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农村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的一类机构群体,既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也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我国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换步伐,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2009 年 12 月,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梳理规划建设提高”的路径,分类制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但与指引所要求的风险管理由单一风险向全面风险、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风险管理技术定性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转变上来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2、与监管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下载 一、我国农村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架不完善 一是尚未完全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成立专门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来对风险进行专门管理和统一组织协调,容易造成职责不清或管理真空。二是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管理活动仍集中于传统信贷领域,还不能做到对银行整体经营业务的全面覆盖,这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相差甚远。 (二)内控机制不健全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各项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人情代替制度、习惯代替制度、领导安排代替制度的现象依然存在;内部监督不到位
3、。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不健全亦不鲜见;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违规等案件仍层出不穷,这些无一不暴露出银行内控机制、风险防范和监管制度的薄弱。 (三)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一是缺少对风险进行深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管理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二是信用评级尚未应用于经济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仍有所欠缺;三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滞后,不能实现对风险的精细化控制。 (四)风险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能识别、判断风险,还要能对风险进行计量、缓释、监测、评价和控制,总体来说,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人员结构和
4、素质还达不到这些要求。 (五)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观念和行为模式,渗透于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我国农村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表现在:1风险管理理念不全面,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2没有全员风险管理和银行业务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意识,只把风险管理看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 二、强化我国农村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多数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框架仍是以 1988 年旧资本协议为基础建立的局限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孤立、片面、静止的风险管理方法,不能适应现代银行全面风
5、险管理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深化银行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指引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工具转移和分散风险,更好地服务于长远的银行业务发展。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 (一)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构架 一是尽快建立由董(理)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专业委员会构成的决策体系,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构成的执行体系,监事会和内、外部监管和审计部门构成的监督体系,形成集中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实施的风险管理架构。按照指引要求,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分解和细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6、的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和协办部门,优化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限,防止出现推诿和空挡现象;二是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个人、金融机构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提高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 (二)筑牢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夯实内控基础,结合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管理现状,至少应筑牢“三道防线”。即,由各业务部门组成的第一道防线、由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第二道防险及由内审稽核部门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中,各业务部门应对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负第一责任
7、,风险管理部门和内审稽核部门应分别发挥专业综合管理和专职审计检查作用,把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操作和职能管理的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中。 (三)引进和开发风险管理技术 一是完善内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了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法,这是建立内部评价系统的第一步,但是与先进的国际银行相比,在内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如评级级别风险揭示不足、数据质量不高、评级结果运用有限等。因此,应尽快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度,扩大风险评价、分析和应用的范围,并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二是
8、构筑内部转移定价系统。这是把业务核算到每个客户,每一个产品和每一个员工身上的必要条件。三是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涉及的计算量非常大,且以充足的历史数据和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为前提。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的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但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显然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基础数据储备不足、来源渠道不一、财务数据不真实、数据形式缺乏规范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量化研究的发展。对此,可借鉴韩国、香港一些小银行的经验,在几家中小银行之间实现数据共享,搭建数据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
9、系统,联合开发一些标准模型,然后由各个银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些参数调整、维护,从而降低成本,解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据相对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制度和方法等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和实施,而一个优秀的风险管理人员要有包括金融知识、会计知识、生产经营知识、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在内的丰富的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因此,不仅要通过全员培训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专家型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还应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定向培养等方式长期培养、挖掘和储备符合条件的人才,并设法保持其稳定性。 (五)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对银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只有当良好的风险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其各项制度、方法和组织体系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须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通过组织风险管理专业培训、召开风险管理工作专项座谈会等形式,构建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推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形成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