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逢考必过 壹 1、怎么理解“中国特色”? .- 1 -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 .- 1 -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 .- 2 - 4、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影响 .- 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国际影响? .- 4 - 6、结合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个人看法? - 5 - 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 6 -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体解读 .- 8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客体解读
2、 .- 8 - 10、从过程论的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 .- 9 - 12、 2007 年 1 月 15 日,新民晚报一则标题为北大教授阿忆博客披露刘胡兰死在老乡铡刀下的报道称,大家耳熟能详的刘胡兰,并非被国民党所害死,而是死于乡亲们的铡刀之下。 . - 10 - 思考:阿忆的学术研究起到了什么作用? . - 11 - 13 谈谈社会信任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 - 11 - 14、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 . - 11 - 15、 怎样理解中国改变了马克思主义? . - 12 - 16、论述创新驱动对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 12 - 17 新形势、新阶段如
3、何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 - 13 - 18、 如何切实落实和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 - 14 - 19、如何认识全面从严治党? . - 15 - 20 中国共产党人在 1956 至 1957 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 - 15 - 21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指导意义? . - 16 - 2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 17 - 23、如何正确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 - 17 - 24、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认识? .
4、 - 18 - 逢考必过 - 1 - 1、怎么理解“中国特色”?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一个定义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带有非社会主义成份的社会主义。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认定她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其次,必须认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而是带有非社会主义成份的社会主义;最后,必须认定,社会主义成份在这种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非社会主义的成份在这个社会中居于次要地位。对于这个非社会主义成份可以理解成是资本主义成份、封建社会成份等等。如果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一个通俗的解读,可以认为,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带有资本主义成份、封建社会成份的社会
5、主义。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 答:从三个方面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意义和优势。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体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共利益。 19 世纪 30 至 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之间的过度,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政 治、经济、文化的有机统一。 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6、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科学的概括了社会主义。 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科学概括具有的显著特征是: 其一,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其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解放生产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桎梏,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其三,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其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
7、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 地发挥作用。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 逢考必过 - 2 -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 社会主义的本质
8、 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一个是发展生产力,另一个是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以后对社会 主义所作的新的概括。这一概括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当中抽象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决定于事物内在的根本矛盾。任何事物的内在矛盾,都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矛盾的统一,由此构
9、成的事物的本质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继承并高于先前一切社会形态的社会,又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的本质,是同先前 和未来社会既相互联系又相区别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归根到底都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出来。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现如今,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0、是人民对于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只有圆满地完成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圆满地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影响 第一种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下层面集中体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 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根本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属
11、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促进了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也为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具有独特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的神话,破除了“西方中心论”的迷信,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尽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能够在西方规则处于支配地位的不利态势下,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并 取得阶段性成功,逢考必过 - 3 - 把传统历史文化底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置入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中实现理论、制度与实践创新,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12、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道路、模式和“案例”成为很多国家竞相学习的“世界样本”。然而,“中国道路”绝非谋求为世界提供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性真理,而是提倡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以 及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盲目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和经验,其结果要么“水土不服”,成为发达国家的依附;要么引发国内动荡,陷入长期混乱局面,它们急于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寻求解决方案。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
13、义并非像“华盛顿共识”一样进行对外输出,而在于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加入新的元素标记,折射出文明多样性,让世界各国从中国的成功中汲取到对自己有利的成分,从中国文化的博大包容中看到发展道路的多种可能,真正将“崩溃论”、“威胁论”转化为“机遇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走和平发展道路,秉持正确义利观,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近代以后中国遭遇了 100 多年的动荡和战火,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绝不会将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期,国际形势都将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
14、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南北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道远。 第二种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 、加快发展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发挥着榜样效应 ,同时也为整个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和建设理念。 1.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通过改革开放巩固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在改革开放中兴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超越
