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42 页) 2019 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两套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速度 D响度 2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我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 “静止 ”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公路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 D对面驶来的汽车 3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 10.6cm=10.6 0.01cm=0.106m B 10.6cm=10.6 0.01m=0.106m C 10.6cm=10.6cm 10mm=106mm D 10.6cm=10.6 10=106mm 4下列叙述中的 “影 ”,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立竿见 “影 ” B毕业合 “影 ” C湖光倒 “影 ” D形 “影 ”不离 5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 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
3、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24 B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w 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t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h 第 2 页(共 42 页) 6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Y A红外照相机 B 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6 7加油站常年挂着 “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O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5 8利用干冰(固
4、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I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a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h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P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 热过程 6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y A B C D 6 10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 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前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前、后两半面镜子( ) 8 A都不能成像 Z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k C都成完整的像
5、,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4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0 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A B C D f 12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 第 3 页(共 42 页)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6、 1 分,共 29 分) 13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 1)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 为 ;( 2)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4巴西设计师将 3D 打印技术与医用 B 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 1: 1 的 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 B 超利用的是 (选填 “超声波 ”或 “次声波 ”),这种波 在真空中传播(选填 “能 ”或 “不能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噪声过大,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 ,防嗓已成为日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 ”是在 处减弱嗓声 15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
7、,我们可以判断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16如图,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 O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 O 点的 (选填 “左 ”、 “右 ”)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此过程中,折射角将 ,反射角将 (选填 “增大 ”、 “不变 ”或 “减小 ”) 第 4 页(共 42 页) 17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 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 颜色的 18夜幕来临,当重庆长江大桥上的灯点亮时,长江水上实景与江中 “倒影 ”相交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若长江大 桥下长江水深 5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 12m,则该彩灯的 “倒
8、影 ”是 (选填 “虚 ”或 “实 ”)像,距水面 m;若长江水上涨 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 “倒影 ”相距 m 19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 0.1s 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 “匀速 ”或 “变速 ”)照片上 A 与 B 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 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20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 (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像如图是近视眼镜的矫正示意图,眼镜其实是一个 透镜,在它的矫正作用下,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若拿走眼镜,则
9、应该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光屏,方可在光屏上重新看到清晰的像,这反映了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向视网膜 (选填 “前方 ”或 “后方 ”)移动 2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 A、 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 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 22汽车驾驶员从发现 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 “反应过程 ”所用时间)是 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 15m/s 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
10、,行驶距离 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 15m/s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 “变快 ”、 “变慢 ”或 “不变 ”) 第 5 页(共 42 页) 三、解答 题(本题共 8 小题,共 47 分) 23按题目要求作图 ( 1)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反射角(标明度数) (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人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 ( 3)如图丙所示,若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结果发
11、现一束光通过 A 点,一束光通过 B 点请你在图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拆射后的光线 2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情景: (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 的蜡烛 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填 “点燃 ”或 “未点燃 ”)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也无法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填 “能
12、”或 “不能 ”)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 5)此实验应在 (填 “较暗 ”或 “较亮 ”)环境进行 25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 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的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多少和初温相同 (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 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13、( ) 90 74 65 60 57 21 20 棉絮组水温( ) 90 70 55 ? 53 12283577 20 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 40min 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水温降低了 ,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第 6 页(共 42 页) ( 3)小明和小芳是采用了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 ”的方法来比较两者材料的保温性能 ( 4)仔细分析水温变化规律,则时间为 30min 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42 B.44 C.46 D.48 26在 “探
14、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的实验中 ( 1)当水沸腾时,从杯底产生的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越变越 ( 2)下表是 A 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可判定该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 3)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选填 “逐渐升高 ”、 “保持不变 ”或 “逐渐降低 );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 4)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是 97 , 93 , 98 ,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 的温度计有偏差,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 27在
1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 E、 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 ON 转动 ( 1)如图( a),当 E、 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 AO 沿纸板 E 射向镜面,在 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 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 “合理 ”或 “不合理 ”),原因是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 的 ( 3)如图( b),以法线 ON 为轴线,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在 F 上 (选填 “能 ”
16、或 “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 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28某小组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第 7 页(共 42 页) (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 3)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 (上 /下)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调整(上 /下) ( 4)当蜡烛放在 35cm 刻度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是 、 的实像该成像
17、规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 5)当蜡烛从距凸透镜 45cm 处以 4cm/s 的速度匀速移到同侧的 2 倍焦点时,则像移动的速度 4cm/s( / /=) 29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宁夏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 “定点测速 ”,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 “区间测速 ”, 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 A、 B相距 25km,全程限速 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 A、 B的速度分别为 100km/h和 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8、 ( 1)采用 “定点测速 ”,该轿车通过监测点 A、 B 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 2)采用 “区间测速 ”,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0一汽车行驶在一段平直公路上,汽车从 A 站出发,以 90Km/h 的速度行驶了 20min 到达 B 站后停留 2min 时间,又以 60Km/h 的速度行驶了 10min 到达 C 站问: ( 1) A 站与 C 站相距多远? ( 2)汽车从 A 站到 C 站的平均速度? ( 3)经过 C 站后,这汽车以 72km/h 的速度继续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对面的山蜂,到山峰前某处司机鸣笛, 6 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处距山
19、峰有多少米,(此时空气的温度是 1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v=340m/s) 第 8 页(共 42 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速度 D响度 【考点】 响度 【分析】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 解: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 故选 D 2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20、为了方便市民,我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 “静止 ”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公路两旁的房屋 B公路 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 D对面驶来的汽车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 解: A、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B、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C、小明相对于自己所骑的自行车,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D、小明相对于对面驶来的汽
21、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 的是( ) A 10.6cm=10.6 0.01cm=0.106m B 10.6cm=10.6 0.01m=0.106m C 10.6cm=10.6cm 10mm=106mm 第 9 页(共 42 页) D 10.6cm=10.6 10=106mm 【考点】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 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解答】 解: A、 “10.6 0.01cm”得到的单位不是 m此选项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C、 “10.6cm 10m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22、; D、 “10.6 10”缺少单位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4下列叙述中的 “影 ”,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立竿见 “影 ” B毕业合 “影 ” C湖光倒 “影 ” D形 “影 ”不离 【考点】 光的反射 【分析】 “影 ”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 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进行分析下列各选项 【解答】 解: A、立竿见 “影 ”中的影子由于竹竿遮挡了光线,所以形成了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毕业合 “影 ”中的 “影 ”属于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光的折射
23、,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物体的影子正好映在湖中,形成倒影,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形 “影 ”不离中的 “影 ”,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 C 5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A提出问 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B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24、、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分析】 根据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评估和交流,进行解答 【解答】 解:首先提出了问题:凹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然后进行了猜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 故选 D 第 10 页(共 42 页) 6绝 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考点】 红外线 【分析】 红
25、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 【解答】 解: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 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故选 A 7加油站常年挂着 “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26、,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解答】 解: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 ,弥漫在空气中 故选 A 8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考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分析】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 【解答】 解: A、 B、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选项A 正确,选项 B 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此选项正确; D、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水,同时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故选 B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