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农业高校应积极构建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更好的发挥服务社会、服务 “ 三农 ”的作用。文章以某重点农业高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9 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例 ,分析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 ,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生这种问题的因素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新形势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下载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37(2010)12-0054-02 1 农业高
2、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高等农业院校是传播农业科学知识 ,培养和输送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 ,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 ,农业高校应该发挥自己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优势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满足经济社会对有创新能力的高等农业人才的需求。在现阶段 ,高等农业教育要以我国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为导向 ,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目标 ,全面改革教学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有开拓性、创造性、竞争能力 的高等农业人才。 然而 ,目前我国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培
3、养模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较弱、毕业生竞争力相对较差等。农业院校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也有其自身的难点 ,如农业高校的生源多数是来自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的农村 ,而教师多数是由院校自身培养 ;社会上企业招聘时对农业高校毕业生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冷落 ;多数农业院校经费紧张 ,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造条件还存在困难等等。所以 ,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2 现阶段人才培养 模式下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实证分析 文章针对现阶段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以国内一所重点农业高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9届毕业生为例 ,从毕业生学习背景、就业流向、适应能力、工作待遇等
4、不同方面进行考查。 2.1 学习背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 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的课程的主要部分是机械设计类课程 ,如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自动控制等。其次结合农业机械的特点 ,开设农业机械学、汽车与拖拉机学等课程。这些均为必要的理论性课程。在实践性课程方面 ,主要包括金工实习、驾驶实习、农机化生产实习及机械综合设计
5、、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一般安排 30 35 周。而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这些环节不太重视 ,尤其大学最后一年中 ,大部分人以考研或者找工作为重心 ,对于毕业设计不能认真对待。这是对教学资源与课时的严重浪费。 2.2 就业流向 2009 年正值金融危机之际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严峻。但机械类专业由于行业需求大 ,该专业的就业率也很乐观。文章在调查时对具体工作进行分类 ,统计数据如表 1 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虽然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但是从事农业机械类工作人数比重很小 ,也就是说涉农类专业外溢现象比较严重。从区域结构来看 ,东部沿海就业人数比重占绝对优势 ,而中西部则比重很小。怎么
6、针对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来培养涉农高等人才 ,值得我们思考。 2.3 就业半年后工作状况 在就 业半年之后 ,对该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 ,来分析其工作状况。由图 1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 ,难以适应工作岗位 ,跳槽的比率很高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此外 ,2009 年的金融危机以及此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对此也有影响。 2.4 对大学期间所受教育的认同 针对学生对大学教育认同程度进行调查 ,由图 2 看出 ,极少数同学认为大学培养模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能够系统的学习到应当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课程设置科学 ,但培养模式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能
7、适应社会的需要。绝大多数人不 认同大学培养模式 ,认为自身知识或创新能力欠缺 ,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无法满足工作中的知识与能力需求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3 推进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从上面的调研中 ,可以清晰的看出农业机械化专业的教育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从毕业生就业方面来看也不是很理想。经过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原因。首先 ,在课程设置中 ,主要是实践性课程比重低 ,理论性课程比重高 ,并且理论性课程学习效果欠佳。很多学生反映大学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一点用途 ,这一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其次 ,对于农业高校的涉农专 业 ,毕业生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面向广大农村
8、服务三农 ,而是大部分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事工业装备制造的工作 ,非农化现象十分突出。这些毕业生就业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优势 ,导致国家对农业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浪费。目前国家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怎样使广大农业高校的毕业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也值得研究。最后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 ,普遍存在能力欠缺 ,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现象 ,这就要思考怎样使毕业生在高校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对社会有作为的人。针对这些问题 ,农业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思路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 3.1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培养能够创
9、新的科技人才。有些工作单位认为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不能真正从事一项设计工作。所以农业高校要克服学生看待事物的固定模式和习惯 ,营造独立思考、求新务实的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 ,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 ,并充分发散思维来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3.2 改革陈旧教学内容 ,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的课程体 系 我国国内农业高校一般建校历史悠久 ,农科教学体 系相对传统 ,教育工作者缺少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 ,一些教学内容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这不利于新时期对创新型农科人才的培养。基于此 ,农业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拓宽专业领域 ,设置现
10、代农业科学的创新课程。农业高校要按照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要求 ,进一步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 ,设置现代农业科学的新学科、新领域。比如针对农业机械化专业 ,要加大计算机类、控制类课程建设 ,以促进现代科技在农业机械的发展。 优化课程体系 ,增设与时俱进的选修课与通识课。比如 ,将 “ 现代生物技术 概论 ” 作为非农科类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 ;将经济学作为农科学生的重要选修课 ;对非农科学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生增加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 课程等。 加强创新教育 ,开设专门的创新教育学科课程。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创新的内涵 ,在各门学科课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 ,相互渗透创
11、新教育的内容 ,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以及案例分析式教学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萌发创新精神 ,培养创造能力。 3.3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 力 在文章中的实证分析中提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些不足之处 ,比 如考核制度过于宽松 ,使得一些实践性课程形同虚设 ,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农业高校要针对这些不足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农业高校要注重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要减少演示型、验证型实验 ,合理设置一些应用型、设计型、综合型的专业实验 ,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拓宽思路。同时 ,我们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科研立项和创新学籍管理制度 ,如开放
12、实验室、设立科研基金、完善本科导师制、完善学分制、改进考试方式等 ,创造条件进行创新教育 ,努力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 3.4 注重与企业单位联合 ,为学 生提供实习的平台 农业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区域环境优势 ,积极开展和企业、生产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 ,充分利用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协调结合 ,给予学生更多实习机会 ,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创造基础。同时 ,要发挥高校自身的科技优势 ,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 ,为学生今后自主创业铺平道路。 总之 ,我国现行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尚有较大差距。高等农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以服务
13、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为总目标 ,全面改善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农业高 校要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培养新型农业科技人才 ,就要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农业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 ,发挥自身优势 ,与时代同步 ,与社会需求结合 ,培养全面发展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使得毕业生在知识、技能、创新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 王平祥 .构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J.高等农业教育 ,2008,(5). 张小全 ,张学林 .论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J.科教园地 ,2009,(5). 邓家琼 .论适应 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 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4). 樊东 ,裴海英 ,王晓云 ,等 .新世纪高等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高等农业教育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