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7538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文章以扬州市为例,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下载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十五”以来,扬州在着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以打造文化扬州、建设文化博览城为中心,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活动,带动了古城价值和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带动了文艺创作和文化宣传,带动了市民素质的提升,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惠,凸显出文化大市的

2、底蕴和风采。 一、扬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十五”以来,扬州市文化事业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得到长足发展,一个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了较为快捷和多样的选择。 1.公共文化设施有效改善 全市现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110 个,其中市文化馆 1 个,县(市、区)文化馆 6 个,乡镇文化站 82 个,文化馆(站)总建筑面积 11 万平方米。全市三级公共图书馆(室)形成网络,现有市级馆 1 个,县(市、区)级馆 5 个,少儿图书馆 1 个,乡镇万册馆基本普及,馆舍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藏书约 212 万册。建成了一批标志性

3、、基础性、群众性文化设施。2007 年新建、改扩建乡镇文化站 27 个,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328 个。扬州市图书馆、邗江区图书馆等 4 家被评为国家一、二级图书馆,江都市图书馆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扬州市文化馆通过了国家三级馆的检查验收。2.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 近年来,扬州市成功举办了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少儿艺术节、群众文艺调演等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承办了烟花三月国际旅游节文艺表演、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系列文化活动、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多次组织送文艺下乡、进社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各县(市、区)文化活动有特色、有创新。高邮的邮文化节、仪征的

4、“月月喜相逢”广场文化活动、江都的龙川艺术节、宝应的“九九艳阳天”文艺巡演、荷藕艺术节等展示了本地区文化形象。群众文艺创作日趋活跃,五年来新创作品千余个,有 12 件作品获全国大奖,100多件分获省级大奖。 3.群众文艺创作全面丰收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群众文艺创作,近年来,全市新创群众文艺作品近千个:重点创排公演了扬剧史可法、柔福公主,与央视合作拍摄了扬剧女县令,扬州评话挺进苏北、扬州小巷在央视播出;市木偶剧团木偶剧三个和尚新传在全国第二届木偶皮影艺术大赛获金奖;少儿芭蕾舞蹈黑白键获全国“群星奖”创作奖;全市共有 6 幅美术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漆画中国红、年画春暖万家获铜奖

5、;全市各专业剧(院)团在中国曹禺奖小品赛、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 16 个、省级奖项 60个。 4.公共文化市场繁荣规范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大监管力度,文化市场繁荣规范。文化市场结构合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全市共有综合性娱乐场所 12 家,歌舞厅 296 家,电子游戏室 329 家,保龄球馆 9 家,音像制品零售点 257 家,音像批发单位 8 家,音像制品出租点 374 家,网吧 503 家。全市从事娱乐业人员约有 2 万余人,年营业额超过 5 亿元,已经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5.文化产业建设快速发展 全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产

6、业体系,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博会展等已成为扬州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群。“十五”期间,全市文化部门直属产业机构 456 个,从业人员 3111 人,从业范围包括艺术、文物、电影、出版、网络、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等。建成社会文化娱乐机构 2100 个,从业人员约 2 万人,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文化产业结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对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扬州”的总体目标,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全市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增加较快,但由于基数小,比例低,公共文

7、化经费增长速度仍大大低于全市财政支出增长速度。2002 年到 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年均增长为 31.5,而公共文化经费年均增长为13.1;农村文化单位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证,除工资外,真正用于业务方面的经费很少。07 年 7 月调查显示,77 个乡镇中,全年办公经费在 1 万元以下的有 56 个乡镇,超过 70%;业务经费方面,29 个乡镇未作安排,25个乡镇在 1 万元以下,两者合并也约占 7 成;有的县(市、区)图书馆经费只能保证人员工资、办公支出,致使图书馆无力购买新书、更新设施;一些文化场馆、文化社团由于没有经费保障,难以维系运营。 2.基层文化站所比较薄弱 受乡镇机构撤并、文化站管

8、理体制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早年建成的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资产存量不增反降。至 2007 年底,全市有21 个乡镇文化站没有活动用房,44 个文化站达不到省厅规定的要求,两者占乡镇数 80%以上。很多乡镇文化站专职干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开拓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高;有的没有专职文化干部;文化专职干部与其它单位人员相比,工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高邮市 08 年6 月调查显示,21 个乡镇文化站站长,50 周岁以上的 9 人,占 42.9%;35周岁以下的 5 人,占 23.8%;大专以上学历的仅 8 人,占 38.1%。同时,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专项经费,有的甚至没有运

9、转经费,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3.公共文化体系人才缺乏 很多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缺乏,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的人员老化、素质偏低、青黄不接、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农村的文化骨干、文化精英不多;由于编制少、待遇低等原因,各级文化部门从外部引进人才的难度较大,中青年专业人才招不进、留不住。如高邮市文化馆从艺术院校引进的 3 名声乐、舞蹈专业本科生,工作一两年就先后跳槽到省演艺集团和苏南一些城市。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4.公共文化供给矛盾突出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态势。但由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致使文化服务产品单一,人们对很多文化活

10、动的兴趣不浓、参与亦少。在广大农村,由于没有用健康的歌舞节目、体育比赛、电影等占领新农村的文化阵地,致使封建迷信势力猖獗,赌博风气盛行。同时,弱势群体文化活动比较匮乏,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口巨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社会不同群体无法共同享有文化成果。 5.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随着文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方式受到挑战,舞台艺术、群众文化活动等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创新中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

11、系建设的对策 2008 年底召开的扬州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季建业同志指出,“文化是扬州的根,是扬州的魂,是扬州的脉,更是扬州的资源和品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下大力气抓紧抓好。”针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对策。1.强化政府公共文化管理 按照“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目标,建立职能科学、合理,机构统一、精干的文化管理和监管机构,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步伐,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2、,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发展活力。 2.增加公共文化事业投入 全面落实扬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每年财政文化事业预算支出的增长幅度要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各级财政要足额安排正常人员经费和必要的业务活动经费;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各级财政要保证其正常运行经费。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比例。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阵地和活动。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在市区和有条件的

13、县(市、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市)、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十一五”期末,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标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有文体娱乐场所,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实施文化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 4.加快公共文化队伍建设 采取切实措施,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于基层文化事业。要遵循“三个留人”的原则,一靠事业留人,二靠感情留人,三靠待遇留人。加强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保证基层文化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增强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本领

14、,促进基层文化的繁荣。经常性举办基层文化干部、文艺骨干培训班,鼓励民间优秀文化人才的创作和表演。 5.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在农村。要逐步建立以城带乡、城市文化辐射农村的机制。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专款专用。继续做好农村有线电视“组组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流动舞台车配送工程、“农家书香”工程等利民工程。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鼓励农民自己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扶持农村文化演出,创造农村本土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落后的问题。 6.构建多元公共文化主体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财

15、政投入为保障,进一步调动文化企业、社会文艺社团、企业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多元化、社会化。 7.建立公共文化评估机制 一是推行行政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的文化责任,把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公民文化权利,作为政府文化绩效考核指标。二是对公共文化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服务数量和质量、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等定期进行考核,以促进服务单位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要建立正常的审计监督机制,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张建国:关于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求知,2008(12):25-27 嵇亚林,李娟莉: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J,艺术百家,2006(7):121-125 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112-116 (责任编辑:曾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