15、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 ,恢复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机和活力 , 出色地解决了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如 何走向共同富裕 、逢考必过 - 4 - 如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如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问题 ,并使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得到了更新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 其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了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 , 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社会实际 , 而且还在于它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 即搞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和道路 , 必须走自己的路 ,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外国经验可以借鉴 ,但决不能照抄照搬 ; 社会主义不仅要成为人民群众的福音 ,还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16、; 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发展将展现出不同的 特色 , 各种特色不同的社会主义将在相互比较 、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要破除和摆脱“唯我独马” 、“唯我独社”的观念 ,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社会主义本国化 ,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种规律性体现 ; 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有新的理解 、新的认识 ,并把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论上 ,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新的内容 。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 , 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平等互利竞争充分利用全球化提 供的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
17、会主义道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使自身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经济全球化 , 中国既积极参与其中 , 又注意趋利避害 ; 既超越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的差异 ,同各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 ,又坚持从国家利益 、民族利益以及世界利益出发 ,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 既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 ,又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 既与世界规则接轨 , 又保持独立自主 , 不做任何国家的附庸 ; 既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又注重弘 扬民族文化传统 。 3.对于整个世界来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经济繁荣 ,尤其是形成的尊重多样 、包容异己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
18、共同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变化 ,以自信的胸怀面对世界的发展 ,尊重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也尊重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上的自主选择 。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 既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 , 实现互利共赢 。这样的道路及 其经验 , 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种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不仅造福于全体中国人民 ,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国际影响? ( 1)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
19、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通过改革开放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具有重逢考必过 - 5 - 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在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一条固定的道路。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产生出不同色彩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是置于现实基础上社会主义,它本身就有着社会主义在不同现实基础上会产生不同特点的理论含义。 (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平等互利竞争,充分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实现自身发
20、展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把自身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甚至以错误地方式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 势,不仅无法分享发展机遇,还会导致落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使自身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既视其为世界发展的大势,积极参与其中,又注意趋利避害;既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同各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 ( 3)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经济繁荣,尤其是形成的尊重多样、包容异己,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21、同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组成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选择和保留自己的信仰、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 权利。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样的道路及其经验,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种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不仅造福于全体中国人民,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4)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彻底反思“苏联模
22、式”、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 经验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升华的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健康发展,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化,从而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打破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力西方经济理论话语霸权,不仅表现在经济理论的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体现在国家经济政策措施和国际经济交往规则之中。 ( 5)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
23、几千年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未来可能更多的不再是世界如何改变中国,而是中国如何改变世界。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挽救了社会主义制度。 9/27 6、结合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个人看法? 答案一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曾达到农业文明的最高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逢考必过 - 6 - 只是近百年来 中华名族落伍了,因为成熟和发达农业文明的强大惯性,超稳态的封建社会制度,使中国失去了率先向工业文明
24、发展的机会。进入 21 世纪的中华民族有理由,有能力率先点燃生态文明之光,在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名族复兴和崛起的需要,有着强大的内在动力。这一点在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上有着充分的认识。可以说,中国特色主义的伟大旗帜上已经闪耀着生态文明之光。 第二,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是培育生态文明的沃土。中国文明的核心和精髓是“天人合一的”,“和为贵”和“和而不同”等敬畏自然,关爱自然观念。中华民族的文化真谛 与生态文明的价值主张是相通的。 第三,我们有前车之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从辩证的角度看,我们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也有一定的老路,在生态文
25、明精神的感召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如果说,封建社会滋生了农耕文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了工业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能创造出崭新的神态文明。社会主义制度相对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达到生态文明,因为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一利润为生产目的。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全国一盘棋、其中全国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与生 态系统的整体性,环境保护的全局性的特点相一致。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中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民生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的步伐。届时,世界生态文明“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全世界 1/5 的人口走上生态文
26、明之路。只是多么令人景仰,令人渴望的未来社会愿景。 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的社会发展理念在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但今天,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思想,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具魅力和感召力。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文明之光,以生态文 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新的伟大贡献。 答案二 莱斯特布朗( Lester Brown)在谁将喂养中国?( Who Will Feed China?)一书中担忧中国庞大的人口会使中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粮食,以至于使世界粮食价格升高。撇开文章的背景,这种论点其实源于对中国的不了解,因为目前中国农业遇到的一个挑战性
27、问题恰恰是粮食过剩。商品匮乏的时代在中国总体上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品开始过剩的时代。 坦率地讲,中国为目前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农业的 丰收和粮食的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度开垦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结果,其结果就是土地沙漠化。在农业增长付出越来越大的生态代价的同时,对工业现代化的追求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河流、海洋、大地都不再洁净,物种灭绝的速度也令人震惊。西方现代化国家中出现过和正在承受的生态困境在中国被复制,这在许多人看来是现代化过程的必然代价,是任何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必须接受的宿命。但是全世界的生态主义者都对此持有不同乃至相反的看法。中国的生态主义就诞生于对生态灾难的
