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财政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2)04-000-02 下载 摘要本文探讨总结了以公共财政增加农田水利建设为契机,通过财政工作前移、效益评估、投资排序、公助促民办、严格资金使用监督等具体措施,把握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和重点,建立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投入和使用监督新机制,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共财政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效率及工程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
2、增加机制,把握投 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 公共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第一步是要增加投资额度。 2011 年中央 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 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年高出一倍。按照这一精神,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省级以下各级财政也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拿出了增加农田水利投入的具体政策。 第二步就是要重点做好投资效率的提高。必须慎重确立资金投入方向,既要兼顾全 面,又要突出重点,不能搞毛毛雨遍地落,也不能搞眉毛胡子一把抓,想上的项目一哄而上。
3、应当做足做好三方面功课: 一是提前介入,工作前移,准确把握资金投入方向。按照以往工作惯例,财政部门在水利投资中,对前期工作一般不问不闻,等水利部门上报计划后才介入,不能站在宏观角度主动为重点水利建设筹措资金,形成了资金服务落后于工程建设需要的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财政投入计划与工程技术规划不配套的问题。从水利部门角度看,由于财政部门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不很重视,实践中出现了前期费用短缺,项目前期工作做得少做得粗, 不利于项目的优选优设,对项目本身的实施也不利。针对这一问题,应当提出财政部门 “ 提前介入 ” 的思路,就是主动与水利部门联系,在水利部门制定水利规划、工程计划阶段就参与进去,听
4、取水利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计划的具体思路,了解一个市一个县的中长期水利发展规划,并按照水利发展思路针对性地筹划资金,特别要足额预算项目前期费用,做足做细前期工作,保障项目立项科学,效益最大化。 二是建立工程评议制度,搞好投资前效益评估。对一定投资规模的重点工程,上马之前都要有严格的效益评议程序。首先从其立项的严谨性入手,看工程立项是否 科学,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是否有益于大多数人;再论证其可行性,主要看其投资规模,技术支持;最后评估它的效益,看是否进行过多方案比较,其效益要从社会的和经济的两个方面着手,必要时可以有所侧重。要有多方案比较优选。 三是严格立项制度,把好公共财政资金使用关。在明确资金投入
5、方向和效益评估、技术论证的基础上,严把项目审批关。对各类项目按照轻重缓急排队,杜绝人情工程、政绩工程和花架子工程。财政部门可以与水利部门共同研究中长期水利发展计划,宏观确定当地几年内公共财政水利投资重点,并对有关项目原则性地排出了先后秩 序,根据每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布实施,使财政预算水利投资与水利发展规划更好地配套,进一步规范水利立项投资的有序性。 二、建立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明确权责界限,创新投资方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 “ 民办公助 ” 的投资建设特点。如何用有限的公共财政投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新形势下财政支
6、农资金使用管理中面临的新挑战。要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财政性资金为指导和引导,鼓励和带动受益农民以各种形式投资投劳 ,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逐步形成 “ 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 ” 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 (一) “ 四两拨千斤 ” ,以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为手段,整合多部门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资金。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自上而下多部门有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新情况。这一方面是多龙治水,有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部门之间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自成体系、高投入低效益、甚至乱开滥采水资源等问题
7、。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针对这一情况,在临汾市委、市政府领导 下,由市县财政和水利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参加,以 “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为主要手段 ” ,按照水利部门制定的统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对 “ 符合统一水利规划的项目就优先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不符合统一水利规划的项目就不保障地方配套资金 ” ,促使基层形成一股整合多部门资金有机配合搞水利的 “ 四两拨千斤 ” 之力。全市按照 “ 渠道不乱,方向不变,各负其责,集中投放 ”的原则,以县为单元,通过统筹规划为目标、财政配套为约束,实现多部门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办水利,解决了过去多年水利部门想做而难以做到的整合难题。 (二)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 民营民
8、办水利 “ 公助 ” 机制。 “ 民办公助 ”是扭转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困境的一把金钥匙,从目前农村经济状况和小型水利发展情况看,要用这把金钥匙重点开好两把锁:( 1) “ 一事一议 ” 民主决策办水机制。该制度,在符合水利部门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前提下,以公共财政 “ 公助 ” 为推力,调动乡村以民主议事的形式,公开讨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搞什么、怎样搞、如何收益管理,组织农村群众民主决策,并按照 “ 民办公助 ” 的原则,积极补助那些群众愿意干、工程效益高、自筹资金落实好的工程项目。用 “ 公助 ” 资金吸引调动 “ 民办 ” 投入,两相结合办大事。( 2)直接补助办水大户,调动社会办水资金
9、。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政策规定,各地政策虽有不同,但都贯穿了一个 “ 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 ”的原则。在这方面,公共财政要做的就是在投资上,将大户办水等同于乡村自筹资金办水利,实行 “ 谁建设、补助谁 ” ,直接补助财政资金到大户、到工程,投资形式上主要补助一些工程材料和苗木等实物,以此为推手,鼓励乡村致富大户自筹资金,打井、建站、修渠,经营商品水;买山、治沟、种植养殖,发展水保大户,激发社会办水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资金使用监 督机制,防止腐败现象,提高使用效率 公共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从 “ 拿得出 ” 到 “ 用得好 ” ,中间环节除
10、了做好项目论证、工程建设等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外,就资金管理来说,还要有一个 “ 管得住 ” ,才能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和工程发挥效益。这需要建立完善四项措施: (一) “ 一事一议 ” 办水利,民主管理资金,公示财务决算。对 “ 一事一议 ” 民主决策,群众自筹,国家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从材料采购到工程施工,由村民代表民主管理财务,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将所有开支情况,在工程所在村张榜公布财务开支情况。 (二)建立专项工程帐目,保证专款专用。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实行专帐、专户、专人管理,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拨款,资金流转上坚持 “ 通过银行转帐或电汇,禁止大额提现 ” 和 “ 见物不见钱,能补助材
11、料和设备的不允许直接补助资金 ” 的原则,并要求在工程完工后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形成的固定资产要及时的交付使用。 (三)实行 “ 四制 ” ,保障工程质量效益。四制:就是对规模较大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在工程队选择上,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制;在工程质量监测上,实行监理制度;在工程材料采购上,实行公开向厂家招标,政府统一采购;在财务管理上 ,实行了先干后补报账制。由此,从源头遏制了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 (四)跟踪问效,提高建设质量。财政部门要建立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跟踪问效制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按照不同的投资额度,分级建立项目检查验收档案。水利、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进行大范围的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李凤飞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1). 袁卓超 .经济波动周期与财税政策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 .2011. 俞杰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 理论与实践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