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整合和备考思路.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14175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整合和备考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整合和备考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整合和备考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整合和备考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整合和备考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2017 2018 年高考考试大纲变化及分析 一、考纲的考试内容、命题要求的依据的表述调整: 1.考试内容依据变化: 原考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新考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2.命题要求依据变化: 原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 唯物史观 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调 整: 1.第二部分“调动和运用知识”调整: 原考纲表述:辨别历史事物和历

2、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新考纲表述: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2.第三部分“描述和阐释事物”调整: 原考纲表述: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新考纲表述:客观叙述历史 事实 。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3.第四部分“论证和探讨问题”调整: 原考纲表述: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 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新考纲表述: 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

3、出观点。 三、变化分析: 1.突出问题意识:在考纲宗旨中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 2.强化理论指导:明确提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理论在指导历史认识方面的作用,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高考复习最应珍视的资料 历年高考试题 1、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基本特征: 研究性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 综合性 :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多个领域。 开放性: 不设标准答案,只设评分标准或示例,符合评分原则即可。 (以文综第 41 题为代表) 基础性与能力要求(方法)并举 2、考查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 1) 基本知识 :课标或考纲中规定的基本知识点或公认的常

4、识。 ( 2) 基本脉络 :某一历史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趋势,如儒学的发展;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如:宋和明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 3) 基本史观 :唯物史观 ( 4) 基本方法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联系比较、统计归纳、唯物辩证法等基本的历史学习思维和研究方法。 3、近年来全国文综历史试题呈现如下演变趋势 : ( 1)增加贴近生活、新颖活泼的试题。 ( 2)适当增加了对记忆考查的试题。 ( 3)开放性试题即考查评论历史观点或历史问题也考查论证历史问题;由只给评分标准(如等级评分法)到提供具体的示例。( 4)减少文字障碍,适当降低试题难度,单纯考查阅读能力的试题逐渐淡去。 ( 5)注重对

5、考生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考查。 2 考前复习建议 1、回归基础,完善体系。 翻阅此前复习笔记,回归基本知识,温习夯实以往构建的基本知识体系,进一步巩固重点,领悟难点,查漏补缺 ,由细节回归大线,把知识体系由厚变薄。 2、真题训练,端正思维。 对高考真题分类专门训练(例如:大类型方面分解为选择题、综合题、开放题和选做题;小类型方面选择题又可分为概括类、因果类等),熟悉每一种类型的习题解答技巧。回头重新温习以往做过的高考真题,尤其突出主干和有代表性及反映自己思维或知识弱点甚至盲点的真题,加快夯实薄弱环节的考点 3、杜绝猜题,调整心态。 最有效的方法

6、还是是系统复习,解读以往的高考真题。为了熟悉考试答题,建议考前按照高考答题时间做一做去年的成套的高考原题,获得良好的适应型思维和心态。 4、 关注现实,正确理念。 关注当前主流社会提倡的价值理念,适当地关注时事热点问题。高考历史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也不依附热点问题。但一定与当前主流的价值观念保持一致性。 考点知识整合 【古代中国】 时期 阶段特征 商周 政治:以分封制为骨干、宗法制为血脉、礼乐制为表现的早期政治文明走向体系化的时期。 经济:青铜时代, 官营手工业;工商食官;生产力落后,土地国有(井田制),千耦其耘 社会:社会固化,等级森严 春秋 战国 政治: 分封制 郡县制;世卿世禄制度 军功

7、爵制度;宗法制走向瓦解;血缘政治 官僚政治;分裂 统一 ;改革变法时代 经济: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由井田制向小农经济、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社会:士阶层崛起;社会流动 秦汉 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 思想文化:思想专制,服务政治;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魏晋 南北朝 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 经济:南方经济相对稳定发展 思想: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佛 道盛行 隋唐 政治: 封建社会繁荣;国家统一

8、,政局稳定;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大一统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创新 经济: 封建经济繁荣;各民族联系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文化:儒学复兴,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形成中华文化圈 ,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两宋 政治: 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战争频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经济:较为宽松的经济治理、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繁荣 思想:理学兴盛, 科技文化高度繁荣 明清 政治: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 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 经济: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已

9、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思想: 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停滞;文艺空前繁荣,反映封建制度的衰落;教育、科举、文化政策体现君主专制强化色彩 3 【例】 ( 2011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24 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 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例】 ( 2013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I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

10、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 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例】 ( 2011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25)图 4 是依据隋书食 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例】 (不同角度理解争霸战争的作用) 钱穆认

