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是各地方院校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实践能力培养来提升竞争力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地方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为进一步的策略调整提供参考。 下载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 据教育部发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市场营销赫然在列,但是近些年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高需求却低就业率,说明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2、培养出现了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地方院校已经积极采取了一些创新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成效甚微,没有改变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技术含量低的偏见,即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不够,实践技能欠缺,因此,企业在招聘营销人才时并不看重大学生是否为专业科班出身,使得真正营销专业大学生失去竞争力。市场营销作为应用型专业,却培养不出应用型人才,值得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实践能力,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显现的综合性能力,是个体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是相对于认知能力而言的,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推进大
3、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动力,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时代命题。市场营销专业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设立最多的专业之一,同时又是一个应用型的专业,除了具备基本的营销理论与知识以外,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具体表现为:灵活的应变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全面的市场分析能力、踊跃的创新能力等多种营销实践能力,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就应该是从根本上开发实践能力的过程,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系统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现有普通本科
4、高校 1112 所,其中地方院校(民办除外)633 所,占其全部普通本科高校的 56.9%,可见,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很多地方院校自身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服务地方的属性不具体,总是一味效仿 985或 211 学术研究型院校的培养模式,但是在知名度上又无法形成竞争力,真可谓东施效颦,加剧了地方院校在就业市场上的压力。在刚刚闭幕的2016 年“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上,复旦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蒋青云教授就指出,面对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遇到瓶颈,地方院校迫切需要改革,应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而不能还以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理论培
5、养为主。地方院校营销人才培养应更注重服务区域性、职业性、专业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有别于学术研究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以理论课程为主,教学模式主要为传统课堂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效果欠佳。以大连大学为例,一二年级为经管类学科基础课,三四年级为专业课,专业课有服务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全球营销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等,一般都是理论学时 48 学时或 32 学时,实践学时为零,这些课程各自为阵,与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全部通过课堂讲授实现知识传递,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6、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多老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包括体验式教学模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但是效果一般。因为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只是借助简单的案例或者小故事来展开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内容既不系统,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会进行主动而系统的深入思考,难以调动学生对实践问题探索的积极性,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效果不佳。 (二)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大多数地方院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缺乏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即使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只是在部分课程上进行的一些简单的模拟实践训练,与现实仍有很大差距,真正对学生实践
7、技能培养意义不大,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上的实践训练,让学生自拟题目,设计问卷,实地调查,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做不到全程监管,无法保证学生回收问卷的真实性,有可能胡乱填答,敷衍了事。另一方面,在做调查时,会发生费用,包括问卷打印费、交通费等,这些费用全部由学生自行承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调查的可行性,教师往往建议学生选择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课题进行研究,同时也能避免离开校园做调查发生的安全风险,但是整个调查的实践效果大大打折。再比如、实习等实践环节,因为重视不够再加上很多规定操作性不强,导致执行情况不好,经管类本科生的工作一直饱受争议,不断改革也不见成效,对学生实践技能提升毫无意义,
8、各种实习环节更是形同虚设,走过场,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 (三)社会实践层次低 学校鼓励大学生在课外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校内+校外”模式,校内实践主要是参与大学生社团、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社团与工作室是通过学生自发组织、自负盈亏、教师指导的形式运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创新教育的桥梁,确实为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贡献力量,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通常作为干事参与社团或工作室活动仅仅是见见世面,开拓了视野,真正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做到负责人位置,也就是说对个别人能力起到锻炼作用,但是大多数人还只是走马观花地做着低层次的简单工作。校外实践就是各种兼职,兼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是进入
9、社会锻炼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地方院校大学生从事的兼职工作层次都较低,比如家教、发传单、理货员、点餐员,甚至外卖员等,这些工作技术含量较低,运用不到专业知识,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企业运作的实质性工作,除非兴趣爱好使然,否则实践价值不大,对毕业工作帮助不大。 (四)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是博士学历,学术功底深厚,但是实践能力不足,通常都是“校门对校门”的直接对接,缺少实践工作经验,而从经管类专业特点来看,没有企业实战经验,难以指导学生实践环节,这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困境,实践人才缺失。尽管有的地方院校意识到问题所在,积极为教师提供出去锻炼的平台,鼓励教师到企事
10、业单位挂职锻炼,教学科研工作量适当减免,但是未与评职体系建立联系,教师的参与热情不高。另外,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补偿措施,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即使硬性分配下去,大多也只是勉强完成。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尽管不少地方院校制定了相关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过程或结果也进行了常规的教学检查,但是很多教学检查都是对相关书面材料的规范性进行检查,然后由学生评教来完成,众所周知地方院校的学生评教体系本身就诟病连连,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评价带有较强主观性,对评教结果不了了之,没有形成有效的奖惩制度。因此实践教学效果好坏,目前还很难评估,没有一套完
11、整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科学规划和科学考核,从而使很多常规的实践教学检查作用受限。 三、结语 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因素,也有高校管理制度缺失,也有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也有大学生本身观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推进,地方院校更要有勇于创新、打破体制的精神,在重重竞争中推陈出新,脱颖而出,逆流而上,才能培养出应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及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9). 余云珠.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和思考.教育观察,2015(9). 李翠亭.基于校企合作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商业经济,2016(1). 作者简介:王 爽(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