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的答案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P22 本章思考题:1、 信息有哪些特性?(P3)答:信息具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包括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与可变换性、共享性等等。(1)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2) 层次性。信息是分等级的。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3) 可传输性。信息的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局域网络、互联网等媒介快速传输和扩展的特性。(4) 可变换性。可变换性是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5) 共享性。从共享的角度来讲,信息不同于其他资源,它不具有独占性。2、
2、信息流在企业中有什么作用?(P4)答:在企业中信息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 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2) 信息流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并且对其他流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3、 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P12)答:信息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组成。(1) 系统输入:是一个获取原始数据的活动。通过输入,系统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2) 处理:部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有意义的形式。(3) 输出部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4) 反馈:是指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数据,它将信息返回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
3、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4、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与管理层次性的关系?(P15)答:5、 说说你对系统方法的理解?(P12)答:系统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的方法,是一条行动的指南。如果人们在实践中遵循系统方法,使用系统的方法做指导,就应该处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相反的,人们如果违背系统方法,做事不从整体来看,过分注重局部是无法认识问题的,成语中所谓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就说的是这种行为。6、 如何理解 MIS 的战略作用与面临的挑战?(P20-P21)答:MIS 的战略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以客户为中心、利用计算机技
4、术和面向整个供应链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的基本动向。2在信息化程度较强的环境下,企业的资产、流程、文档都用信息管理,决策者所需的关键信息,随时随地可以在企业中获得。开发新产品、雇佣员工、订单管理,以及协调产品和服务均通过信息完成。全球信息化也为企业带来了威胁,消费者能在全球市场上一天 24 小时选择商品,因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单位的繁荣与存亡非常关键。一个企业要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可以说,建立 MIS 不是可要可不要的,而是必需的,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是企业战略性的选择。MIS 面临的挑战: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有:(1) 设计的 MIS 不符合企业的目标
5、。(2) MIS 需要和管理流程融合。(3) 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4) MIS 的实施是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在 MIS 的开发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外界和内部的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等。社会风险包括战争和内乱、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外汇汇率、通货膨胀、新技术发展、同行竞争等引起的风险。经济风险包括设备价格、税收变化、工资变动、人员的变化、工期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风险。技术风险包括系统规划、分析、实施、文档、维护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包括领导素质、计划、人员组成、准备、协调等方面的风险。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P40 本章思考题:1、 简述管理的职能?
6、(P24)答:(1) 计划。管理的计划职能就是要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动方案,从而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2) 组织。它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3) 指挥。它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4) 协调。它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5) 控制。控制职能是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考察,发现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工作能按原计划进行。或者,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
7、符合实际。2、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带来了组织结构变革?(P28)答: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面对组织环境的激烈变化,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质的组织结构形式,虚拟组织、扁平化组织等尤为突出这些新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通过企业的组织重构,简化内部组织结构,尤其是弱化了等级制度,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分享和每位成员参与决策过程,使得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实力。3、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P31)答: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旦组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
8、它又会反过来促使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变革。变革后的信息系统、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再次作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由此产生了一个循环。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体地说,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4、 企业流程再造的含义,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关系?(P34-35)答: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
