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因素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摘 要:经济周期波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与收缩。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选取了中国 1983 年至 2009 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每一经济周期阶段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分析了投资因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下载 关键词:经济周期;固定资产投资;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2-43-02 一、经济周期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 (一)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导致经济周期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创新理论。
2、技术革新和发明有高潮和低潮,从而导致经济的发展和倒退。(2)乘数加速理论。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萎缩。(3)预期理论。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导致经济的波动。(4)政治周期理论。政府的周期更替,经济政策相应变化,导致经济周期波动。 (二)经济周期与固定资产的关系 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总投资中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无论在国民生产函数还是国民收入核算当中,投资都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投资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固定资产投资,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
3、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担负着使简单再生产得以维持,从而保证一定的社会生产规模及能力,还肩负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从而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的能力。 在社会大生产中,一些产品是要靠投资来提供市场的,如建筑用水泥、机床用钢材等等,这些产品的生产以及相关企业的利润能否实现,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因此固定资产投资首先会产生对生产资料以及有关产品的现实需求。此外,无论将固定资产投资用在扩大生产规模,还是作为折旧的补偿,这都会提高未来的生产能力,即其能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准备。最后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一直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然而人口基数大导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然相当大,因此每年都会产生很大数量的新增劳动力。而要解决这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得靠新增固定资产提供就业机会。 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维持着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近年来,追求经济质量增长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人口基数大,人均 GDP 低,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是不可否认,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我国仍极其重要。而无论是实现质量的增长还是数量的增长都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去增加生产性资产的数量,并且其数量都需随着经济增长而逐年增加。 首先,追求经济质量的增长要求对那些新兴的、有朝气的、能源耗费少的产业进行生产性资
5、产投资,这会产生新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其次,随着生产性资料的不断增加,其每年的折旧补偿数量也是在不断增加的;另外,生产性资料的规模越大,为维持一定经济数量的增长所需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量也会随之增长。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投资即能创造供给也能创造需求,属于供需一体的经济活动,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但其所产生的供需是不同步的。因此,其对一国的经济波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对一国的经济周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 、投资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划分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宏观经济的运行受政治因素影响过大,不能发映出经济周期波动本
6、身所应具备的规律。因此,本文分析的经济周期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周期。 由图 1 可以看到,1978 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其中,1984 年、1987 年、1994 年和 2007 年处于波峰,而 1981 年、1986 年、1990年和 1999 年则处于波谷。由此可知, 以“波谷波谷”划分,自 197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经经历了四个完整的周期,自 2009 进入了第五个周期(表 1)。 表 1 19782011 年中国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关于投资变动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经济学家做过大量的研究。萨缪尔森综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乘数加速
7、模型。该模型说明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该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简单阐述: 公式中 Y 表示产量水平,C 表示消费,I 表示投资,G 为政府支出,为边际消费倾向。t,t-1 表示时期。V 为资本-产量比率,即加速数。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投资、收入和消费相互影响。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起新的投资,通过乘数,投资又使收入进一步增长。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收缩的局面,这是乘数加速模型对经济波动作出的一种解释。 现在假定政府支出某一固定的量,那么靠经济
8、本身的力量自行调节,就会自发形成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中的阶段正是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只要政府对经济干预,就可以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例如,采取适当政策刺激投资,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加速数,鼓励消费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等措施,就可以克服或缓和经济萧条。 下面,我们来实证分析投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周期影响。 图 2 表明, 19782007 年,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周期与投资周期基本吻合。如果投资增加,经济增长就较快,如果投资增长减缓,经济增长就随之减缓。直观地看到,投资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经济周期的波动。 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在大体上保持同步变动的趋
9、势,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峰谷位置在时间上有所差别,经济增长往往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例如,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 1993 年达到峰值,而经济增长率在 1994 年才达到峰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 1989 年降至谷底,而经济增长率在 1990 年才降至谷底。 虽然中国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基本吻合,但还需要借助计量模型,进一步描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三、投资变化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增长对于投资规模的依赖 改革开放 30 年的经济增长是投资驱动型的,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周期被称为朱格拉周期,其周期长度一般为 911 年。由第二部分经济周期的分析,后两个周期的
10、长度为 10 年,符合朱格拉周期的时间长度。通过对每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中国经济的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趋势愈加明显。近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与 GDP 的比值也一直呈上升势头。新千年以来,该比例从2000 的 36.48%一路攀升,2008 年 GDP 对投资的依赖度达到 57.3%。2009 年由于 4 万亿元的刺激计划,此项比例竟然高达 67.05%。资料显示,投资一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要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保持投资的高速增长;同样要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必须首先维持投资的稳定。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 造成中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增长的
11、原因是多方面的。首次,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向现代化发展的阶段,铁路、公路、机场、医院、学校等等都是投资的大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其次,我国城市化建设对投资的吸引。城市化对社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汽车、旅游等产业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些需求又进一步对煤、电、石油、运输等产生了长期且持续的巨大需求,从而促进投资。再次,宏观经济政策对于投资手段的过度运用。正是在政府主导性投资的引领之下,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高速增 长,并且长期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比如为了应对 2008 以来的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曾一举增加了 4 万亿的投资。最后,一些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门面工程,盲目追求规模、速度,造成了投
12、资的畸形增长。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保证任期内的 GDP 增长,往往会更关注投资的数量,而忽视效率。 (三)中国的大规模投资将难以为继 大规模投资虽然形成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动力,但也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可能引起大量的银行坏账。从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看,投资所需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近年来,中国的投资热持续升温,汽车、钢材、水泥等行业出现重复建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旦这些行业的产品无法出售,资金链出现断裂,就会引发大量银行坏账。其次,投资的过快增长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中国制造业总体效率低,增长质量差,环境严重。造成了对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最后,滋生了大量的腐败。很多投资
13、项目促进上马,监管不力,项目参与官员上下其手,从中渔利。所以,要是政府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核与监管,不摆脱短期政绩的诱惑而重视投资的长期效益,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不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率,这种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总之,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实现的, 过去我们这种战略的实行是正确的, 但总结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 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若不及时改变这种战略, 则比会给未来经济的运行带来许多难以处理的矛盾。为此, 政府应从两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在现有制度下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审查,加大力度惩处贪污腐败官员;其次,改革现行财税制度, 着手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关系, 以降低各级地方政府抓投资、上项目的冲动,适度修改投资结构, 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09-724. 李朝鲜、白先华.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03):41-43. 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9)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