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 敎材与学情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阐释了“开花 传粉 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 幼苗 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无性繁殖三个部分核心内容。本节内容是对植物生殖这一主题的完善,符合新课标要求,介绍了嫁接、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式和组织培养技术,使学生能够明确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对于营养繁殖特别是扦插技术比较熟悉,并且常见一些嫁接的花卉,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及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和“克隆羊培育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的内容。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对有性生殖内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领悟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和
2、联系。 二 教学目标 1 、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繁殖。 3、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的应用。 三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原理是本节的难点。 四 课前准备和课时安排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扦插的月季、嫁接的仙人球等实物。 3、一课时 五 教学流程 采用“目标导学 -课堂研讨 -知识自测 -学生反思”即自学、互助、释疑、达标“学案导学教学法。 六 重点、难
3、点的突破方法 俗语说: “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 学生对于利用 “ 扦插 ” 技术进行营养繁殖都比较熟悉,教师可利用这一点顺利完成 “ 植物的营养繁殖 ” 概念的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 扦插、嫁接、压条 ” 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领悟两类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在获得感性认识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进而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 -完成无性生殖概念的学习,最后学习无性生殖的应用。并布置学生课下完成 【 应用与实践 】茎的扦插,以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关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学习,结合七年级所
4、学 “ 细胞核的功能 ” 及 “ 克隆羊培育过程 ” ,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 技术的原理。明确无论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本质上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七 教学过程 通过回忆开花 传粉 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使学生明确有性生殖的本质。进而提出问题: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观看营养繁殖图片课件引出不同于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无性繁殖,为后面学习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作下铺垫。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 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二) 明确学习目标 (三)基础知识的检查与研讨 1、检查学生对学案中预习提纲的完成情况
5、,了解学情集中问题便于研讨,并及时反馈。 2 、合作探究 1、举例说明植物的无性生殖,列举常见的植物营养繁殖方式,正确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尝试植物的钱擦汗、嫁接、压条操作过程。 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3、描述植物组织的原理、过程及意义。 4、了解无性生殖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 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思想及方法指导 题目既包括本节的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又包括难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和原理。探究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展开学生的主体活动,以学生的兴趣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为设计根据,以知识要点的掌握、科学态度的形成、学习能力的加强为宗旨。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把时间和思维空间教给
6、学生,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方法指导 1、自学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完成“合作探究”的各个问题。 2、通过交流讨论和教师精讲明确各问题答案,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构建本节的“知识结构”。 合作探究 一 植物的营养繁殖 1 、 【 提出问题 】 学生阅读课本第 33-34页内容,、观察三幅图 4.1-35、 4.1-36、4.1-37分析并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 1)观察图思考这些植物是依靠什么繁殖后代的? ( 2)这种生殖方式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区别? ( 3) 为什么叫营养繁殖? ( 4)营养繁殖的方式有哪些? 2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甘薯用根繁殖 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