9、改善。信息技术支持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应用信息技术的流程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在信息时代,信息流指引物流及资金流的方向和流量,信息流是企业业务流程的载体。信息技术增加了提高流程质量的潜力,现代企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流程创新,优化或重组新流程。信息技术使信息流动最佳化,从开始到结束都使用数字信息流动3以简化整体的流程,流程交接点和经手人也减少,从而提高了流程运行质量。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的技术基础,它使企业克服时空的限制,流程沟通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等企业应用系统用于支持整个组织流程的协调和整合。5、 企业资源
10、计划是如何发展形成的?(P36-37)答: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企业为了有效控制物料需求,率先引入了一种量化方法,即订货点法。这种模型在当时的环境下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加,订货点控制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不能反映物料的实际需求,往往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订货点的数量,从而造成库存积压,库存占用资金大量增加,产品成本也随之提高,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于是,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理论。物料需求计划是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出现,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技术和方法。MRP 是根据在主生产计划表上何时需要物料来决定订货和生
11、产的。将 MRP 的功能扩充到成本管理,延伸至经营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就形成制造资源计划。这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生产管理方法,属于“推”式管理模式。MRPII 以计算机为手段,能够以手工无法比拟的效率处理复杂的计划问题。MRPII 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交货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库存,以降低生产成本。它与 MRP 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和模拟的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MRPII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第三章 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68 本章思考题:1、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P42-43)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哪
12、几类?(P48)答:按照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因特网。(1) 局域网是在小范围内将各种计算机、终端和外围设备互联而形成的网络。(2) 广域网是将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通过通信线路互联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的网络。(3) 城域网是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单位、多个局域网进行互联而形成的通信网络。(4) Internet 又称为国际互联网络,是从美国国防部 1969 年建立的高级研究项目部门网(ARPANET 网)发展而来。3、 访问 Internet 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P52)答:一般使用电话线和数据专线两种方式。(1) 通过电话线可以使用普通拨
13、号方式。(2) 通过数据专线连接方式。4、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45,54)答: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的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是用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软件;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5、 关系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哪些部分?(P55)答:关系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关系模式五部分。(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个二维表,二维表名
14、就是关系名。(2)元组:关系的一行(表中的值)即为一个元组。(3)属性:关系的一列(字段)称为属性。(4)主码(关键字):在一个关系的若干属性中指定一个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这个被指定的属性称为该关系的主码。(5)关系模式: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即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 1,属性2,属性 n) 。6、 E-R 图如何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P57)答:具体转换可以根据以下规则:(1:1 )的关系转换为 2 个关系表, (1:n )的关系转换为 2 个关系表, (m:n )的关系转换为 3 个关系表。4E-R 图类型 1:1 1:n m:n转化表格的个数 2 2 3转
15、化规律 A(A1,A2,Am,B1)B(B1,B2,Bn,A1)A(A1,A2,Am)B(B1,B2,Bn,A1)A(A1,A2,Am)B(B1,B2,Bn)C(A1,B1,C1)转化说明 实体 A 的关键字是 A1,通过属性 B1 与实体 B 联系,B1是实体 B 的关键字,实体B 通过属性 A1 联系实体A,形成 1:1 的联系。实体 A 的关键字是 A1,实体 B 的关键字是 B1,实体B 通过属性 A1 与实体 A 联系,形成 1:n 的联系。实体 A 的关键字是 A1,实体 B 的关键字是 B1,添加实体 C,实体 C 的关键字是(A1,B1),形成多对多的关系。7、 Access
16、有哪些特点,这对于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帮助?(P58)答:Access 的主要特点如下:(1) Access 操作简单,与 Office 中的其他组件,如 Word,Excel 等,具有相同的操作界面、一致的设计风格。因此,容易被人们所接受。(2) 数据转换方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其他系统的数据导入和导出,避免了许多数据重复录入的工作。(3) 数据对象丰富,七种对象类型,基本满足了一般用户的需求,使许多没有程序设计基础的用户也能使用它完成各种数据处理任务。同时,它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模块功能,这使得 Access 既可以作为后台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作为前端系统开发平台。8、 Acc
17、ess 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分为哪几种,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P62-63)答:表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情况,在实际中:(1)一对一的关系并不常用,因为两个具有一对一关系的表,可以合并为一个表,这样可能操作起来更为方便。(2)一对多关系是关系中最常用的类型。(3)多对多关系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实际操作中可以拆分为多个一对多的关系。9、 Access 中数据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P60)答:文本、备注、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 否、OLE 对象、超级链接、查阅向导等。10、Access 中包括哪几种查询方式,各有什么特点?(P65)答:在 Access 中主要有
