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摘要:本文在综合研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首先提出了内部人控制问题与表现形式,并借鉴国外相关治理经验,提出了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下载 关键词: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策略 2008 年 5 月,我国财政部联合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国内上市企业在 2009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同时也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从而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化发展中,电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
2、而当前我国电力国有企业的效率未见显著提高。电力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依然严重。主要在于电力国有企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有效的内外部治理结构尚不健全。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电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为此对我国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内部人控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治理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表现形式 1,1 过度的在职消费 过度的在职消费是指超过契约规定的或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在职消费,这种消费非契约许可,也不与企业的经营控制权相一致。而是内部人利用其所掌握的控制权,将所有者
3、剩余转化为在职消费。或者说利用企业剩余进行在职消费,如购置高级住宅、办公室、豪华轿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其主要“作案特点”是:一是借口疏通关节报销大量的费用。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经理人员借口疏通关节,报销大量有关差旅费、招待费、固定设施购置等费用。二是实施定向捐赠。在捐赠的借口下,将大笔捐赠指定移交给特定的关联人员。而且一些企业经营者在职消费随意性强,过多过滥,甚至处于失控状态。这些行为既加大企业成本,侵吞企业利润,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1,2 经营管理行为短期化 在内部人控制下,内部人追求的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同时,他们的报酬与当期的绩效关系密切,故其决
4、策往往是为满足其短期利益服务的。如过度使用或低效率使用固定资产,对长期投资积极性不高,只考虑眼前利益,不为企业长远发展着想,而这些多可为当期领导者带来经济回报。其主要“作案特点”是:一是代理行为短期化。由于国有企业的经理是由政府官员而非资本所有者选择的,因此经理经营业绩的好坏并不决定他的“去”、“留”,而且良好的业绩也不能保证在位经理一直干下去,所以,国有企业经理短期化现象严重,正是这个原因,“59 岁现象”也就多了;二是“委托”行为短期化。由于“委托人”也是上一委托层次的代理人,所以代理人短期化行为在“委托人”身上同样可能发生。 1,3 随意侵占企业资金 我们知道,在信息充分和信息对称的条件
5、下,经理人员无法通过内部控制获得在购买设备、原材料、能源和售出产品与提供劳务方面获得额外收入。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制度安排,使得国有企业在产品开发、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渠道、实际售价甚至回扣等方面相互保密,使企业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充分。这样,使得经理人可以借口信息不充分和搜索成本太高。而自主决定交易对象并与之协商交易价格,使投资者无法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监督。相应地,过度供给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地降低商品销售。经理人可以通过与购买者合谋等方式,制造各种借口大幅降低商品售价。进而从购买方索取一定数额的利益折扣。 1,4 任意任用干部 在
6、取得内部人控制权的企业中,经理人实际取得了对相关职位的决定权,经理人通过内部人控制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一是通过把“自己人”安置在关键职位上,巩固自身的内部人控制地位。取得内部人控制权的经理人员为了巩固自身的控制权,将办公室、财务;计划和销售以及生产部门安排个人的铁杆亲信,使主管部门和董事会任命的其他人员无法在企业内部立足。二是通过把亲朋好友及其关系户安插在高薪职位、闲散职位上,谋求企业外部利益。按照党政机关、主管部门领导的意图安排有关人员,作为权力交换的条件,在企业外部为个人和家庭谋取利益。这种任人唯亲、任人为友的用人制度,是以牺牲企业的效益为代价的。三是通过投桃报李的方式安排相关人员,取得权
7、利寻租。通过收受贿赂、间接甚至直接出卖职位等方式,在企业职位安排上实施权力寻租。降低了企业职工的工作效能。 二、我国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众所周知,国有产权代表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国有产权代表的选拔、委派制度,国有产权代表的请示报告制度,国有产权代表的激励约束制度和考核监督制度等,这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同时要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对国有资产管理者队伍的建设,不应适用党组织的组织法或政府部门的行政法,而要通过经理人才市场选择、聘用和淘汰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对其任职资格和业绩要有严格、科学的审查和考核制度。通过国有产权代表的报告、
8、考核、监督来确保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2,2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在典型的股份公司中,公司的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四者组成。股东大会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独立、地位平等,董事会产生经营者,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者的权力进行制约。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均由政府或主管部门任命,这就失去了相互制衡的条件,从而为形成内部人控制创造了条件。为构建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这种内部制衡。比如对于董事会在任命机制上应该严格按照公司制原则由股东大会来任命其成员。避免由政府指派,从而和政府形成合谋损害所有者的权益。董事长和总经理原则上应分设。在我国
9、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意味着内部制衡的削弱,更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不仅董事长不宜兼总经理,董事会也不宜与经理班子高度重合。同时从董事会制度来说,实行派出董事制度,董事资格要报监管部门备案。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蕈事任用,应有流通股东和证券监管部门联合推荐。不能由大股东随意指定,并形成独立董事随时聘用审计师的惯例。 2,3 建立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是指企业中的所有人。而人力资本则是指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主要是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既然也是一种资本,那么资本的经济收益就不应该只是工资,因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资本的报酬应该是产权的收益。因此,既然承认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本
10、,那么就要承认它应该拥有产权,这是通过期权激励来实现的。据抽样调查,在国际上,并没有出资的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所拥有的产权数量,已经达到了企业总产权数量的 38。这也说明这种产权激励的可行性很高。其次是地位和权利的激励。这主要表现为首席执行官这种新的企业负责人的产生。建立这种激励机制,也就是对人力资本的地位和权力作了重新的界定,主要是提高了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增大了人力资本在经营活动中的权力。 2,4 完善资本市场约束机制 在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及前景的评价,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程度也可以通过股票价格来衡量。这样,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
11、、破产机制将直接危胁到经营者的现有控制权和未来的职业走向。在我国。完善资本市场的任务主要是规范证券市场的交易行为,防止股票投机,使股票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对经营管理人员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同时,还应提高企业兼并破产对强化企业约束机制的作用,如明确规定企业被兼并后。其领导人由兼并企业直接处理,政府不再安排到其他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或再回政府部门做官,使兼并行为对在职经理形成强大压力。 总之,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电力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宏观体制的改革和政策安排,也涉及到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