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加快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发达的现代生产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陕西省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应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深化专业化分工,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下载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而且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加快陕西省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发展水平,是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我省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陕西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大力度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西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本文根据陕西省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以及研究需要,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以下几类: 一、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1.投资快速增长。2010 年我省服务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857.4亿元,比上年增长
3、 32.7,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完成投资 971.4 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服务业投资的 20.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与技术服务等产业成为支撑投资规模增长的主要方向,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 739.6 亿元、79.4 亿元、81.2 亿元。 2.发展速度加快。2010 年全省服务业生产总值为 3688.93 亿元,比上年提高 446.36 亿元,同比增长 12.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带动作用强大,例如:交通运输业生产总值为 474.6 亿元,占服务业生产总值的12.87%,金融业生产总值 384.75 亿元,占服务业生产总值的 10.43%。足以看出
4、生产性服务业对我省服务业发展的带动力量。 3.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近年来,政府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灞金融商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软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建设。2009 年我省重点建设项目中,骨干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项目 34 个,总投资 4503.92 亿元,年度投资 494.57 亿元;现代服务业及物流项目 12个,总投资 200.47 亿元,年度投资 32.37 亿元。2009 年重大前期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及物流项目 21 个,总投资 539.44 亿元,逐渐形成以关中为核心、陕南和陕北为两大辐射圈的布局。 4
5、.就业明显增加。2010 年我省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18.5 万人,比上年增长 4.6%,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56.6 万人,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 25.9%。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迅速,信息服务与金融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对我省的经济带动具有重要意义,极大促进了就业的增加,而交通运输业则一直是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基本呈现稳步趋势。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市场化程度低,总体竞争力不强 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较高、市场化程度低。在陕西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生产性服务行业,如科研、金融、通信等国家
6、福利型或垄断型行业,竞争机制薄弱。这不仅会抑制服务的有效供给,而且会影响服务业的产业化发育程度,从而直接制约服务业的增长。在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 31 个省区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将各省区服务业的竞争力大小分为 3 个梯队,陕西省被列为第三梯队。并且我省目前,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不足,资源优化配置不够,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和途径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产业聚集程度较低,阻碍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导致我省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 2.内部投入结构不合理,各行业增长不协调。2009 年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到总固定资产投资的
7、 12.37%,略低于全国 13.87%的平均水平。2009 年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95 亿元,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高达 599 亿元,金融业投资只有 6.2 亿元,二者投入规模非常悬殊,投入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后劲,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内部各行业增长缓慢。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09 年增加值仅增长了 9.3%,低于陕西省整个三产业增幅 7.1 个百分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从陕西的实际情况来看,陕北为重化工资源板块,陕南为自然资源板快,关中则为高科技智能产业板块,由此而形成不同群、圈、带及各自内部不同区域,但是相对来讲,在注重地区经济的个性化发
8、展过程中,却忽略了经济的协调发展,陕北、陕南、关中三大地带服务业发展比例失衡,2009 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中,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分别占 78%、10%和 12%。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关中、陕北、陕南分别占 43.4%、18.6%和 39.7%。由此可见,陕北陕南地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忽略了服务业的发展。关中是我省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省会西安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比较集中,金融保险机构、科技工程设计咨询机构相对密集,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就其内涵来讲,是扮演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是一种中间投入,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投入主要是指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投入,所以生产性服务业能够
9、提高资本与知识密集度,促进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三、对策建议 1.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潜力大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包办企业的市场主体职能,通过建立统一的政策规范,实现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加快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管制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对内开发与对外开发应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应打破目前国有经济的垄断格局,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缓解服务业中一些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的瓶颈状况。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放宽发展空间和经营领域,完善政府管制立法,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法律和规则体系。对于凡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10、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应给予支持,积极引导,不分外资、内资和民营资本。 2.加强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就是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服务外包能够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以及优化资源配置而降低企业成本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延伸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链,是全球经济一项新兴的重要的商务活动,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新方向,我国已经把服务外包作为快速发展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因此,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借助服务外包这种形式获得发展优势。这种外包可以是在岸外包,即将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些环节外包给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的具有一定发展水平与经验的大中型生产性服务企业去做,也可以是离岸外包,即外包给发达国家的生产
11、性服务业的跨国公司来做。通过将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人事培训和商务流程等业务外包给专业性更强的企业外的第三方,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实现生产效率和能力的成倍提升。 3.完善人才机制,发挥我省人才资源优势。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多数行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高,如软件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开发等。陕西省的教育资源丰富,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因此把陕西的人才优势与科教优势结合起来,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发展优势,应加强产学研合作, 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条件的企业与境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跨国公司积极合作,创造性地完善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机制,通过改善人才的开发
12、利用环境、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面向国内外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建设,促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空间集聚,发挥其对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4.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陕北地区,全力打造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形成集技术研发、物流仓储、信息咨询、金融保险、营销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提高能源化工基地现代化水平。同时在陕南地区,形成陕南循环经济产业服务体系聚集区,依托汉中、安康、商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体系,提高各园区发展水平;关中则以西安为中心,带动宝鸡渭南等关中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聚集区
13、,依托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阎良航空产业基地、西安软件园、抓好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建设。 参考文献: 张忠德.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及其对陕西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1.8. 来有为.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趋势J.对外经济贸易,2008.3. 康莉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7. 作者简介:高 慧,女,西安邮电大学在校研究生,从事信息产业规划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杨嫩晓,女,西安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导,从事产业经济学、信息产业规划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及其模式选择研究(2010JK271)和西安市科技局项目基于集群的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SF09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