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合肥打造长三角物流中心的研究 摘 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能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的过程,以管理体制创新和物流组织,多功能、网络化、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更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 下载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1 世纪以来,国 家一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
2、体系不断完善,出现了趋稳向好、转型升级的新局面。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区域物流不仅是 21 世纪全球城市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城市群产业空间组织的基石。 关键词:区域物流;合肥;长三角; 一、引言 近些年,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它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2013 年 12 月份,英国广播公司在播放合肥城市旅游专题片时,称合肥是“ 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 ” 。作为世界 500强之一的联合利华,在区位的选择上,就体现出了独具发展的眼光。早在 2003 年,就在合肥建立了家庭及个人护理产品生产基地,联合利华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也正式落
3、户合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现代物流已基本实现了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的规范过程,企业通过运用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的现代物流,取得了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员工素质以外的重要利润,区域物流的发展更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体现。 二、合肥物流发展的机遇及政府政策 2008 年初,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安徽时,首次正面提出了“ 泛长三角 ” 的概念和 “ 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 ” 设想,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
4、发展的指导意见,合肥成为了泛长三角中的一员。 2010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产业转移的契机为合肥的发展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同时也为合肥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对加快本市的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1年 8月 22日,地级巢湖市被正式撤销,行政区划上,中国五大淡水
5、湖之一的巢湖正式成为了合肥的内湖。 今年 9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标志 着合肥正式加入长三角,合肥发展进入了新纪元,掀开了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荣的新篇章。从此,合肥跻身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肩负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重任,从皖江示范区核心城市华丽 “ 升级 ” 为长三角轴心城市。 今年 9 月份,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正式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模式,此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出口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地、查验地点、通关方式,实现报关企业异地互认、五地海关执法互认。通关一体化在
6、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虽然意见 的出台标志着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幻想已圆,但实际上,意见出台之前,安徽包括合肥融入长三角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伴随着合肥正式融入长三角,合肥的城市定位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从原来的中部特大型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再到 “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 ,是对合肥城市定位形象化概括、个性化表达,是具有合肥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名片、新品牌。这也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第一次把合肥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起点,要求新跨越;新机遇,赋予新责任。现在的合肥正在借助这些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城市的优势,正乘势而上,继续防骄破满,不断拉高标杆, 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为引领
7、,把打造 “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 继续推向前进。 三、合肥物流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省会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央,巢湖之滨,长江何淮河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2、长江黄金水道 巢湖成为合肥内湖之后,合肥的内河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合肥港综合码头的建成,合肥地区的集装箱货物可实现河海联运、通江达海,直接运抵沿海城市,实现合肥与长三角的无 缝对接,充分利用长江的水运优势。 3、全国性铁路枢纽 便利的交通条件是物流发展的核心所在, 12 月 2 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长三角将构筑
8、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通过区域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规划对接和项目建设, “ 多三角、放射状 ” 大交通联动发展格局。合肥南站投入运营后,将与上海虹桥、杭州东站、南京南站并列成为华东地区四大枢纽车站,京福线、沪汉蓉线、商合杭线、合九线等多条客运专线和城际高速铁路在此交汇,进一步完善合肥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形成以合 肥南站、合肥站为客运系统、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环形格局,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搭建了经济发展的动脉,从而确立合肥在全国高铁网中的重要枢纽地位。 4、良好的城市底蕴 合肥历史悠久,具有全面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这些能够方便快捷地提供基础性社会服务,为物流
9、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最近几年,合肥的经济发展迅猛、稳步前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选择落户合肥,这些大型企业的进驻对于物流的需求也是不断在攀升的。 5、合肥大力建设 “ 智慧型 ” 城市 为了全面建设 “ 智慧合肥 ” ,合肥将以信 息技术作为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并且以此为依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扶持和智力帮助。 四、合肥物流发展的典型代表 合肥的大型物流集散中心也发展的很快,京商国际商贸城和合肥华南城就是其中产业化、规模化达到了程度的两座商贸城,在扩大合肥物流中心的影响力以及提高长三角
10、物流中心的地位上极具代表性。 1、新站京商国际商贸城 2013 年年末,京商国际商贸城盛大开幕,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2624 亩,总投资额超过 200亿元人民币,规划建筑面积约 7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之后,不仅成为安徽和合肥最大的专业综合商贸物流市场,也将形成一个全国乃至华东、华中区域性的物流集群。 新站区主要经济功能定位是:安徽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集散地,合肥现代化大城市的三大主体开发区之一。譬如:京商国际商贸城就是这样一个集各种资源的大型 “ 物流 ” 中心。 新站区已是合肥乃至中部地区物流优势最明显的区域,新站区这几年正在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引进和集聚一批专业化的现代
11、物流企业,构筑面向全国 、覆盖全省的商品要素市场。京商国际商贸城依托新站区天然的基础设施,必将得以迅速发展,建成后将是华东区域唯一集多种产业于一体的超大型综合性商贸物流交易中心。 新站区一直都是以商贸兴区为战略发展方式,区域历史就是商贸物流的聚集地,京商国际商贸城就是历史的传承和升华。京商国际商贸城依托新站区已发展的商业体系必将得以快速发展,他完美的契合新站区的 “ 商贸兴区 ” 的发展战略。 2、肥西华南城 2013年动工的商贸物流巨型战舰 华南城项目。 6月 28日上午,被誉为 “ 合肥第一城 ” 的华南城项目开工 典礼在肥西县桃花工业园隆重举行。 预计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后,合肥华南城将创造
12、 5 万个创业机会, 20 万个就业机会,成为地方主要税源之一,成为大合肥 “1331” 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中的重要板块和合肥西南组团新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增长极,同时为合肥商贸物流产业注入全新经营理念,改变合肥商贸物流产业格局,有效的降低安徽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多元业态的聚合,将让合肥华南城具备更强的辐射能力,汇聚数十万人潮,缔造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商贸市场集群。合肥华南城是一个多重价值平台,对于城 镇化建设、百姓就业创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商贸物流成本降低都有巨大价值。合肥华南城项目建成后将集商贸交易、会议展览、物流集散、展示推广、信息交流、创新促进、产业培育、特色
13、旅游、城市化综合配套等功能于一体。对合肥更好地发挥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结束语 在国家政策利好政策的持续影响下,合肥通过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 “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 的宏伟蓝图上大步前行,随着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合肥自身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合肥物流中心的地位也会得到不断的巩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合肥市的区域物流的优势也会得到更好的扩展,这将有利于提高合肥的城市形象和提升自身城市品牌,促进合肥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内的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4、: 华婷婷 .关于长三角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的构想 J;江南论坛; 2006 年11 期 卢嘉 .中国 “ 长三角 ” 地区的物流战略地位 J;交通企业管理; 2005 年07 期 黄立君;陈立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J;物流科技; 2006年 05 期 郁玉兵;杨国才;曹言红; .安庆市物流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07 期 陈娅娜;鞠颂东 .区域物流需求分析 以长江三角洲南通地区为例 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04 期 彭玲 .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流通业的构建探析 A;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 ” 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C; 20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