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85215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想模式本来是教育者社会主导价值观受教育者的线性模式,但由于三个要素之间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则表现为一个由各阶段的线性模式组成的三角形模式。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三角形模式各个阶段的因素关系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到重要启示。 下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角形模式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阶级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内化社会要求的过程。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导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使受教育者的个体思想观念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

2、过程。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我们可以抽绎出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设用 A 表示);社会主导价值观念(设用 S 表示);受教育者(设用 B 表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想模式可用线性表示为:教育者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受教育者,即:ASB。然而,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的主体性和个人背景,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并不是 A 传导 S 给 B 这样简单的线性关系模式,而是表现为 A、S、B 三者之间相互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相当于三角形中三个角点的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四阶段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这个三角形模式,我们首先将过程分解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各阶段的因素关系

3、进行模式化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前奏)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之前的一种预备状态和准备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备状态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作为一个社会的必然性历史选择,它以自在的方式存在,并影响还没有分化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假定社会主导价值观念S 是一个定量。思想教育者是从社会主导价值观影响下的社会主体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角色或职业。正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社会的统治者必然要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统治。思想教育者正是顺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教育者的身份和角色决定了他们从分化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要与社会主导

4、价值观念保持一致,要以高于受教育者的姿态而存在并与受教育者相对立。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社会主导价值观念 S、教育者 A、受教育者 B 三者的预备关系状态可模式化表示为: S 影响 A 和 B。A 与 S 一致。B 与 S 不一致。A 与 B 对立。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阶段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准备过程,即: (1)教育者主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学习、接受和认同的过程。教育者并非是天生的社会主导价观念的认同者,教育者所以能成为教导者的角色,与他们主动学习、探求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有关。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因而,他们也存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学习、接受和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可模式化表示为:ASS

5、A(设定为 S1) (2)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影响,并形成一定价值认识的过程。在真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已处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中,并以自身有限的知识水平“被动”接受影响,形成较低水平的思想认识。这个过程可模式化表示: S 一一 B 一一 SB(设定为 S2) (3)教育者收集被教育者思想信息的过程。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之前,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特别要掌握被教育者的现有思想水平。这一过程可模式化表示为: AB(S2)A(S2)(设定为 S#)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阶段(教育阶段) 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模

6、式化表示为: A(SA 或者 S1)B(SB 或者 S2)SAB(设定为 S3) 教育者 A 是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代表,其本来应向 B 直接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 S,但是,实际上其所传播的是经过 A 自身理解、选择、过滤后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念 SA。SA 作用于 B,受教育者 B 本身具有对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理解 SB,为此,SA 作用于 SB,在与 SB 发生碰撞的过程中,B 会对SA 的内容有选择性地接纳,对部分内容或许会发生抗拒,因而 B 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将是 SAB。不同水平的 B 和 SAB 的水平也不会相同,有 N 个教育对象,就会有 N 个 SA B,若设定 SAB

7、为 S3,同理,S3 与S2、S1、S 之间存在不相等的关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教育过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为教育者不可能一次性地完成传导工作,被教育者也不可能一次性地完全接受教育者的思想,更不可能一次性地完全接受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永无终止。 (三)受教育者能动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自我教育过程) 在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或之后,受教育者因在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启发,或者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他们会主动思考价值观问题,对自己原有的思想价值观进行反省,也会对教育者传授的思想价值观进行反思,并通过反省和反思对社会主导价值观获得新的认识。

8、这个过程就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过程。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过程与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由于自我教育过程的特殊性,应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看待。自我教育过程可模式化表示为: BSAB 或者 S3、SB 或者 S2、SA 或者 S1S4 S4 是受教育者自觉反省和能动反思思想价值观问题的结果,因而,它与教育实施阶段的结果 S3 是不相同的,自我教育过程的结果 S4 比实施教育过程的结果 S3 更有价值,更能体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是在教育和自我教育阶段之后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的测评,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受教育者的自我思想测评。其模式为:

9、B 比较 S4、S3 和 S2。即:受教育者将自己原有的思想水平 S2 与教育的结果 S3 以及自我教育的结果S4 进行比较。若 S4S3S2,则思想进步了;若 S4=S3=S2,则思想处于原地踏步;若 S4 S3 S2,则思想退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可见一斑。 其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的测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的测评依赖于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反馈。思想信息的反馈过程可模式化表示为:BS4、S3AS*(其中:S*是 S4、S3 在信息反馈中失真和“A”化后的结果)。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测评模式为:A 比较 S*和 S#、S1。即:教育者将获得的反馈信息 S*与原先收集到的思想信息 S#进行

10、比较,或将 S*与教育者期待传导的 S1 相比较,通过水平的差异可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模式在过程各阶段表现为一种线性模式,归纳如下: (1)教育者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模式:SASA(S1) (2)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水平模式:SBSB(S2) (3)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模式:ASA(S1)B(SB 或S2)SAB(S3) (4)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模式:BSAB(S3)、SB(S2)、SA(S1)S4 (5)受教育者思想反馈模式:BS4、S3AS* (6)受教育者思想测评模式:B 比较 S4、S3 和 S2; A 比较 S*和 S# 、S1。 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11、模式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阶段的线性模式所构成的三角形模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启示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模式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主要的启示: (一)社会主导思想价值观的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开始的起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分析中,为什么以社会主导思想价值观为起点呢?根据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社会主导价值观也就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思想价值观念。统治阶级取得政权和统治地位的同时也基本确立了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价值观,并用之统一人民的思想,以维护其统治。社会主导价值观 S 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 S 已知和一定的条件下,做传导 S 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12、过程是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开始,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范围,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任务。 (二)S3 与 S1 和 S 的差距是客观的。从某种意义上讲,S 具有一定的真理性,教育者 A 和受教育者 B 的认识都只能不断地接近真理。因而,A 不应期待思想教育的结果是 B 完全认同 S1 或 S,教育者施教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 A 对 B 的思想影响性,以及教育过程将要发生的对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启发性。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教育者的价值。 (三)A 和 B 都可能出现认知、理解和表达的误差,这是造成S4、S3、S2、S1 和 S 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

13、育的过程可以说是 A和 B 关于社会主导价值观 S 的思想沟通过程。A、B、S 三者的关系都要借助语言工具,S 往往以思想理论和知识(书面语)的形式呈现,A 对 B 的思想教育往往是宣讲(口头语)的形式,B 的自我教育往往是思想反省(借助内部心理语言)的形式,B 的思想反馈也要借助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因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态度等主体性因素都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表面上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实质上是社会主导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

14、求受教育者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由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在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这里必然“A”化或“B”化,因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说到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模式从理想的线型模型(ASB)转变为现实的三角模型SAB。 三、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模式化方法,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过程产生许多更新更深的认识。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模式的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模式,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引发人们以更新的观念指导实践,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韦吉锋,从现代化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透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109-111 张丽华,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运用J求实,2005(6):81-83 徐志远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求实,2006(9):78-80 (责任编辑:刘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