11、为春秋时期 “ 当时霸政,有二大要义:一则为诸夏耕稼民族之城市联盟,以抵抗北方游牧部落之侵略,因此得保持城市文化,使不致沦亡于游牧之蛮族。二 则诸夏和平结合以抵抗南方楚国之武力兼并,因此得保存封建文化,使不致即进为郡县的国家。”由此可以推断出,春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导致分封制崩溃 B南方楚国已率先实行郡县制 C “ 霸政 ”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D南北边患造成周王室衰微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知识梳理: 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封建” 的由来),周王(主要是摄政的周公)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诸侯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

12、分封士。分封 制不仅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还促进了周文化的拓展。但受封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较强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卿大夫夺权,分封制逐级崩溃。汉朝以后仍也有分封,主要为了拱卫皇室而封皇族子弟,只是中央集权制的补充。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相关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宗法分封制保障了各级贵族享有世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并以礼乐制度作为维系工具。后代统治者在皇位继承等问题上继续沿用嫡长子继承制。由此形成“家国一体”、天下一家、尊祖敬宗、重视血统等观念和重视家 庭建设、树立良好家风、回乡祭祖、修订族谱等传统行为,影响深远。 2.备考

13、关注: 高考对周代分封、宗法制的考查,往往着眼于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后世的影响,渗透中华民族血缘上文化上认同的家国情怀,及与秦汉制度的联系和对比。 【例】( 2013 年海南历史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例】西周时,文字多刻在青铜器皿上,青铜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这反映出西周 A青铜铭文追求审美功能 B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C文化传承意识增强 D宗法礼仪

14、渐趋崩溃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主干概括】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两大阶段:先秦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高考对秦朝以来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考查,围绕君权 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消长、演变的趋势,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古代选官制度和御史制等监察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对后世乃至当代选官用官方面的国家治理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1.知识梳理 : ( 1)秦朝确立。包括创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度,中央和地方重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等; ( 2)汉朝

15、巩固。尤其汉武帝即位后在中央设计内朝(中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在地方建立以州为监察区的刺史制度;推行察举制的选官办法;盐铁钱官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 3)隋唐完善。推行三省六部制度和 科举制度。 ( 4)宋元强化。宋初杯酒释兵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等。元朝设立行省制度。 ( 5)明清达到顶峰。明初废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2.备考关注: 高考对秦朝以来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考查,围绕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消长、演变的趋势,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古代选官制度和御史制等监察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对后世乃至当代选官用官方面的

16、国家治理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 例】( 2014 年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 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 例】( 2014海南单科 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例】( 2016海南单科 3)在中国 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

17、“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 例】 (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 27)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 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例】 (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 26)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

18、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 例】 (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 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例】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人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材料表

19、明宣德年间 A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 C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 5 【例】 比较规范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自唐玄宗时起,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等。这一做法 A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B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成熟 C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提高 D推动了地方行政权力扩大 【例】下表为明清两代进士家庭出身情况统计表。相对于明代,清代 区分 前三代无任何功名者 前三代有生员功名者 前 三代有高于生员功名者 明代进士总数 47 5% 2 3% 50 20/0 清代进士

20、总数 19 1% 18 1% 62 8% A血缘关系是士人晋升上流阶层主要阶梯 B累世公卿局面逐渐形成 C家族积淀更能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助力 D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客观 【例】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 C中央集权受到削 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例】唐朝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而未象西方那样通过改变法律和制度来处理国家事务的典型方式。其原因是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扩大统

21、治基础 C适应君主专制制度 D维护宗法制度 【例】 据考证,战 国 之前的传世作品中均无 “ 黄 帝” 的史料,之后始现 “ 黄帝 ” 之说,如传世的 吕氏 春秋 、 史记 等 记载 的历史 皆 从黄帝开始。 到 了秦汉时期,黄帝已成为大家认可的祖先。这说明 A 百家争鸣的 兴起 奠 定了黄帝至尊的地位 B宗法制对这一共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C 华 夏 民族 皆 源自于黄帝的嫡亲血缘关系 D 国 家统一有助于血 缘 系统一体化的形成 【例】 宋朝皇帝 的指令原 则 上须经二府,以 “ 敕 牒” (诏书 )方式 颁布 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 “ 封驳 ” (说明理由拒绝 )。 皇 帝自宮内直接发

22、出批示 , 认为是 “ 灭裂纪纲 ” 的 源 头 , 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 制 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 高 效率 D使 皇 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 制 约 【 中国古代经济 】 【主干概括】一个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变;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三条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变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四个重点: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重农政策、手工业经营形态及成就、古代商业与城市商品经济发

