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10 页) 2017 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12 已知点 A( 0, 4), B( 7, 0), C( 7, 4),连接 AC, BC 得到矩形 AOBC,点D 的边 AC 上,将边 OA 沿 OD 折叠,点 A 的对应边为 A若点 A到矩形较长两对边的距离之比为 1: 3,则点 A的坐标为 20如图,直线 y=k1x( x 0)与双曲线 y= ( x 0)相交于点 P( 2, 4)已知点 A( 4, 0), B( 0, 3),连接 AB,将 Rt AOB 沿 OP 方向平移,使点 O 移动到点 P,得到 APB过点 A作 AC y 轴交双曲线于点 C ( 1)求 k1 与 k
2、2 的值; ( 2)求直线 PC 的表达式; ( 3)直接写出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 第 2 页(共 10 页) 23我们定义:如图 1,在 ABC 看,把 AB 点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 0 180)得到 AB,把 A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得到 AC,连接 BC当 +=180时,我们称 ABC是 ABC 的 “旋补三角形 ”, ABC边 BC上的中线 AD 叫做 ABC 的 “旋补中线 ”,点 A 叫做 “旋补中心 ” 特例感知: ( 1)在图 2,图 3 中, ABC是 ABC 的 “旋补三角形 ”, AD 是 ABC 的 “旋补中线 ” 如图 2,当 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 AD
3、 与 BC 的数量关系为 AD= BC; 如图 3,当 BAC=90, BC=8 时,则 AD 长为 猜想论证: ( 2)在图 1 中,当 ABC 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 AD 与 BC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 3)如图 4,在四边形 ABCD, C=90, D=150, BC=12, CD=2 , DA=6在四边形内部是否 存在点 P,使 PDC 是 PAB 的 “旋补三角形 ”?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 PAB 的 “旋补中线 ”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 3 页(共 10 页) 2017 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已知点 A( 0, 4), B( 7, 0)
4、, C( 7, 4),连接 AC, BC 得到矩形 AOBC,点 D 的边 AC 上,将边 OA 沿 OD 折叠,点 A 的对应边为 A若点 A到矩形较长两对边的距离之比为 1: 3,则点 A的坐标为 :( , 3)或( , 1)或( 2 , 2) 【考点】 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D5:坐标与图形性质; LB:矩形的性质 【分析】 由已知得出 A=90, BC=OA=4, OB=AC=7,分两种情况:( 1)当点 A在矩形 AOBC 的内部时,过 A作 OB 的垂线交 OB 于 F,交 AC 于 E,当 AE: AF=1:3 时,求出 AE=1, AF=3,由折叠的性质得: OA=OA
5、=4, OAD= A=90,在 Rt OAF 中,由勾股定 理求出 OF= = ,即可得出答案; 当 AE: AF=3: 1 时,同理得: A( , 1); ( 2)当点 A在矩形 AOBC 的外部时,此时点 A在第四象限,过 A作 OB 的垂线交 OB 于 F,交 AC 于 E,由 AF: AE=1: 3,则 AF: EF=1: 2,求出 AF= EF= BC=2,在 Rt OAF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 OF=2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点 A( 0, 4), B( 7, 0), C( 7, 4), BC=OA=4, OB=AC=7, 分两种情况: ( 1)当点 A在矩形 AOBC 的
6、内部时,过 A作 OB 的垂线交 OB 于 F,交 AC 于 E,如图 1 所示: 当 AE: AF=1: 3 时, AE+AF=BC=4, AE=1, AF=3, 由折叠的性质得: OA=OA=4, 在 Rt OAF 中,由勾股定理得 : OF= = , A( , 3); 当 AE: AF=3: 1 时,同理得: A( , 1); 第 4 页(共 10 页) ( 2)当点 A在矩形 AOBC 的外部时,此时点 A在第四象限,过 A作 OB 的垂线交 OB 于 F,交 AC 于 E,如图 2 所示: AF: AE=1: 3,则 AF: EF=1: 2, AF= EF= BC=2, 由折叠的性质
7、得: OA=OA=4, 在 Rt OAF 中,由勾股定理得: OF= =2 , A( 2 , 2); 故答案为:( , 3)或( , 1)或( 2 , 2) 20如图,直线 y=k1x( x 0)与双曲线 y= ( x 0)相交于点 P( 2, 4)已知点 A( 4, 0), B( 0, 3),连接 AB,将 Rt AOB 沿 OP 方向平移,使点 O 移动到点 P,得到 APB过点 A作 AC y 轴交双曲线于点 C ( 1)求 k1 与 k2 的值; ( 2)求直线 PC 的表达式; ( 3)直接写出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 第 5 页(共 10 页) 【考点】 G8: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
8、交点问题; FA: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 ( 1)把点 P( 2, 4)代入直线 y=k1x,把点 P( 2, 4)代入双曲线 y= ,可得 k1 与 k2 的值; ( 2)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得 C( 6, ),再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 直线 PC的表达式; ( 3)延长 AC 交 x 轴于 D,过 B作 BE y 轴于 E,根据 AOB APB,可得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POBB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AOPA的面积,据此可得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 【解答】 解:( 1)把点 P( 2, 4)代入直线 y=k1x,可得 4=2k1,