18、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和 SQL 查询。(1)选择查询是最常用的查询类型,即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2)交叉表查询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统计值。(3)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的查询。(4)操作查询与选择查询相似,都是由用户指定查找记录的文件,但选择查询是检查符号特定条件的一组记录,而操作查询则是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5)SQL 查询是用户使用 SQL 语句来创建的一种查询。11、Access 中查询 19
19、85 年出生的人员记录有哪些准则表达式?试分别表示出来。 (P66)答:主要有三种准则表达式:Between#1985/01/01#And#1985/12/31,Year(出生日期)=1985,Like”*/*/1985”。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P97 本章思考题:1、 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什么?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中有哪些活动?(P69)答: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和执行规划两个层次。战略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计划;执行规划是对战略规划的具体化。通过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使系统的开发严格地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以保证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开发5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服务,同时
20、,也可以使各种独立开发的应用系统良好衔接,对企业业务形成全面的支持,使各种应用系统与组织环境相匹配,实现信息系统开发的经济效益。战略规划活动主要包括: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制定资源配置计划,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等等。2、 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如何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P71)答: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是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是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信息需求的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德主要步骤如下:(1)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遵循信息系统规划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原则;(2)识别关键因素:识别关键
21、因素,包括子因素。(3)分析信息需求:明确关键因素的性能,分析信息需求,进行企业系统规划。通过 CSF 方法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组织目标与信息系统规划的一致性。3、 什么是业务系统规划法?U/C 矩阵与系统模块存在何种关系?(P72)答:企业系统规划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 MIS 规划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根据企业目标分析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然后再从数据类分析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子系统、模块) ,最后建立基于目标的企业规划。U/C 矩阵的过程主要是指逻辑相关并能够完成管理功能的活动。数据类是指支持上述活动的相关数据。通常是围绕活动的输入和输出形成的数据类,如计划、材料表等。定义过程和数据类的关系,U
22、(Use )代表使用,C (Create)代表创建。将 C 和与之紧密联系的 U 画在一个框中,这些框便构成了系统的功能模块。4、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文档包括哪些?(P76)答:生命周期阶段 阶段性成果 说明系统规划 可行性分析报告 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初步调查及技术、经济、社会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管理计划并获批准。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报告(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解决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详细调查、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研究并确定新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说明、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解决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进行系
23、统的功能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研究并确定新系统物理设计方案。系统实施 程序、测试报告、用户使用说明书等 安装硬件和软件、程序编写、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试用,并转换为新系统。系统运行与维护 进行记录、修改记录等 系统运行后,对系统进行监控、评估5、 原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79-80)答:主要优点:(1)便于满足用户需求。(2)开发时间短、效率高。主要缺点:频繁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由于需求依赖用户修改意见,如果用户本身考虑不周,可能会造成系6统偏离开发方向。6、 什么是订货点库存控制法?它需要确定哪些参数?(P90)答:库存订货点法是指
24、制定一个数量额,当库存达到这个数量水平时便可下达订单去采购订货的方法。这种控制模型必须确定两个参数:订货点与订货批量。7、 MRPII 与 MRP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 ERP?8、 供应链在哪几个方面可以辅助决策?(P94)答:(1)生产: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什么时间需要?这些都与生产计划相联系;(2)存货:在各阶段需要存货的品种、数量以及再订货点,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3)选址:设备和存货安排的位置;(4)运输:运输工具的选择,如航空、卡车、海运、铁路等,比较它们的费用及风险。9、 电子商务的主要类型有哪些?(P97)答:(1)B2C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
