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38258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立足文本,触类旁通,转换变式,激活语文以渔父教学设计为例内容概要只有立足文本,深入文本的语言,才能品出作品的内核;只有立足于学生,不断创新,变换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激活语文,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词文本 文言教学 变式 活动 情景 情感 语文素养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语文就是语文一文中讲到:“语文就是语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语文课程还有一个价值,就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搭建精神的小屋,或者叫建设精神的家园。 ”“语文就

2、是语文,要求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味道。 ”黄厚江老师讲出了语文的真谛,但问题是如何创设才能真正做到以语言为核心?如何创设真正有意义的语文活动,然后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在设计渔父教学的过程中,我在以语言为核心,创设语文活动方面做了有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一触“剧”通“文” ,转“译”变“填” ,激活语文文言文教学按照传统思路设计的话,那就是根据注释翻译原文,然后学生提出翻译有困难的地方,师生一起讨论解决。也许这样的思路比较扎实,但是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思维活动无法得到调动。如何设计既能落实“言”的翻译,达到“文”的理解?我想到了特级教师程红兵在直面教育的现场中的一段话:“一堂课从教师

3、的一连串的问题起步,固然针对性强了,目的性强了,但学生的感受性却弱了。阅读教学不能满足于“懂” ,不能满足于懂得教师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而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体现于一定语言形式中的情感世界。 ”程红兵老师不仅指出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弊病,而且也指出了要注意的关键点。2反复、仔细阅读渔父 ,发现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整篇都是屈原和渔父之间的对话,这让我想起了必修四第二单元“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第一篇课文话剧雷雨节选 。话剧基本上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但是除了对话外,她还有一些旁白和人物说话的修饰语。例如:周朴园(喘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周朴园(惊愕):什么?周朴园(

4、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借鉴这一特点,回到渔父 ,发现课文中说话语前面都没有真正的情感态度性修饰语,那么能否在“问” 、 “曰” 、 “歌”之前加能表达说话人情感态度的修饰语呢?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在哪里填,填什么词,我在幻灯片上展示了雷雨(节选) 部分对话(如上所列) ,然后在课文中的“问” 、 “曰” 、 “歌”之前流出空格,原文改编成这样: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 )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5、 )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3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并且明确要求:填写能表现人物情感、态度的修饰词(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当然也可是动词) ,填写好后要解释所填的词语或短语,最后还能根据自己所填的修饰语表达的情态朗读对话内容,经过触“剧”通“文” ,转“译”变“填”

6、,这样创意性的设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认真的投入到语文活动中,根据具体地语境,揣摩含义,填写了非常丰富的词语,且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是学生经过思考填出的部分词语及他们的解释:渔父见而()问之曰好奇(疑惑)地:屈原从高高在上的三闾大夫到“既放,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巨大变化感到不解。故意地:知道屈原的遭遇,但是还是要了解屈原的内心的想法。屈原()曰无奈地:对楚国浑浊、迷醉局势的无可奈何,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愤怒地:对楚国局势浑浊、迷醉的愤怒。自豪地:对自己的清洁、清醒感到自豪。渔父()曰不解地:对屈原选择的不解。试探地:知道屈原的选择,故意劝说屈原“不凝滞于物,而

7、能与世推移” ,要随波逐流,保全自身。屈原()曰义正言辞地:对自己选择的无怨无悔,坚定执着。慷慨激昂地:对渔父不理解自己的激动、愤怒。乃()歌曰4潇洒地:对屈原没有听劝告而无可奈何,只有独善其身。悠然地:对屈原的选择的理解,体现渔父隐者的身份。由“解”到“填” ,由“填”到“析” ,由“析”到“读” ,语文活动层层递进,活动丰富,有阅读,有填写,有表达,有朗诵,有形象思维,有理性思维。这一环节的关键点在于“填词” ,我认为“填词”巧妙地达到了语文素养培养的要求。妙处一:以填词促理解。学生经过反复推敲理解,才能真正填出恰当的词语,在反复推敲理解过程中,突破了比较死板的文言文翻译,真正深入语句的含

8、义,从而提高语感能力。妙处二:以填词促遣词。填词环节的设置不仅促使学生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还促使学生搜肠刮肚,寻找恰当的词语去表达自己所感悟和理解到的内容,这是语文核心素养所提倡的很好的言语活动,这对学生遣词能力的提升和语感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妙处三:以填词促审美。填词不仅在理解内容、选择使用词语上得到锻炼,而且需要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人物讲述话语时的情感。而这一点刚好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经过“填词”环节,文中学生的两个难点“如何理解渔父的莞尔而笑?”和“如何理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也就迎刃而解