28、反思中。从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中国到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中国的生 态主义者的视野日益扩展。他们的逻辑是简单而强有力的:如果所谓的发展使我们失去了茫茫宇宙中仅有的家园,那么,这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同时,生态意识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现在还仅仅是边缘化的思潮。目前中国的生态主义活动主要着眼于环境保护,其目的是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中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逢考必过 - 7 - 社会建设的关系 答: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 经济建设
29、、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 社会建设 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 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更好发展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 经济建设 二者相互统一。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生态文明发生冲突,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使得二者在表面上存在对立,但实质上二者是相统一的。主要体现在: 1、生态文明建设会对经济建设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涵,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文
30、明的 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经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经济的良好发展会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为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没有经济建设的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一句空话。 (二) 生态文明建设与 政治建设 1、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条件。我们所面临的生态文明问题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所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会有相应 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二者直接相关。良好的政治建设会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保障。 2、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政治建设的内容,也是 政治体制改革 的突破口之一。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所普遍
31、关注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的执政理念上要有所改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治制度来把这个问题落到实处,为其提供制度保证。 (三)生态文明建设 与文化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是 先进文化 建设的 题中之义 。 十八大报告 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 人与自然 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 2、文化建设也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先进文化 的建设与倡导势必会引领一个时代的发展,它会为其他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 神动力与意念支持。这正是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只有我们先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才会尊
32、重规律,尊重自然,实现生态文明的更好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 社会建设 1、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需逢考必过 - 8 - 求。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希望有一个健康自然的和谐氛围。这正是我们 关注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最低限。如果都满足不了人们的生存要求,我们还谈什么关注民生呢? 2、社会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与条件。只有号召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而人们参与的前提就是无后顾之忧,而这正是社会建设所保障的。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方
33、面的建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其一。我们要正确认识彼此之间关系,坚持“五位一体”,建设一个更为美丽的中国,实现人们更有尊严的活着。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体解读 答:马克思主义的主 体观认为,主体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是个人和人类的统一。然而,主体不能等同于个人。 主体基本形式:一是个人主体二是集团主体三是社会主体四是人类主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体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而且只有“精英阶层”(即党的领导干部和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才够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34、代化、大众化的主体,只能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概括和总结的党的领导干部和党的广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主体的要求 首先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做到教育者首先受教育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开展理论创新活动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客体解读 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提出这个问题 ,对于从思想上、政治上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35、际相结合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 .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为此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深入总结中国人民的独创性经验 ,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 .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
36、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 ,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 ,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就是 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37、时代化包括内容时代化、形式时代化、话语体系时代化 .推进马克思逢考必过 - 9 - 主义时代化 ,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积极回应时代挑战 ,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 ,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 ,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 ,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 ,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是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 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有机结合 .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
38、的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 .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 ,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 .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 ,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 ,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 ,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 .在当代中国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最主要的就 是要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 10、从过程论的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
39、答: (1)从过程论的视角来审视 :1)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 题的过程,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 2)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从根本上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3)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并自觉地加以运用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1)首
40、先,中国化是基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无限强大的活力,就在于它 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品质;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接受其它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 .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吸纳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2)其次,时代化是关键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3)最后,大众化是要求 .实现大众化, 是马克思主
41、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 .当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在被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认知、接受和掌握,并转化为积极投身于本职岗位工作的内在动力时,才能真正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物质力量。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此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而展开的实践探索活动。实践性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