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摘要: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极具创新性的城市职能定位。但什么样的城市是宜居城市,它与城市的生态系统又有何联系。本文在某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现状与优势,进而提出了未来该市以宜居生态理念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措施。 下载 关键词:宜居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耦合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但所有的宜居城市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要有合理的规划,让人们的生活更快捷。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的龙头、发展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经营城市的
2、基础。所以宜居城市必须有合理的规划。 二是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对街道设施、户外广告、噪音废气、垃圾污水、运输撒漏、交通秩序、占路经营等的治理可以得到较好的生产居住环境。宜居城市以建设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创建最佳宜居环境为目的,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 一、宜居城市的基本概念 “宜居城市”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系统概念。软件不仅包括社会与经济环境的营造,其中涉及对居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就业提供、高效的公共设施建设与服务及宽松稳健的政策等,也包括极低的犯罪率,开放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现代文化等。硬件包括优秀的
3、生态环境、完备的设施体系、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景观带。“宜居城市”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需要这一现代城市的首要职能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正确处理城市生产与生活功能的理念,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宜居城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持续性。宜居城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合理地调配资源,来满足当代及将来在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需求。其倡导不应该利用掠夺的方式来维持人类社会一时的繁荣,为了将来,应保证其长久、健康、和谐的发展。(2)和谐性。宜居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了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类个体之间的联系。(3)整体性。宜居城市不应仅仅追求繁荣的街区和良好的
4、环境,而应考虑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的统一,既要重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还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在协调统一的条件下创造新的发展机遇。(4)高效性。宜居城市与现代城市最大的不同体现在资源利用率上。其“低能耗”、“少循环”的运行机制,使能源和物质得到了多层次利用。同时,在宜居城市中,实现了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共生。 二、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因子分析 (一)自然环境因子 城市是否宜居?最重要的体现是环境要素。随着现代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源的安全性不断降低,人民的身体健康安全受到威胁。面对这些问题,公众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人口因子 相比城市硬件
5、建设,宜居城市对软环境中作为主导力量的人的因素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主要涉及公民的受教育程度、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作为一个学习型城市,宜居城市要求社会各阶层要不断前进,并要形成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氛围。 (三)经济因子 宜居性应是可持续的,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都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要使一个城市宜居,必须使城市的经济系统运转良好,经济要素是城市宜居性建设必须考虑的要素。 (四)社会因子 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要以治理促进管理、管理深化治理为基础,同时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来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城市变得文明、整洁和有序。首先,通过长期举行“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
6、家园”等类似活动,宣传和提高社会道德,倡导和促进社会文明。其次,可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中来,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爱、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浓厚氛围。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措施 (一)形成现代生态理念,探索城市发展新思路 随着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经济这一崭新的概念被人们提出来,这是时代发展的体现。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体系和生态系统逐渐融为一体,自然生态环境的再生产和变化,将日益决定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趋向,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现代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生态体系、又包括社会经济体系在内的“人
7、社会自然”的巨大系统。离开了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再生产及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 绿色经济是把生态经济的概念扩大到社会经济再生产各个部门,是生态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深化,是社会经济再生产与自然生态再生产的有机结合。简单地说,绿色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和生态竞争中形成的能够发挥优势、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并成为经济主导和支柱的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及绿色企业。也有人把绿色经济称作现代生态经济。人们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都冠以“绿色”,绿色产业就是以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为前提,生产各种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绿色农业部门、绿色旅游业部门、绿色加工业部门和提供绿色服务的环境保护部门
8、等。绿色产品包括绿色的公共服务、农产品、纪念产品及工业产品等。与绿色经济大潮同时兴起的是“绿色消费”、“绿色需求”等潮流。 (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生态环境条件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充分发挥能源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现代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管理流程,重点引导、支持和促进石油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提升改造。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提高支柱产业、传统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壮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中医药及生物制药、电力、高新技术
9、七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要以培育和完善骨干企业带动、衔接上下游企业及产品和相互依存和发展的产业链为主干,集中发展材料、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和环保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产学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大学、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节约能源法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进力度。开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政府机关及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行动,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及其他节能设备和技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连续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10、,改善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四)推进节能减排机制,建立综合利用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对循环经济和节能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包括坑口发电、瓦斯利用、油页岩开发、矿井水综合利用、垃圾分类、焚烧垃圾发电、余热发电、热点联供、节能环保建筑、清洁能源利用等,对用地、用电、设备折旧、项目审批、贷款等实行扶持政策,要积极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税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予以推荐认定,简化认定程序,缩短认定时间,同时加强监管,防止违法骗税。而对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和项目,要制定严格的限制政策,强化管理,逐步淘汰。要完善节能降耗政策,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和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 节能降耗政策要覆盖工
11、农商业和社会各领域,消除空白,不留死角,特别是对处于政策空白的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节水、节电等硬性约束制度和奖罚制度。 另外,政府要逐步建立科学的土地投资强度限制制度,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企业容积率。政府要出台利用太阳能等能源的鼓励政策,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对有条件的社区、村镇或单位先行试点,探索经验,积极推广。农村沼气的利用也要尽快形成规模,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要大力扶持焚烧旧轮胎、塑料、秸秆及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要开拓生物能利用的新领域,通过发展能源农业和研发推广生物能利用技术,使生物能利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资源环境优势。
12、(五)建设生态文化,奠定文明发展的基础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最根本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原则、方法、观点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全体市民。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转变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科学发展观、伦理道德观和世界观。 摒弃人们思想中的人类中心意识和轻视自然、蔑视规律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中去,使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能够以生态文化的理念和要求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建设生态文化,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是城市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设计要符合生态宜居的总要求,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13、方向; 二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等理念为根本; 三是绿色统计和核算要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效果的重要标准; 四是城市要有符合生态文化要求的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园区、基础设施和文化景观; 五是要有完善的可操作的生态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六是要使广大市民逐步形成较高的生态素质。 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物质环境构成了宜居城市这个复杂的系统。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生态宜居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把整治城市环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坚持走高效益、高水平、低排放和小代价的发展思路,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要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制化,认真总结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把德阳市真正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朱丹枫.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J.四川戏剧,2005. 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赵旭.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J.科技导报,2009. 周杰,朱德明,袁克昌.生态城市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