9、了。二触“史”通“文” , 转“议”变“说” ,激活语文“填词”环节后,语文活动的方向应该指向对这两个人物生存选择的评价,如何设计接下去的这一环节呢?我先参考了 “课后问题探讨”:第 1 题,借助注释和译文理解渔父及报任安书的大意。试画出表现屈原和司马迁各人志向的关键句,与同学交流;第 2 题,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负重。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语句说说你的理解;5第 3 题, 渔父和报任安书(节选) 真实地展示了屈原和司马迁内心的深刻矛盾。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第 4 题,渔父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试举出学过

10、的作品,说说这一原型的丰富内涵。这些问题最重要的特点是把屈原和司马迁进行比较,以此突出各自的特点,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都是这样的设计思路,这样的设计当然是好的,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死”与“生”各自的价值与意义。但我认为“渔父”在渔父这篇课文中也应当是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渔父”为题,以“渔父”莞(wn)尔而笑,鼓枻(y) 且歌而去作结,充分说明渔父在课文的内容理解上有重要的地位。经过思考有了以下一些方案:方案 1:你如何评价屈原、渔父各自的人生选择?自我分析:问题比较直接,但是难度较大。因为评价不仅涉及人物做出选择的原因,还涉及到选择带来的影响或意义,学生比较难以下

11、手。方案 2:有人说屈原的生存选择(坚守高洁、至死不渝)是偏执僵化,是不值得的,而渔父的生存选择(顺应自然、超脱旷达)是逃避现世、放弃担当。对此,你怎么看?自我分析:把方案 1 中的问题具体化了,也能针对部分学生偏差的认识,但有点挖陷阱让学生去跳的感觉,不够厚道,且经过前面的填词、语句的分析,对人物的生存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不会有很多学生犯这类偏激的问题。既然以上两个方案都不是很可行,那设置怎样的活动呢?偶然之中,我又看到一个历史问题:1945 年 9 月,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到重庆共商国是,假若你是毛泽东,到达重庆机场时,面对记者,你会发表怎样的演说?6这个历史题目非常有意思,非常漂亮。

12、有意思、漂亮在于它设置一个具体地历史情境,是对“重庆谈判”的历史知识有效运用,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更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我从中受到启发,再次结合渔父 “对话”这一鲜明的特点设计了第三个方案。方案 3:如果你穿越到了两千多年前,在汨罗江畔遇到了屈原和渔父,你会分别对他们说些什么?(至少运用一种修饰手法)自我分析:李吉林老师对情景教学做了陈宫的探索和实践。她说:“情景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它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情境缩短了久远十五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它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它以旷远的意境,激发学生拓展课文的想象力;它以蕴含的理念,诱导学生提

13、高对事物的认识力。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设置了一个具体地情境汨罗江畔,但在两千年前,作为对话的一方“我”是穿越而去,这无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踊跃参与。而对话中又蕴含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和评价。有同学表达了赞美之情:屈原,你爱国爱民,坚守高洁,忠贞不渝,虽然你投身汨罗江,但是你却一盏明灯,透过 2200 多年时间的尘埃,仍然照耀着世人,指引着世人。世事无常,日更月替,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乃大隐者,如皓皓之月,与世独立,汝与是也。有同学多了写理性思考:汝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如蝼蚁之死,未易其世,未改其人,只恐赤子之心,无人能识。此不悲哉?渔父,在这个浑浊的社会,你保全姓

14、名与乱世,将自己置身事外,你真的感到安心吗?你真能潇洒的做个隐士?有同学写的出了现代人的忧患:粽子依然香甜,而江水却不再清澈。不知你们如明月般的品质在物欲横流、7世风日下的今日是否还被人们铭记?语文素养提高必须立足于有意义、有价值的语文活动。那如何才能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语文活动?经过渔父设计的尝试,我认为首先必须立足文本的特点,深入文本的语言;其次立足学生,要借鉴不同文本,借鉴不同学科,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立足语文的素养,尽可能从听、说、读、写多维度设计活动。只有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激活课堂中的生命,才能搭建“我们”精神的小屋。参考文献:1. 语文的的原点 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黄厚江著2. 直面教育的现场书生校长的教育反思程红兵著3.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 12 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