9、k1=2, 把点 P( 2, 4)代入双曲线 y= ,可得 k2=2 4=8; ( 2) A( 4, 0), B( 0, 3), AO=4, BO=3, 如图,延长 AC 交 x 轴于 D, 由平移可 得, AP=AO=4, 又 AC y 轴, P( 2, 4), 点 C 的横坐标为 2+4=6, 当 x=6 时, y= = ,即 C( 6, ), 设直线 PC 的解析式为 y=kx+b, 把 P( 2, 4), C( 6, )代入可得 ,解得 , 直线 PC 的表达式为 y= x+ ; ( 3)如图,延长 AC 交 x 轴于 D, 第 6 页(共 10 页) 由平移可得, AP AO, 又
10、AC y 轴, P( 2, 4), 点 A的纵坐标为 4,即 AD=4, 如图,过 B作 BE y 轴于 E, PB y 轴, P( 2, 4), 点 B的横坐标为 2,即 BE=2, 又 AOB APB, 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POBB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 AOPA的面积 =BOBE+AO AD=3 2+4 4=22 23我们定义:如图 1,在 ABC 看,把 AB 点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 0 180)得到 AB,把 A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得到 AC,连接 BC当 +=180时,我们称 ABC是 ABC 的 “旋补三角形 ”, ABC边 BC上的中线 AD 叫做 A
11、BC 的 “旋补中线 ”,点 A 叫做 “旋补中心 ” 特例感知: ( 1)在图 2,图 3 中, ABC是 ABC 的 “旋补三角形 ”, AD 是 ABC 的 “旋补中线 ” 如图 2,当 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 AD 与 BC 的数量关系为 AD= BC; 如图 3,当 BAC=90, BC=8 时,则 AD 长为 4 猜想论证: ( 2)在图 1 中,当 ABC 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 AD 与 BC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第 7 页(共 10 页) ( 3)如图 4,在四边形 ABCD, C=90, D=150, BC=12, CD=2 , DA=6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
12、 P,使 PDC 是 PAB 的 “旋补三角形 ”?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 PAB 的 “旋补中线 ”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 LO: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 ( 1) 首先证明 ADB是含有 30是直角三角形,可得 AD= AB即可解决问题; 首先证明 BAC BAC,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 2)结论: AD= BC如图 1 中,延长 AD 到 M,使得 AD=DM,连接 EM, CM,首先证明四边形 ACMB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 BAC ABM,即可解决问题; ( 3)存在如图 4 中,延长 AD 交 BC 的延长线于 M,作 BE AD 于 E,作线段BC 的
13、垂直平分线交 BE 于 P,交 BC 于 F,连接 PA、 PD、 PC,作 PCD 的中线 PN连接 DF 交 PC 于 O想办法证明 PA=PD, PB=PC,再证明 APD+ BPC=180,即可; 【解答】 解:( 1) 如图 2 中,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AB=AC, DB=DC, AD BC, BAC=60, BAC+ BAC=180, BAC=120, 第 8 页(共 10 页) B= C=30, AD= AB= BC, 故答案为 如图 3 中, BAC=90, BAC+ BAC=180, BAC= BAC=90, AB=AB, AC=AC, BAC BAC
14、, BC=BC, BD=DC, AD= BC= BC=4, 故答案为 4 ( 2)结论: AD= BC 理由:如图 1 中,延长 AD 到 M,使得 AD=DM,连接 EM, CM BD=DC, AD=DM, 四边形 ACMB是平行四边形, AC=BM=AC, 第 9 页(共 10 页) BAC+ BAC=180, BAC+ ABM=180, BAC= MBA, AB=AB, BAC ABM, BC=AM, AD= BC ( 3)存在 理由:如图 4 中,延长 AD 交 BC 的延长线于 M,作 BE AD 于 E,作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E 于 P,交 BC 于 F,连接 PA、 P
15、D、 PC,作 PCD 的中线 PN 连接 DF 交 PC 于 O ADC=150, MDC=30, 在 Rt DCM 中, CD=2 , DCM=90, MDC=30, CM=2, DM=4, M=60, 在 Rt BEM 中, BEM=90, BM=14, MBE=30, EM= BM=7, DE=EM DM=3, AD=6, AE=DE, BE AD, PA=PD, PB=PC, 在 Rt CDF 中, CD=2 , CF=6, tan CDF= , CDF=60= CPF, 易证 FCP CFD, CD=PF, CD PF, CDP=90, ADP= ADC CDP=60, ADP 是等边三角形, ADP=60, BPF= CPF=60, BPC=120, APD+ BPC=180, PDC 是 PAB 的 “旋补三角形 ”, 在 Rt PDN 中, PDN=90,PD=AD=6, DN= , PN= = 第 10 页(共 10 页) 四边形 CDPF 是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