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提纲答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2259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提纲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提纲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提纲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提纲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提纲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概念社会总资本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资本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从使用价值形态上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 I 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第 II 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三次产业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第一次产业:农业、畜牧业、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卖方市场 供给长时期小于需求,卖方在市场上相对处于有利地位买方市场 需求长时期小于供给,买方在市场上相对处于有利地位经济制度 反映社会性质的

2、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资本原始积累 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雇佣劳动制度 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剥削制度。自由竞争 商品生产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垄断 少数大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巨额资本、独特资源或技术专利,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形成对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操纵与控制。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金融寡头 掌握着大量金融资本、操纵国家经济民脉、控制国家政权的极少数大垄断资本

3、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确定的产品价格垄断利润 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一种特殊的超额利润。跨国公司 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制之间的矛盾经济制度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 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全民所有制 全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 指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个体经济 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支配劳动产品的一种形式私营经济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私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不同所有制经济,以控股、参股等不同方式投资形成法人财产,由企业法人进行经营的企业。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一定的所有制下资产的经营方式按劳分配 凡事由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服务,

5、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的大小来分配社会产品。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投入到国民经济运行中取得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的所有者的收入之和。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用于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领土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价值总和。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有

6、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指资源的最佳组合,不存在一些场合要素积压,而在另一场合要素短缺的现象。公平 结果公平中的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分配。中等收入陷阱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计划经济体制 以计划为主要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为主要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运行体制。市场体系 商品交换关系中各种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7、而形成的邮寄的统一体市场秩序 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统称财产所有制 人们在财产上形成的所有和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等关系,要解决的是财产归谁所有,归谁占有,归谁支配,归谁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收益分配问题。财产所有权 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产权 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行为权利。现代企业制度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国有企业 企业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通过资本纽带实施直接或

8、间接控制的企业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进行资源配置是运作失效,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公共产品 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微观规制 政府利用国家强制权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直接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其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宏观调控 中央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总量进行调节与控制,促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财政政策 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而制定的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 由国家指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构成。政府失灵 政府的政策措施和干预行动没有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反

9、而带来了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二、1.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1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2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3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

10、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2.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否能在市场上得到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即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指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以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 WG,商品顺利卖出去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指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再转化为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类商品或要素形式,即 GW,购买回下一个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

11、种生产资料、工人与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实现总商品的价值补偿,才有现实的货币资本保证下一轮的再生产顺利进行;只有实现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才能有现实的生产资本保证下一轮的再生产顺利进行。只有同时实现“ 两个补偿 ”,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实现。3.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I(v+m)=IIc。 这是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它意味着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顺利进行,是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的关键。(2) I(c+v+m)=Ic+IIc。这是第 I 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意味着第 I 部类总产出的实现过程就是两大部类生产资

12、料更新的过程。(3)II(c+v+m)=I(v+m)+II(v+m)。这是第 II 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又一重要条件它意味着第 II 部类总产出实现的过程就是两大部类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对生活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的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I(v+v+m/x)=II(c+c) 这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产品相互交换实现的基本条件,即第 I 部类为第 II 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同第 II 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一致;第 II 部类为第 I 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必须同第 II 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一致(2) I(c+v+m)=I(c+c)+II(c+c

13、) 这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 I 部类产品的实现条件,即第 I 部类所提供的全部生产资料不仅满足了两大部类为保持原有生产规模的生产资料需求,还为两大部类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剩余保证(3) II(c+v+m)=I(v+v+m/x)+II(v+v+m/x) 这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 II 部类产品的实现条件,即第 II 部类提供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满足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以及扩大再生产追加工人和资本所有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4. 你如何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趋势与条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在以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第 I 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生产)的增

14、长,必然比第 II 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快。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社会资本中不变资本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占的比重减少,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工资)最终体现的物质要素是生活消费资料,所以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然大于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5. 你如何理解学习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意义6.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

15、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7.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其它剥削制度相比有哪些特征(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16、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8. 如何理解雇佣劳动制度的历史性9.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断演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0. 如何理解经济危机实质、原因及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经济危机实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化的矛盾)及其引起的各种矛盾(生产和需要的矛盾等)的激化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作用: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矛盾得以强制性缓解的方式。11. 什么是垄断?垄断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生产与资本集中发展阶段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垄断

17、1. 垄断是少数大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巨额资本、独特资源或技术专利,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形成对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操纵与控制。2. 垄断的形成:资本主义的最初形态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3.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是因为高度的生产集中使垄断具有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1)可能性:生产集中阶段,产业中企业数目少了,企业容易达成联合;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已占优势,使得少数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操纵市场(2)必要性:生产高度集中,各大企业势均力敌,为避免两败俱伤,有必要联合起

18、来,形成垄断(3)必然性:生产集中,大企业的崛起,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各方面的壁垒,自由竞争收到限制,使得竞争者在某行业维持较少数目的水平,逐步形成垄断的格局。12. 谈谈你对竞争与垄断关系的理解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垄断不是消灭竞争,是与竞争并存。垄断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主体、手段、形式、后果。1.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性。垄断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2. 垄断组织不可能绝对地垄断一切。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社会上仍存在没有加入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它们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垄断和非垄断企业的竞争也无法避免。3. 垄断组织之

