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师说(议论文文体,译为解说的道理)韩愈(选自韩昌黎文集.韩愈,字退之,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又名韩昌黎,韩吏部。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古之学者(的人)必有师。师者(表,提顿) ,所以(用来. 的人) 传道(传授儒家的”道”)、受( 同”授”, 传授,讲授)业( 儒家经典)、解惑也(判断句标志,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谁)能无惑?惑而(表转折,却)不从师,其(代词,那些)为(成为)惑( 疑难的问题)也,终不解矣。生乎(于,在)吾前,其闻道也(表提顿)固( 本来)先(早)乎(于,比) 吾,吾从 而( 并且,表递进) 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岂,难道) 知其年之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先后生于(比) 吾乎(句末语气词)?是故无(无论)贵( 地位高)无贱,无长无少,道(传授儒家的”道”)之( 主谓之间取独)所存,师之所存也。(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嗟乎!师道(传统风尚)之( 主谓取独) 不传也(表提顿)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师的传统不被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是很困难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还)且( 尚且)(同义复词)从师而问焉( 代词,之,指”道”);今之众人,其下(adj.-v.不如)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学于( 向) 师。是故圣(圣人)益(更加)圣(圣明) ,愚益愚。圣人之(主谓取独)所以(的原因)为
3、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表揣测,大概)皆出于(在)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 其身也,则(表转折,却)耻师焉(句末语气词),惑( 糊涂)矣。彼(那些)童子之(的)师,授之(代词,指童子)书而习( 反复练习,通晓,熟悉)其句读(断句分逗) 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那些)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宾语前置标志) 不知,惑之(宾语前置标志)不解,或师焉,或不(同”否”) 焉,小(adj.-n. 小的知识) 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明智之处)也。(不知句读,就想请教老师,不能解决疑难,却不想请教老师,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学习)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
4、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道的修养)相似也,位卑(地位低的人)则足羞,官盛( 高大)( 地位高的人)则近谀(谄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感到耻辱,以高官为师则又近于谄媚.)”呜呼!师道(传统风尚)之( 主谓取独) 不复(恢复),可(可以) 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年龄 ,此指并列,排列)(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 ,今其(代词, 士大夫的) 智乃(竟然)反不能及,其(这) 可(值得)怪也欤(句末语气词) (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无常(固定的)师。孔子师( 以为师) 郯子、苌弘、师(姓氏)襄、老聃。郯子之( 这)徒(类),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这) 故(所以)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比)弟子,(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闻道有先后,术(技能)业(学业) 有专攻(研究),如是( 这样)而已( 罢了)。李氏(姓氏) 子蟠,年( 年龄)十七,好(喜爱)古文,六艺(即诗书礼易 春秋乐) 经(经文)传(传文),皆通习(熟悉)之,不拘于(被) 时,学于(向) 余。余嘉(赞许,嘉奖)其能行( 实行)古道( 从师之道),作师说以(来)贻( 赠送)之。紫色的较生僻的词汇,亮蓝色的不太确定蓝色为重点翻译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