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制造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 然而本门课程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且缺乏推理性,陈述性的内容多,缺少以核心理论、定理、公式等为背景的知识体系。教师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组织方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和体系结构落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过于单一;在各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不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没有真正把组织能力、团队协作与协调能力、决策判断与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组织中。因此需要探讨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并能融会贯通。本文根据高
2、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下载 1、整合教学内容 由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课程定位的不同,不同院校的本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有的仅包含工程材料和毛坯成型,有的包含工程材料、毛坯成型以及夹具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本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整合和构建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框架,同时建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我们把工程材料、公差与配合、成型工艺三部分内容纳入到本课程中来,我们不仅仅单独从形式上进行课程内容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项目把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成型工艺等章节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从而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
3、合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必须把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技术应用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方向。 采取这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避免了与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雷同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显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途径,体现出了高职院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能型、实用性等特点。同时更加明确了机械制造基础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2、实行项目化教学 作为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决定了教学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按照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
4、,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帮助人们分析复杂工作系统的结构化工具。所谓工作过程是“在相关工作任务场景中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要对现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获得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对机械制造基础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典型工作任务具体的零件加工为背景,以达到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为核心,以实施过程为主线,围绕零件的加工过程开展教学。针对本课程选取典型零件作为载体,例如轴、齿轮、箱体等。通过零件的图形绘制
5、、选材分析、毛坯成型方法选择、热处理方式的选择、实际加工操作、检验等环节,依托校内实训条件将各部分内容有机的融合在具体的加工任务中。 这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能融入真实工作环境中,实际参与真实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通过项目的完成,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考,将所学所得与实际生产互相对应,夯实学习内容,避免知识僵化无用,与企业脱节。 3、改革考核方式 3.1 建立完整的试题库,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众多,在命题过程中,考题的覆盖面、难度和题量会因出卷教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不能全面反映出教学大纲的要求,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
6、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试题库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试题库要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做到题型设计合理全面,知识点覆盖完整。出卷人可以根据大纲要求,自动选题组卷,命题过程随机化、自动化,为考试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教考分离创造条件。 3.2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素质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往往采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而平时成绩的计算又不够科学,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仅靠期末突击记忆,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有必要改变单一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结合项目化教学的开展,
7、课程考核方式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单项能力占 30%,项目成果占 40%,书面考试占 30% 。其中,单项能力主要根据每个教学单元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合作项目时发挥的作用等进行评价;综合项目通过对学生所加工零件是否合理选材、加工是否达到相关的精度要求,检测是否合格等合理进行评价。 在制定考核方式的过程中,项目考核依据要准确、详尽,每一项分数的得出要有据可查,既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能让学生信服。总之,课程考核要尽量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正确的学习方向。 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与时俱进的任务,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钻研和不懈努力。只有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培养出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术。 参考文献: 顾兰智,庞思红等.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机电技术,2010. 王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责任编辑: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