23、展及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 1、 春秋战国和唐宋时期农业变革: ( 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和推广, 私田随之增多并导致井田制瓦解,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主导,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国家向农民按实有田亩多少直接征收实物的农业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赋役制度出现。 ( 2)唐朝中期以后由于土地买卖和兼并的发展导致均田制被破坏,自耕小农经济大量瓦解,宋朝不抑兼并政策加速小农经济破产,租佃制经济更加普遍化。以人丁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被以土地、资产为主要标准的两税法取代。 备考关注:高考真题侧重于唯物史观指导下,考查春秋战国和唐宋之际农业经济各要素变化的逻辑关系甚至与这些

24、时期社会和政治变化的关系。因此考生一定要对上 述考点的理解达到因果明晰、时序正确,逻辑精准。重视教科书图片信息的解读。 【 例】( 2015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6 【例】( 2013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

25、衰退 【例】“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2、宋代和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变化: ( 1)宋代街市制取代此前的坊市制 ,国家对工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放松,对市场不再直接监管;鼓励对外贸易;商业经济空前活跃,出现纸币等。 ( 2)明清时期,工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跨区域长途贸易繁荣,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开始进入世界市场,茶叶瓷器等商品大量销往西方,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26、。统治者却日益加强外贸管制,推行海禁政策,失去了外贸主动权。 备考关注:本部分不仅选择题,综合题也时常出现。要学会应用经济学基本常识分析本专题的经济变动和现象,联系或比较 16 世纪以来世界或西方经济的宏观变化。 【例】下图是宋代常州不同区域商税额的增长示意图。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州城的商业中心地位严重动摇 B镇场商业对县城形成挑战之势 C抑商政策导致县城商业发展缓慢 D坊市界限打破刺激镇场商业繁荣 3、经济中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虽然不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规定的考点,但在今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中却多次出现。(尤其 2015 年的全国文综历史试题,两卷中共出现 4 道题。)考生要

27、明确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依据唯物史观结合地理等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例】( 2015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艺术 】 【主干概括】一大主题: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艺的发展历程;两条主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的演变、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历程;三大重点: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古代科技成就、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1、儒家思想的演变: ( 1)先秦形成。创立者 孔子提出仁、礼、德治

28、等儒家基本思想,提倡教化;孟子提倡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荀子提倡人性本恶、礼法兼用等。儒家在民间学徒甚广,蔚为大宗。 ( 2)汉代成为正统。董仲舒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汉武帝设立太学和五经博士,儒学成为官学。 ( 3)宋明理学。宋代儒家学者吸收佛道教义解释儒家义理,理学产生。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朱熹提倡四书。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本源,心就是理, 强调内心的修养。 ( 4)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萌生。李贽反对理学正统,追求个性解放;王羲之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民

29、主思想;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成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备考关注:考生要关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与周代礼乐文化的联系、儒家与法家等思想的比较和联系,先秦儒学、汉代经学和宋明理学的比较性特征和演进。 7 【例】( 2013 年全国文综课标一卷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 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例】 南朝 道 士张 融临死 时遗命 入殓“ 左手执 孝经 、 老子 ,右手执 小品 、 法华经 ”。 这要反映了 A 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 籍 B进士集

30、 儒 、释、道三教于一身 C儒 、释、道三教出现 调 合之势 D佛教已与 儒 学、 道 教 鼎 足而立 2.宋代以来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满足市民需要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等,文学艺术日益世俗 化。 备考关注:把握宋代以来文艺市民化、通俗化特征,依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分析这一突出历史现象,可以与同时期西方文艺复兴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 【例】 自汉高祖至景帝的 60 多年间,赋体文学在创作上大体继续着楚辞的余绪,以骚体赋为主流。有文学史家称,汉初 “ 只可算是辞的时代,而不是赋的时代 ” 。汉初赋体文学形成

31、此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道家无为思想的制约 C战国楚辞体的影响 D政府文化政策的控制 【例】 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 平民也趋之若鹜。这反映了宋代 A市民阶层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文化繁荣 C书画艺术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 【古代世界 古希腊罗马】 1、 雅典民主政治: 产生的条件:开放性的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独立自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较高政治文化素质的公民;杰出政治家的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等): 主要内容:(以下伯利克里时期)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

32、方式产生;公民大会、 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轮番而治原则;狭隘性: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权利之外;地域性:这种直接民主的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缺陷: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备考关注: 本考点主要围绕与现代民主政治相比,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进行考查,如直接民主、轮番而治等,考生还需要深入理解民主政治的一般内涵和表现形式等。 【 例】( 2016 年全国文综卷 32)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 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

33、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例】( 2013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3)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 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2、罗马法: ( 1)建国之初:习惯法。具有随意性,贵族垄断立法权欺压民

34、众 ( 2)公关前 449 年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专横,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局限: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 3)共和国时期:公民法。特点: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8 ( 4)帝国时期:万民法 。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公元 6 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万民法的代表,也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 5)西塞罗提倡的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

