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多选题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050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多选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马原多选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马原多选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马原多选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马原多选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原多选题题库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 14 世纪末至 15 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30 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 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BCD) A、巴

2、黎公社 B、 1831 年和 1834 年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BC)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B) A、亚当 .斯密 B、大卫 .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BC) A、昂利 .圣西门 B、沙尔 .傅立叶 C、罗伯

3、特 .欧文 D、托马斯 .莫尔 8、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D)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0、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B)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4、 (BCD)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12、 “ 八荣八耻 ” 的 “ 八荣 ” 是 (ABCD)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3、 “ 八荣八耻 ” 的 ” 八耻 ” 是 (ABCD)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4、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BCD) 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

5、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15、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 (BC) A、 它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B、 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C、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D、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东西 16、 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BCD)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1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BC)

6、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18、 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CD)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 “ 三大差别 ” 有 (BCD)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

7、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20、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BCD)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2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 (ABCD) 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22、 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BCD)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8、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23、 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BCD)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4、 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CD)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25、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BC)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2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ABCD)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

9、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27、 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BCD) 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 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28、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BCD) A、 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 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 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 有其历史局限性 2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BCD)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

10、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30、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BD) 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1、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CD) A、思维和存在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是否发展 、 变化的问题 C、人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2、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有 (AD)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

11、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33、 造大楼先在图纸上设计,然后根据图纸造楼,这说明 (BCD)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计划性 D、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4、 “ 拔苗助长 ” 的事例是 (BC)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B、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 C、急躁冒进的表现 D、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35、 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的有 (ABD)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复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36、 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CD) A、感性认识的产物 B、理性认识的产物 C、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社会性劳动的产

12、物 36、 下列成语和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 (AC)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37、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BCD)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 C、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38、 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 (AC) A、三思而后行 B、饥不择食 C、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D、趋利避害的本能 39、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CD) A、否认世界 “ 物自体 ” 的存在 B、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C、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D、否认世界

13、的统一性 40、 下列哪些说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ABD)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同一就是绝对的一致 C、同一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D、斗争只能采取对抗的形式 41、 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ABCD)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4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CD) A、运动是物质的必然结果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内容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3、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 (BCD) 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 B、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的空

14、间位置未变 D、一事物还未能转化为他事物 44、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C) A、担当者 B、形式 C、主体 D、基本属性 45、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BD) A、主观形式 B、根本属性 C、主体 D、存在方式 46、 造成意识主观性差异,是由于 (ABCD) 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 B、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 D、人的意识对象的差异 47、 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 (ABC) A、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 B、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C、掌握新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D、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48、 从意识产生的生理机制和本质看 (ABD) A

15、、意识是人脑的反射活动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人脑是意识的来源 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49、 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 (ACD)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0、 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论点中是正确的 (CD) 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 B、脑的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 C、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1、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原子理解为 (ABCD) A、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B、是不变的 C、没有广延性 D、是不可分割的 5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BD)

16、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C、运动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53、 意识的本质是 (AD) A、人脑的机能 B、人脑的生理过程 C、 “ 绝对观念 ” 的产物 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4、 下列活动中属于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 (AC) A、三思而后行 B、饿了就要吃东西 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D、趋利避害的本能 55、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ABC)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56、 下列几种说法中,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BC) 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

17、乱想 B、审时度势,奋发进取 C、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7、 下列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判断中,正确的 (CD) A、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动作用 B、错误的思想 .意识没有能动作用 C、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程度 D、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58、 “ 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 ” ,这说明 (CD)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 计划性 59、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说明 (AD) A、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载体 B、根本没有精神运动,承认精神运

18、动就是唯心主义 C、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一回事 D、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60、 时间 .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 (ABD)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内容 C、时空是容纳物质在其中运动地 “ 容器 ” D、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时间和空间 61、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ABCD) A、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 B、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C、是同唯心主义 .二元论的根本区别 D、是对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扬弃 62、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 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

19、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63、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64、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BD) A、 “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B、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C、 “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D、 “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 65、 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 (AD)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是不能正确认识的 C、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D、认识的基本路线是由精神到物质 66、 意

20、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CD)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物质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创造理论体系 67、 下列现象中属于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的是 (AC) A、葵花向阳 B、饥餐渴饮 C、雄鸡报晓 D、岩石风化 6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 (AD)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绝对不动 C、排斥运动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69、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ABCD) A、道生万物 B、理在气先 C、上帝创造了世界 D、物质世界是绝 对观念的外化 70、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的哲学意义是 (BC)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

