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众外交的影响.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8233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众外交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众外交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众外交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公众外交的影响 摘要:现代通讯技术、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公众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信息,民众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信息时代所引起的社会、观念和沟通方式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推动了当代外交各个层面的重大变革,为公众外交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公众外交开始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作用进一步加强。 下载 关键词:公众外交信息时代信息技术 在历史上,外交绝大多数都控制在职业外交官和政治家手中,一般情况下,他们会以国家机密的名义对国内外公众封锁外交方面的消息,公众无以知晓国际事务的真相。两次世界大战唤醒了人们对外交知情权的追求。“ 废除秘密条约 ” 的呼

2、声日渐高涨。但是,公众具有对国际事务的知情权进而能影响一国外交,只有到了信息时代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因为只有在现代通讯技术、传媒技术的发展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公众才能拥有更多的渠道获取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信息。 一、公众外交的内涵 公众外 交( Public Diplomacy)一词最早出现于 1965 年。美国波士顿市塔夫茨大学法律和外交学院建立 “ 公众外交中心 ” 时,其负责人首次使用了公众外交一词。但是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公众外交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笔者暂借用美国国务院出版的国际关系用语词典中的解释: “ 公众外交是指由政府主办的,意在引导和影响其他国家的公众舆论的项目,其主要工具是出版物、电

3、影、文化交流、电台和电视。 ” 一般地讲,公众外交借助信息媒体、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活动直接与公众沟通,通过向世界各地民众传送情报和信息,扩大本国公民和机构 同国外民众和机构的对话范围,让外国民众了解、理解甚至支持本国的原则和政策,并通过他们对自己所在国家的政府发挥影响作用,进而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信息技术对公众外交的影响 公众外交自古有之,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制造舆论、蛊惑人心等方法,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公众外交的形式,只是当时缺乏大规模制造舆论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才使得这种邦交方式发挥的作用有限。直到现代,以通讯技术和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4、及其在外交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当代外交各个 层面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即包括各国外交实践的方式方法和外交政策的内容,也包括外交理念和外交思想。 公众外交作为现代外交方式中的一种,其发展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因为公众外交是透过民意或集体的政治行动来干预人们内心的想法和观念,这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科技基础建设,如因特网或是全球性的网络媒体,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各种信息、观念、影像的便捷获取和自由流动,进而达到公众外交的目的。 首先,从公众外交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看,公众外交的核心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对外国民众施加影响,通过作用于外国的非政府组 织和社会公众舆论,再经由他们影响他国政府的政策进而实现本国

5、的目的,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改变另一国政治生态的做法,通过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政治生态,促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的产出。从中可以看出公众外交比起传统外交要求有更高的民主环境,不论是政府的决策民主还是民众的民主意识都很重要。因此,公众外交成败的关键要看一国民众在多大程度上能自由地表达意见并影响其所在国的对外政策。在现代,通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条件。公众随时可以收听全球主要的无线电广播,收看世界各地主要的电视节目,通过网络技术在 互联网上即时跟踪全球事务变化的踪迹。只要公众有兴趣,他们对国际事物的了解可以很全面,他们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热点何所关心问题的看法。公众认知国际

6、事务的条件大大地改善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意愿。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公众对国家利益的感受变得越来越直接和快速。在历史上,除了极少数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对国际形势会比较敏感外,大多数公众生活在信息封闭的状态下,只有发生重大国际事件甚至只有与战争面对面时,才会对国家利益产生深切的感受。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对外开放的浪潮已几乎席卷世界各个国家, 互联网造就了 “ 地球村 ” ,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各国公众几乎随时都能感受到国家利益的变化。市场的全球开放、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使很多公众的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和投资消费甚至日常生活,日益与国际贸易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密切地联系起来。他们从国际

7、市场分享利益、分担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外国公司、团体提供的服务。不管公众对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有没有自觉的认识,他们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国际社会这个大团体中的分分和和中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带动了公众的外交参与,为开展公众外交提供了前提条件。正如美国公众外交 咨询委员会所说: “ 如今,人们拥有更多的途径获取信息,也有更多的 软权力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球事务。全球化、信息储存和传递速度大幅度提高而其费用在降低、电视节目的高覆盖率、全球新闻媒体网络的形成、因特网的扩展和小型移动电话的普及是二十一世纪外交政策环境的主要特征。所以,公众更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得到了宗教团体和各派别的支持。

8、” 因此,公众外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次,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公众外交手段与技巧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布鲁斯 ?拉西特认为,外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信息收集和施加影响等三个方面。从活 动内容上看,这些功能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本国政府的观点以及交流信息。因此,外交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如何传达观点和交流信息。在传统外交中,这些功能往往由常驻外交使团来完成。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条件下,常驻外交使团特别是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外交职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外交主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也得以大幅度提高。更多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公众外交的沟通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第四,当代外交

9、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参与角色的多元化。当代外交的角色不仅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部门和专业外交机构 ,也包括各种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甚至是普通个人,外交工作不再是专业外交机构的特权,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外交参与角色多元化的一个促进因素。由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技术上的可行性,在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决策者必须综合各个层面的利益需求。各国政府的外交部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运用国际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及时收集社会各层面的反馈意见,而这也为公众外交的兴起、发展提供了便利。如今,政府领导人、职业外交家、学者乃至普通民众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就国际形势、对外政策等各方面的问题交换看法、商讨应对之策。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

10、外 交事务、发挥自己对本国外交事务的影响不仅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也有极大的现实需要。 第五,信息时代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而全球化产生了广泛的国内国际影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不仅对信息失去了垄断权,对其它的一些诸如社会、经济问题也失去了垄断权。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集团、非政府组织和恐怖分子的网络在不断增强,权力正向不同行为体扩散。各国在一个 “ 多中心 ” 和相互依赖的体系中互动,在这个新的体系中,国家传统外交模式暴露出诸多不足,需要吸收新的养分。公众外交则打开了传统外交所没有涉及的新窗口,即将外交 的对象定位为外国国民和外国非政府组织,引导人们进入外交领域的一个新天地。政府间的外交

11、关系只是从最直接和最正式的层面反映了国家间处理具体问题的关系,开展公众外交则是从更为长远和间接的方面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做法将促使两国关系向更全面和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全球化使得外交的内容大大扩展。现代外交不仅要处理军事、政治、经济、安全等传统问题,还要处理诸如知识和技术的转让、航空航运、环保、卫生、教育、体育等新型问题。外交内容的扩展导致外交决策过程的多元化,国家的工业部门、环境部门、卫生部门、教育和体育等部 门都有可能参与到外交事务中来。这使得各行业中的人都有机会接近外交,外交的发展开始趋于大众化,公众影响外交事务的能力大大强化,公众外交也因此会更有生命力。 结语 信息化的发展使现代社

12、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要求人们用新的思维来审视现代外交,外交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很大的改观。不论是侧重于政策宣传方面还是对外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动方面的公众外交,都与信息密切相关,都要借助于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媒体网络,信息社会使得公众的作用突显出来,各国政府都开始开展或加强本国的公众外交以期获得更好的外交政策结果, 公众外交可谓有了发展的广阔空间,但公众外交作为传统规范外交辅助手段的地位仍旧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韩召颖: “ 公众外交: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 6 期,第 89 页。 赵可金: “ 美国公众外交的兴起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 3 期,第 88 页。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Public Diplomacy : A strategy for Reform” July 30 , 2002, p5. 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 理论、决策、挑战,时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754 页。 唐小松、王义桅: “ 公共外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一种分析框架 ” ,欧洲研究 2003 年第四期,第 64 页。 (责任编辑:罗亦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