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80081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下载 摘要:高盛作为金融危机之后风头最劲的金融企业,却在最近陷入舆论的炮火之中。本文着重从高盛的经营策略入手分析高盛的成功与失败,并对高盛能否度过此次危机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高盛金融危机经营策略 2010 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仍然没有褪去,当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陷入失业的泥沼无法自拔之际,高盛却轻松赚取巨额利润并发放数十亿美元的薪金。与此同时,随着“AIG 奖金门”、“抵制高薪限制令”、“高盛欺诈门”等一系列事件的升温,高盛辉煌的业绩也掩盖不住它正渐渐变成众矢之的尴尬。是什么造成了高盛的成败? ?一、保持与政府密切的关系 高盛一直与政府保持着良好

2、而亲密的关系,这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美国前财长、白宫高级官员和世界各地的监管者中不乏在高盛担任要职。正是因为高盛与政府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很快就允许其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这一举措,令高盛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政府援助,并被置于美联储的监管庇护之下。无疑,政府的行为有效缓解了投资者的恐慌:之后的 15 个月,高盛很顺利地从包括沃伦 ? 巴菲特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接受并偿还了 100 亿美元的政府援助;2009 年头 9 个月里,甚至还赚得了 125 亿美元利润。很显然,高盛的“会做人”是它能够在金融危机之后迅速回弹的关键。 ?二、高盛的两项主要优势 长久

3、以来,高盛的出色表现是主要是基于两项主要优势:长期致力于作为一家公司(而非个体的集合)来实现盈利;在交易和监管事务上敢作敢为。 高盛的成功具有外人极少能够复制的特色:那就是崇拜商业成功、厌恶亏损的公司文化。而这样的信条,是它作为一家合伙人公司近 150 年里慢慢打磨而成的。而所谓的合伙人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拥有公司并分享公司利润,而合伙人即为公司主人或股东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令公司管理者在享有公司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公司相应的风险,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并且催生出一种属于高盛的“精英”文化:即出身于草根,通过自身努力进入名校并被高盛录用,在一年两次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公

4、司中层乃至合伙人,功成名就。正是这种制度使高盛富于干劲,甚至可以说是利益至上。 而正是这种利益至上的行为导向,使高盛可以在“AIG 奖金门”的风口浪尖毫不犹豫地从 AIG 抽走 129 亿美元的政府援助;当奥巴马推行“高薪限制令”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以至于在公众心中形成了一种冷酷、傲慢,只顾自己发财,不管国家死活的印象。当 SEIU 主席安迪?特恩表示,高盛应该在“只顾实现公司的发财致富和试图对辅佐国家有所帮助之间”作出选择时,这句话对高盛的企业形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 ?三、强烈的风险管控意识 与高盛追逐利益相对应的,它也非常注重风险管理。或许在其它银行,明星交易员常常与地位卑微的合规官

5、唱反调,但在高盛,这两种角色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高盛,风险管理部门的权力不亚于风险承担部门。甚至于说,高盛的首席财务官也同时兼任了首席风险官。 这种架构的价值在 2006 年 12 月开始显现:就在廉价信贷一派繁荣的形势中,高盛发现其抵押贷款资产组合一直在赔钱。高盛高层立刻指示交易员提高安全系数:收敛风险、减持资产、为所持头寸购买保险。结果证明,尽管高盛仍然在住宅抵押贷款上遭受了 17 亿美元的亏损,但与花旗等公司的损失相比,这只是个零头。 ?四、复杂的关系网 高盛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投资银行业务 策划、执行各种融资交易;为企业重组及收购兼并提供咨询;为各国政府对重点行业的民营化和股份化提供战

6、略咨询。 证券承销投资业务 以各种有效方式为客户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证券融资;帮助客户实现理想的投资回报;运用各种衍生工具帮助客户实现分险对冲目标。 资产管理 为客户设计管理各种有价证券投资组合及共同基金。 直接投资 运用集团自有资金及所管基金,有选择地对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策略性投资。 显然,高盛在承担各种不同角色的过程中,能够轻易从客户那里获得宝贵的资源信息,也正是这些广泛搜集来的可靠信息,使得高盛在承担各类业务时可以有效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些业务里高盛复杂的身份使得它的客户也往往可能就是它潜在的敌人:例如高盛在为一家企业对抗收购提供意见的同时,就在着手于收购该企业。这种

7、矛盾的身份使得高盛在运用搜集来的信息时,稍有不慎就触犯了监管机构设置的规定。 例如 2010 年闹得满城风雨的“高盛欺诈门”事件中,高盛就被指控销售了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抵押债务债权,但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 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最终高盛虽然以赔偿 5,5 亿美元达成庭外和解,但对企业的信誉,无疑造成了一次重大的伤害。 ?五、高盛何去何从 目前高盛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不损害自己的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度过这波公众反对情绪。 而这种反对声浪对于高盛能否留住自身人才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公众强迫高盛采取底薪的结果是高盛不再具有吸引人才的资本;而时时处于风口浪尖被评头论足,令高盛精英们地自我认同感开始动摇,并对未来开始感到担忧和迷惘昔日的辉煌殿堂开始崩塌,在这种情况下,高盛不得不面对人才流失的窘境。 然而,作为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仍然能够欣欣向荣的企业,高盛势必能够在这波舆论的狂轰滥炸之下幸存。只是高盛是仍然不顾公众“顶风作案”,还是适当调整其经营策略以平息众怒?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科?雷拉 汤姆?布雷斯韦特,高盛:“吸血乌贼”?,英国金融时报,2009 2弗兰克?特洛伊,为何对高盛开火,英国金融时报,2010 (责任编辑:慕容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