25、的电子商务。即网上企业销售产品给消费者,属于传统商务中的零售业务。(2)B2B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即网上企业销售产品给其他企业。(3)C2C 电子商务。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即消费者销售商品给其他消费者。(4)B2G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各类信息的电子化变换。第五章 系统分析P124 本章思考题:、1、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前,如果不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能造成什么结果?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P99)答:如不进行可行性分析而盲目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能导致所开发的系统因不能满足需求而失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
26、、物力浪费。可行性分析主要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2、 系统调查主要从哪几方面展开?一般可用的调查方法有哪些?(P103-106)答:系统调查是对企业和组织现行系统及其周围环境现状的了解,从而掌握与系统开发有关的基本情况,确定信息需求。(1) 现有系统的基本情况。(2) 开调查会。(3) 信息需求、处理手段和信息资源。(4) 信息化现状。一般可用的调查方法有:(1) 研究资料法。(2) 开调查会。(3) 用户访谈。(4) 问卷调查法。(5) 实地观察法。(6) 发电子邮件。3、 对现行系统的分析与优化包括几方面的内容?(P110-113)答:(1)重新审定系统目标。(
27、2)对管理模式的分析和优化。(3)需求分析(信息需求、功能确定、处理手段的落实) 。(4)业务流程优化。(5)数据分析(收集、来源、去处、存储和流量) 。4、 数据字典包括哪几类条目?试给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条目的数据字典。(P119)答:数据字典中主要有六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加工处理。5、 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P114)7答:(1)确定新系统目标。(2)确定新系统的管理模式。(3)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关系。(4)确定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6、 系统分析报告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P123-124)答:(1)引言。说明项目名称、
28、功能、背景资料、文本所用的专门术语。(2)项目概述。简要说明本项目在系统分析阶段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3)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系统详细调查) 。(4)分析和优化。(5)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产生。(6)其他。(7)实施计划。第六章 系统设计P155 本章思考题:1、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原则是什么?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大致应包括哪些?(P125-P126,P154-P155)答: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系统分析中所提出的逻辑方案为基础,根据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初主、客观条件,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系统的划分、功能结构等问题,从提高系统的运行水平、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去完成系统物理方案的设计,
29、使企业能从信息系统的应用中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等。主要原则:(1)系统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中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注意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2)灵活性及可变性原则。灵活性是指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3)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4)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指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不仅追求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效益,还应尽可能减少系统不必要的开销。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1) 功能结构设计(2) 代码设计(3) 数据库设计(4) 用户界面设计(5)
30、 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6) 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2、 简述模块的要素及模块化的基本思想。 (P128)答;一个模块应具备四个要素:输入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和程序代码。(1)输入和输出。模块的输入来源和输出去向都是同一个调用者,即一个模块从调用者处取得输入,进行加工后再把输出返回调用者。(2)处理功能。指模块把输入转换成输出所做的工作。(3)内部数据。指仅供该模块本身引用的数据。(4)程序代码。指用来实现模块功能的程序。模块化基本思想就是:把系统功能自顶向下地、由抽象到具体地划分为多层次的独立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一直分解到能简单地用程序实现为止。这些模块以某种结构形式组成
31、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3、 模块结构图的导出方法主要有哪两种?(P130)答:一种方法是规范地由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另一种方法是系统设计者根据功能等因素直接进行功能结构设计。84、 简述代码的种类并举例说明。5、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根据第五章的案例背景,将本章数据库设计举例中未给出部分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完成,完成后可以与第九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核对。 (P139)答: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等六个阶段。6、 如何选择输出方式?(P146)答:除特别指定外,输出方式应根据输出的
32、内容、格式特点、用户需求情况等因素决定。需要送给其他有关人员或者需要长期保存的材料必须使用打印机打印输出;需要作为以后处理用的数据,可输出到磁盘或者磁带上;需要临时查询的信息,则可通过屏幕显示。7、 输入设计的原则有哪几条?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有哪些?(P146-P147)答:(1)输入量小。输入量应保持在能满足处理要求的最低限度。(2)输入简便。输入数据的汇集和输入操作应尽可能简便易行,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3)数据转换少。输入数据应尽量用其处理所需的形式进行记录,以便减少或避免数据由一种介质转换到另一种介质时可能产生的错误。(4)数据尽早检验。对输入数据的检验应尽量接近原数据发生点,使错误能
33、及时得到更正。常见的输入校验方式有二次输入校验法、静态校验法、平衡校验法、文件查询校验法、界限校验法、数据格式校验法和检验码方法等。8、 人机对话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P148)答:人机对话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的操作动作及所遇到问题,设计友好的、有辅助操作意义的人机交互方式。(1) 对话设计以用户需要为先。(2) 对话设计的实质是信息交换。(3) 对话设计友好性强。9、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设计内容包括哪些?(P150-P153)答: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1)系统的吞吐量。(2)系统的响应时间。(3)系统的可靠性。(4)系统的处理方式。(5)
