 按照刘易斯模型,

5、农村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其收入要求应该与城市劳动力存在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应该是切实存在的。但是随着人口流动的进行,资本的积累不断增加,城市化发展和工业的扩张,必定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是 “ 刘易斯拐点 ” 终会到来,城乡收入差距会渐渐抹平。然而,我国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的事实似乎与刘易斯模型有些相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第一,刘易斯模型本身存在缺陷。该模型一味强调了工业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农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同时它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假定与事实也严重不符,因为我国 即使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说他们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仍无依据。所以模型本身的缺陷就决定了它的结果与现实之

6、间会存在差距。第二,资本的积累、工业的扩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国的现状可能离“ 刘易斯拐点 ” 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这就决定收入差距缩小在短期内不会很明显。而且由于农业的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巨大以及城市接纳能力的有限导致人口流动缓慢,一些农民工市民化之后与农业脱钩,在统计上又很难精确,就使得城乡收入差距表现还是非常的突出和明显。 ( 2) 1969 年,美国经济学家 M. P. Todaro 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经典性论文 “ 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 ” ,首次阐述了他对当时城市失业与乡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两者并存现象的看法。托达罗模型的一个基本思想,是

7、认为人口迁移过程乃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只有当一个劳动力估计他在城市部门预期的收益高于他在农村的收入时,迁移才会发生。同时,托达罗模型还引入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念。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通常假设:人们要么在先进的现代工业部门就业,要么在传统的农业部门就业。但托达罗指出,在城市中,与少数先 进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是广大的小商店和路边小厂。正是这些小行业和小部门,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构成了现实经济中的一种重要就业形式。我们可用下图 3来分析托达罗模型,图形左侧的纵轴表示农业生产率,右侧的纵轴表示工业工资率。横轴 OAOM 代表总劳动力,曲线 A 是农业部门边际产出

8、线,同时也是农业部门劳动需求线,曲线 M表示工业部门劳动需求线。在此条件下,均衡工资水平为 WA*= WM*,这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为 OALA*,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为 OMLM*( LA*与 LM*重合),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现假设城市工资水平为 WM, 则 WM WA*,城市部门可吸纳的就业人数为 OMLM,如果不存在失业,则 OALM 的劳动力会留在农业部门,此时农业部门工资 WA*, WA* WA*,所以 WM WA*,也就是城乡收入存在差异。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乡城人口流动。但由于就业人数有限,意味着不是每一个涌入城市的劳动力都会被雇佣,曲线 q表示农民选择的无差异关系,此

9、时新的失业均衡点为 Z,在该点,城乡实际收入差异为 WMWA , OALA 在农业部门就业, OMLM 在工业部门就业,其余的劳动力 LALM 要么失业,要么在城市传统部门就业。 由托 达罗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决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城乡收入差距,另一个就是就业概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说明了城乡居民的预期收入差距在扩大,也就是实际收入差距和就业概率的乘积在增加,那么这种快速和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否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呢 ?从长期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短期内,由于城市承受和吸纳能力有限,工业扩张速度和提供的新就业岗

10、位有限,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就不见得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就说明了这一 点。而国家和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近年又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这就会提高农民的就业概率,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和就业概率增加的共同作用必然带来人口流动的进一步加速,从而可能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对于理解我国人口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共存的局面也有一定的依据和说服力。 三、几点结论与建议 ( 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创建自由、公正、法制化的市场体系,让劳动力要素在市场中能够自由流动,清扫一些行政性和行 业性要

11、素流动壁垒。尽快改变我国城乡两重市场的隔绝状况,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的医疗、教育、保险等福利状况,让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福利。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不干预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调节,既不能用政策措施优惠城市居民,也不宜用行政方式给予农民工特殊的照顾,因为任何行政的干预都会带来经济扭曲,结果可能会得不偿失和无法把握。 ( 2)人口流动模型告诉我们,人口流动带来收入差距的缩小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 “ 流 ” 则灵,所以我们要服从市场的调节,不能够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 以免适得其反、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消除对于农村劳动力的不公差别待遇和就业歧视,给他们公平的竞争和选择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29-132 王涛、杜征征,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与对策选择 J,现代经济探讨 2006( 1): 61-65 (责任编辑:张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