35、导原则;自然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立法理念有超越民族和时代的价值,对近代西方法制的发展影响深远。 备考关注: 高考命题主要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选择典型的案例或具体情境展示罗马法的突出时代特征或其公平正义原则等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考生还需注意罗马法随着国 情和国家政制的变法与时俱进的革新特征(如由公民法进化成万民法)。价值观方面,命题者通过罗马法的试题贯彻依法治国的教育。 【例】( 2015 年全国文综卷 32)图 6 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36、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例】( 2012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 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 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1)智者学派: 兴起背景:雅典平民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政治的高峰 ;希腊工商业的发展,个人主义的成长 代表主张:普罗塔戈

37、拉的“人是万物的尺 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提升了人的价值,但忽视了道德等。 ( 2)苏格拉底: 提出“有价值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提倡“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 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备考关注: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分析古希腊时代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时代背景客观、全面、辩证地领悟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尤其近年来高考围绕苏格拉底这一西方思想史上重大悲剧事件,从各个角度和 层面多次命题,仍然值得重视。考前还可以从苏格拉底与孔子、智者学派

38、与诸子百家、古希腊人文思想与文艺复兴等中外比较或古今贯通的角度拓展和深化复习内容,提升思维层面。 【例】( 2016 年全国文综卷 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例】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B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C将道

39、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例】古罗马法系创制了“无体物”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权利系抽象物,概为人们主观所拟制的某种利益,因此被视为区别于有体物之无体物;法律上的无体物,以能以 金钱评价为条件。”“无体物”理论的创制反映了古罗马法 A认间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带有主观主义色彩 C立法技术领先其他法系 D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9 【例】 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 A认可变更最先占有者的财产所有权 B认为劳动使人类获得财产所有权 C依据传统的习惯法确定财产所有权 D运用自然理性界定

40、财产所有权 【例】 十二表法 第 8 表第 22 条 :“ 法律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事后拒绝作证的 , 即为 不名誉者 ,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 ” 这体现出罗马法 A把道德法律化 B强调证人证言 C保护平民利益 D重视法律权威 【例】 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有法与法律之分。法来自正义,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来自权威机关制定出来的规则,包括 “ 限制和禁令 ” 。西塞罗说: “ 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 ” 这反映出罗马法 A包括法与法律两部分 B需维护公平社会秩序 C是法律与 道德的综合 D不是由权威机关制定 【近代世界】 近年来史学界

41、普遍认为世界近代史开始于 1500 年前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至 1900 年左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近代世界是工业文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是以市场化、工业化、民主、理性化等为标志的人类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是人类各地区、各民族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历史。 对近代世界部分的考前复习应遵循以下原则: 1、理清近代史的发展线索,把握近代史的各个阶段特征,在阶段特征指导下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 2、关注与教材联系比较密切的史学前沿研究,打破思维定势,特 别是实事求是认识历史,纠正阶级分析和革命史观造成的一些思维误区; 3、关注世界历史影响下中国历史的演变,中外关联,如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分别对

42、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同时与古希腊罗马和世界现代史贯通起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4、把握英、美、法、德各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各自脉络和独特特征。 世界近代史各时期时代特征 时间 时期 时代特征 14-18世纪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手工工场 时期 思想上:先后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弘扬人性、追求自由地信仰、提倡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逐层推进; 政治上,地方贵族和 天主教会势力受到打击和削弱,中央集权在西欧各国逐渐确立,民族国家形成;进而在英美法等国爆发民主或民族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基本形成;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的出现,新兴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欧洲北美迅速发展,

43、欧洲列强普遍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科技上:近代科学从神学束缚中独立,并于 17 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初步形成体系。 【例】: (2015 年海南历史 10) 1500 1800 年美洲人口结构放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 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时间 时期 时代特征 18世纪后半期至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时期 经济上: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并向欧美国家扩展,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集中的工厂制取代分散手工作坊

44、,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英美法等新兴工业国家向世界其他地区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扩大殖民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 与分享政权,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制度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范围确立。 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并行;欧美文艺领域先后流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流派。 10 【例】( 2014 年全国文综课标卷 33)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

45、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 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时间 时期 时代特征 19 世纪晚期至 20世纪初期 第二次 工业革命时期 经济上: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直接作用于生产,重工业大发展,垄断组织产生,更多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政治民主化深入发展,政治经济不平衡矛盾加剧;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激化,最终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想文化上:马克主义思想扩大传播,启蒙思想传播到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促进亚非拉民主民族运动兴起,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被引入社会领域主张西方列强更加疯狂的扩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印象派画作兴起。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主干概括】一条主线:西方人文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