34、系统的地域范围。(6)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设计内容包括:(1)系统工作模式设计。(2)计算机硬件设计。(3)计算机软件设计。(4)计算机网络设计。第七章 系统实施与评价P167 本章思考题:1、 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P157)答: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包括:软硬件设备、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用户培训、系统转换等工作。2、 程序设计的主要要求?(P158)答:(1)程序设计主要依据: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文档。(2)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速成原型式的程序设计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3)尽量采用已有的工具和程序: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通常规模较大、复杂性较高。
35、所以,开发系统程序时,应尽量采用已有的工具和程序。(4)明确系统的功能、结构、边界。9(5)明确程序的功能与关系:包括主要任务、输入、输出、调用关系、使用的数据库文件以及数据的要求与处理算法。(6)提高阅读性和可维护性:尽量清楚,不需要强调技巧。3、 测试步骤有哪些?各个步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58-P160)答:(1)单元测试。主要目的是使每个单元都能独立运行。(2)集成测试。主要目的是保证单元接口的完整性、一致性,人机界面及各种通信接口能否满足设计等要求。(3)系统测试。就是将信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环境等综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保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协调运行。在系统的实
36、际运行现场和在用户的直接参与下进行,应尽量发现系统与需求不符的问题。(4)综合测试。至少包括:测试新系统是否和其他相关系统和环境兼容、运行时间、所需要的存储容量、用户操作、通信能力以及系统运行的主要“瓶颈”等。4、 举例说明系统总体评价的内容?(P165)答:(1)规模、结构、应用范围等情况。(2)支出是否超预算。(3)是否满足质量要求(使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通用性等) ;(4)文档是否齐全;(5)系统的完全保密情况。5、 文档管理的内容和作用?6、 理解用户培训的必要性。7、 信息系统维护是必要的吗?如何减少维护的工作量?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与安全管理P187 本章思考题
37、:1、 如何理解商业风险、技术风险与管理风险?(P174)答:“商业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即开发的产品市场上不需要;开发的产品不再符合整个公司的战略;销售部缺乏销售渠道;没有得到预算保证;重要人员的变动等。“管理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缺乏人员、进度、预算的管理,对资源、配置等缺乏计划与控制,造成项目质量处于混沌水平。“技术风险”主要指产品分析与设计、实施以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另外,技术不确定、陈旧以及相对环境过于“先进”也是引发技术风险的因素。2、 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什么?(P174)答:风险管理具体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规划和风险监控四个步骤:(1) 风险识别: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38、;确定有哪些风险;风险类别、因素是什么,其影响后果是什么。(2) 风险分析:事件发生概率大小及分布;风险对项目造成的影响程度;定性、定量分析。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综合测试模块模块模块已测模块已集成子系统已确认系统可运行系统10(3) 风险规划:如何应对处理可能发生的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损失控制、自留风险。(4) 风险监控:制定的对策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如何。3、 风险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P177)答:对于项目中的机会,即正向风险应该采取开拓、分享、强化的策略。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威胁的风险主要采取减轻、预防、转移、回避以及自留等策略。(1) 减轻风险:是降低风险发生
39、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2) 预防风险:通常采用工程法、程序法的手段提高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 风险转移: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风险转移的方式主要有出售、发包、开脱责任合同、保险与担保。(4)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该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回避风险的一种策略。(5) 风险自留:是指项目管理者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它主要运用于控制那些风险损失较小、业主能够承担的风险。4、 解释 PDCA 方法。 (P180)答:PDC
40、A 是典型的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是 PlanDoCheckAction 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它是一个计划做检查采取措施四步骤的循环迭代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产品性能的过程,适用于产品开发的任何阶段。5、 解释全面质量管理。 (P181)答:全面质量管理 TQM 强调全员参与,重视满足产品的所有受益者以及社会的需要。TQM 认为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以及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当前需要,而且也要特别重视产品的所有受益者以及全社会的综合与环保等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汲取了质量大师的理论,是 ISO9000、CMM、6 的基础。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要、组织的需要,成本经济
41、效益和成本绑定,强调全员参与、以过程为中心、强调文化、技能和制度等多方面考虑。不仅只是事后检查,而是强调预防和全面过程控制的“大质量“管理。6、 如何理解项目管理的特征?(P169)答:(1)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项目管理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这个组织具有临时性、柔性化的显著特点。(2)规划资源。项目需要规划资源,从时间、成本、质量、客户关系等方面满足用户目标,完成项目目标。7、 说明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 (P185)答:(1)硬件问题:火灾和不合适的连接可造成硬件问题;(2)软件问题:文件被复制、被盗、软件保护及控制功能失效可造成软件问题;(3)电信问题:电信网络中复杂且多种类的资源组成均可以造成电信问题,辐射也可能导致网络失效;(4)人为造成安全问题:系统设计师或维护人员可以使软硬件的功能或保护功能失效,人的有意破坏或无意的错误均是人为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第九章 综合案例分析P218 本章思考题:1、 试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2、 独立分析本系统中的数据流程。试画出数据流程图。3、 思考 Access 是如何用表实现 E-R 关系的。4、 根据本节例子,试分析高校学籍管理的内容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