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对策摘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占世界总人口的 21%,而农村人口就有 8 亿多人,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综合素质都不高。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乃至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但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认为必须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在农村普及基础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乡镇企业发展及非农化进程、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下载 关键词:农村 人力资源
2、开发 对策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那些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并能创造价值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劳动人口,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更为重要,它具有时效性、能动性、可积累性、社会性和可投资性。 人力资本理论以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最重要的发展指标,考虑到社会发展和经济与教育的互动作用,摒除了经济增长的单一静态价值和纯产值数量增长的观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使人们意识到人力资本在经
3、济运行中的地位,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开展实用型职业教育;(2)推广和普及农民培训和绿色证书制度,300 多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3)国内外参与式社区发展项目的实施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自觉性,推动了科技兴农的发展;(4)农民自发的开发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伴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在“谁来告诉我明年种什么?”的呼唤过后,一些农民开始因地制宜,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协会
4、,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5)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降低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适应了农业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些方法和措施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面对市场经济和农业新阶段发展形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不断转移的过程,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比城市快,这将导致农村劳
5、动力的持续增长,而我们的各种资源、耕地等却是在逐渐减少,这就将使农村的人均占有资源、耕地在逐渐减少,而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增反减,并且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我们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升的空间已很少,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问题在当前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3.2 加快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非农化的过程,即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包括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通过发挥城镇化功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向城镇化的转移。城镇化是农业比重下降的过程,如何在我国农村
6、实施城镇化,关键是提高认识,加大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 3.3 落实科教兴国、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我们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教育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是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应该把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张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王艺,郑晔.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王亮,赵定涛.从人力资本理论谈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未来与发展,2005 (责任编辑:梁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