21、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71、 “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 ,这段话说明 (AB)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72、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 “ 皆本物之固然。 ” “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 “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 “ 动、静,皆动也。 ”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BC)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

22、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73、 马克思说: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CD)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74、 马克思说: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CD)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75、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BC)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23、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76、 恩格斯说: “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BCD)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7、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BCD)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78、 某山村小镇自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矾矿

24、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AB)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系的原理 79、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80、 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B)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25、 81、 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BC) A、 “ 抓典型 ” B、 “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 C、 “ 一切经过实验 ” D、 “ 欲擒故纵 ” 82、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ABCD) A、 “ 一分为二 ” B、 “ 和二为一 ” C、 “ 万物莫不有对 ” D、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83、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CD)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84、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D) A、九层之台,起于垒

26、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5、 古语说: ”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CD)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6、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CD)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87、 “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 ,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BC) A、它对否定的理

27、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88、 辩证的否定是 (ABCD)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89、 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ABC) A、 “ 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 B、 “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 “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 C、 “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 D、 “ 和实生物 ” 90、 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BD) 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91、 “ 脱离了整体的手是

28、名义上的手 ” 说明了 (BD)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92、 “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 这一观点 (CD)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93、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 ” 社会行动的规律 ” ,这是因为 (ABD)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

29、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94、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B)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95、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BC)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9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BD) A、世

30、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97、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D)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ABCD)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99、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CD)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

31、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100、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101、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BC)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02、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CD)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

32、、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3、 “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 ,这一观点说明 (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04、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CD)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05、 “ 按图索骥 ” 的错误在于 (

33、ACD)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06、 “ 跟着感觉走 ” ,在本质上是 (ACD)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107、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ABC) A、生而知之 (孔子 ) B、不虑而知 (孟子 ) C、不行而知 (老子 )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苟子 ) 108、 “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 ” 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BCD) A、感性认识有

34、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09、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CD)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10、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 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BC) A、 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 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ABCD)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

35、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12、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 “ 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 ”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C)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113、 列宁说: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 这说明 (BC)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

36、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 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14、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 “ 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 ” 、“ 行其所不 知以致其所知 ” “ 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 。这表明 (ABCD) A、知行相互促进 B、行先知后 C、知行不可分割 D、知行合一 115、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BCD)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116、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B) A、真理原则 B、价

37、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117、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BCD)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118、 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 (ABCD)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

38、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119、 价值的特性是 (ABCD)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120、 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1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D) A、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 的全面性、多维性 D、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122、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ABCD)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

39、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123、 “ 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 。这一论断的含义 是 (ABCD)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124、 对待马克思

40、主义,必须 (ABC) A、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125、 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BCD)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26、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BCD)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

41、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27、 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BD)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128、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CD)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129、 唯心主义认识论 (BCD)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 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 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130、 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ABCD) A、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

42、性 B、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D、强调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 131、 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 容的有 (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32、 马克思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BD)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 C、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D、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133、 认识主体的属性包括 (ABC) A、自然性 B、社会性 C、实践性 D、被动性 13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 (BCD) A、具有主观性,因而称之为 “ 主观真理 ” B、具有客观性,因而称之为 “ 客观真

43、理 ” C、具有绝对性,因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具有相对性,因为它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135、 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客体的有 (ACD)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阅读的书籍 136、 认识的客体具有 (ABD) A、客观性 B、对象性 C、能动性 D、社会性 137、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ABC) A、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 .观点 .方法的限制 D、人的

44、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138、 客体与物质形态的区别是 (BCD) A、一切客体都是物质的,一切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部分物质形态是客体,客体不完全是物质 C、物质形态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客体与人的实践密切联系 D、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客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有限的 139、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主要是因为 (ABD)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实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40、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BCD)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

45、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141、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 (ABC) A、真理不是谬误 ,谬误不是真理 B、真理超出一定的范围就转化为谬误 C、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 D、相对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142、 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BCD) A、概念 B、感觉 C、知觉 D、表象 143、 理性认识是 (BCD) A、认识的起点 B、对事物全体的反映 C、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 D、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 144、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ACD) A、概念 B、感觉 C、判断 D、推理 145、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

4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有 (ABCD)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146、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CD)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 合 147、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BD)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47、、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148、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有 (AC) A、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实践对理论具有指导作用 149、 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是由于人的认识 (AC) A、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B、不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C、主体认识能力 .知识水平的限制 D、不受人的立场 .观点 .方法的限制 150、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C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51、 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 ,这是 (ACD)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充分相信群众 ,使群众掌握真理 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D、唯心主义真理论 152、 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 (ABC) A、客观性 B、有用性 C、相对性 D、目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