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7002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要自 2006年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扩面,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渐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来说,研究还有待深入。我们对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发展,本文将在实践基础上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下载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674-1145( 2016)03-000-02 一 、新型农村社区相关含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 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

2、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新型农村社区特点 1.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 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村也

3、能办到。 4.居住环境优美:注意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群众的住房设计科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 5.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建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经济协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和加强。 (三)研 究现状 近年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已有文献,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剖析;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旧宅补偿方面 政府旧宅拆迁补偿方式与农民意愿出入不大。政府对宅基地置换、货币化补偿、宅基地置换三种补偿方式的比率分别为 21%、 27%、 52%,而农民意愿

4、比率为 30%、 11%、 59%。 (二)新房建设满意度方面 多数社区的新建住宅 81%为高层住宅,而多数农民 76%喜 欢低层住宅。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三)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意愿方面 39%的农民对政府新房建设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52%的农民表示不满意,9%的农民表示无所谓。 (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 76%的农民对新建社区基础设施表示满意, 24%的农民认为仍需改善。 (五)入住率 所调查的新型农村社区入住率平均在 56%左右,但差距较大,有的高达89%,有的低至 20%。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缺乏权益保障, 适应性不强 1.政府一元主导,农民

5、主体缺位。由于相关部门宣传、动员不足,农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主体意识缺乏,多数居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了解,但认识程度不够深入。基本由政府一元主导。 2.政府强制拆迁、征地。一些地方政府并未听取农民意愿就强制征地,使农民权益缺乏保障,加深抵触心理。 3.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社区或多或少忽视了群众建设社区、管理社区的积极性,缺少调动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办法。 4.农民积极性低。农村社会保障 体系不完善,考虑到迁入新的社区后可能会失去土地,收入没有了保障,而各方面的生活成本又会增加,降低了部分农民参与或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5.农民不适应社区

6、生活。新的社区生活一改往日独家独院的模式,农民离土地远,工具存放地狭窄,牲畜安置不便,农民适应社区生活需要较长时间。 (二)社区管理不到位 1.部分社区领导思想意识落后。少数社区领导对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意识淡漠,不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有的甚至对社区职能不清楚,工作方法和方式还完全是过去抓村里工作的套路,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2.管理、服务职责区分不够清晰。大多数动迁安置社区缺乏长远规划,实际上是社区管理和物业服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运作,工作职责不清,存在管理矛盾、纠纷隐患,不利于社区可持续发展。 3.载体功能发挥还不够好。从调研情况看,社区服务平台基本到位,但开放度

7、、利用率比较有限。社区活动室存在室内多、室外少,老人的多、孩子的少,形式的多、实用的少,关的多、开的少等共性问题。一方面是社区工作没有全面、深入铺开,另一方面是群众(失地农民)与社区有陌生感、距离感,直接影响了载体 功能发挥。 4.社区管理的力度还不够大。极少数社区管理特别是长效措施没有到位,卫生保洁管理松驰,返潮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社区疏导引导不够,农村不文明生活习惯未得到根治,车库住人、乱堆乱放、乱挂乱晒等现象仍然存在。 5.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落后。由于资源、环境的差异,每个原始村庄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传统,其价值体系会有所冲突,多元、离散的社区文化导致社区共同体观念意识淡薄,入住居

8、民往往会产生某种游离和 “ 水土不服 ” 感觉,影响着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和社区归属感以及生活的认同感。 ( 三)政府推进不畅 1.融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匮乏。由于村、镇经济基础和其他优势的先天不足,就当前现实情况,很难对社会资金形成吸引力,社区建设启动资金缺口比较大。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和农民个人承担,建设资金匮乏会诱发新的社会问题。 2.土地流转等相关制度改革滞后。目前土地制度不便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导致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效率较低。 3.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社区管理体制构建往 往仅从社

9、区内部管理角度而忽视了社会层面的考虑,社区内部各类组织的责任和权利界定不清。在选举过程中家族势力集结现象严重,对社区治理产生消极影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可行性建议 (一)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社区、政府应积极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意识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事物中来;健全村民表达机制,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帮助农民适应社区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发挥社区的载体作用 组织培训,提高社区领导 的综合素质,不断引进新人才,为社区注入新鲜血液;创新管理,促进社区和谐;理清管理职责,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增加对扰乱社区

10、治安环境人员的管理力度;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三)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要以需求为导向,而非以指令为导向;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匮乏难题,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渠道和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对入驻企业提供土地优惠、税费优惠,鼓励企业先行投资社区建设,设置专门社区组织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创新相关制度改革,在遵守现有法律法规 前提下,加快改革,促进土地合理流转,通过市场手段,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引进人才,实施新政策,科学规划建设。 总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全面推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农村不同的发展状况,采取多样化发展模式,探索多元参与的建设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尽可能扎实、稳妥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王金荣 .中国农村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 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杨世松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 设的探索 J.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1(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