19、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垄断资本家彼此竞争,垄断只有不断投入竞争才能维持自己。13. 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什么1.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2. 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1. 雇佣工人和劳动群众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购买消费品时的垄断高价化为垄断利润2. 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通过购买生产资料时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3. 小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通过出售原材料时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4. 社会以形成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通过资产阶级国家队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转化为垄断利润。14. 列举垄断组织的形式,并阐述其历史演变的特性垄断组

20、织的形式:卡特尔: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控制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在产量、销售市场、价格达成协定的组织;辛迪加: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高价出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料联合的组织;托拉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而联合的组织;康采恩: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联合形成的庞大的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形式发展到垄断形式,大致经历了 3 个时期, 自由竞争;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垄断。垄断由产生到占统治地位,大致经历了 3 个时期。1. 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开始出现。2. 垄断组织的发展时期。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有了广泛的发展,但还不够稳固3. 垄断组织

21、的确立时期。垄断组织急剧增加,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卡特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遍布工业各部门,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1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国家与垄断相结合,是指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结合。资本从单个资本兴泰发展到股份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形态,再到国家垄断资本形态。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基本形式:1. 国家和私人垄断组织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 国家

22、和私人垄断组织在企业内部的结合3. 国家与私人垄断组织融为一体16. 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从 20 实际 30 年代大危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请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列举几个国家采用经济和政策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活动的事例。试述国家医药管理局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17.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地位1 造成商品关系的普遍化,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束缚,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相互依赖和广泛的社会交往。2 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3 劳动者摆脱了对统治阶

23、级的人身依附,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和自由。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剩余劳动时间增多。18.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含义: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客观依据:1. 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发达、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决定,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我国的社会主义只能处于不发达的阶段。2. 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从生产关系看,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建立,但是还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

24、发展。按劳分配的原则已经实现,但是还要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19.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客观依据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体现 2.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还不发达,处于初级阶段的体现。客观依据:1. 我国具备一定的社会化、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力,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建立的物质基础,发展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 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生产力有很大的发

25、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 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20.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的实现形式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 1.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依靠经济力量和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的保证。3.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4.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贯彻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

26、裕的根本保证。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制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实现形式:1. 国有国营制 2. 股份制经营 3. 股份合作制经营 4. 承包制经营 5. 租赁制经营 6. 委托经营等21. 试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内容、机制、意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在床在国民收入的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分配。参与初次分配的主体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只要有政府、企业和个人。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 3 中原始收入,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

27、通过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形式,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分配。意义: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的需要;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机制:1. 国家的财政预算 2. 银行信贷 3. 价格体系 4. 社会保障制度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如何实行这种制度?原因:这一分配制度的确立,具有客观必然性。1.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就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28、,就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23. 试述按劳分配存在的条件及其在现阶段的特点条件: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3. 现阶段劳动的谋生手段性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特点: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占主体地位的分配原则2. 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3. 按劳分配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而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进行。4. 按劳分配是按照实现的价值进行分配,而不是以每个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29、为尺度。25. 试述公平与效率的一般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矛盾又统一的对立统一体。从短期看,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存在对立性,二者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片面强调效率将不利与公平的实现,片面强调公平会影响要素所有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效率。从长期看,公平和效率是统一的。1.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2. 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偏离效率谋求公平,还是偏离公平谋求效率,必导致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我们要效率与公平并重。26. 试分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与

30、原因。人均收入突破 3000 美元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现状: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继续扩大2. 行业内、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3. 在居民收入的构成中,财产性收入逐渐上升 4. 富裕人群中有少部分人的收入具有不合法性原因:1.是市场体制取向改革结果,市场体制的改革打破计划经济时期收入平均分配的局面2. 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3.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新体制不完善,以及对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27. 试比较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种体制的含义、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运行体制。特征: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分散,各个独立

31、的市场主体是资源配置的直接决策者,各个不同的市场主体的分散的决策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总体的经济活动;生产要素在企业间自由流动,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于市场需求;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机制调控,即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又对市场主体形成约束与激励。优点:1. 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是根据价格信号反映供求缺口而指导企业生产2它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有自我调节,自动平衡的功能,这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 和 利 润 机 制 来 进 行 的3 市 场 机 制 是 技 术 革 新 和 结 构 调 整 的 内 在 推 动 器 , 这 主 要 是 通 过 竞 争 机 制 来 进 行4 市 场

32、机 制 配 置 资 源 的 灵 活 性 , 应 变 能 力 强缺点:1. 忽视长期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对经济总量无力调节2对于大的结构调整,市场机制显得软弱无力3调节具有局限性4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公平竞争5市场竞争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问题6难以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计划经济:以计划为主要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运行体制。特征: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几乎都集中与中央政府;经济计划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形式的指令性计划,信息传导是垂直纵向的;实行事务管理,按实物量单位进行经济计算和编制计划;计划和市场被认为是对立的,市场活动被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优点:1. 能够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

33、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2. 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 总 体 战 略 建 立 比 较 合 理 的 国 民 经 济 体 系3 有 利 于 实 现 国 民 经 济 重 大 比 例 关 系 合 理 化 , 尤 其 是 通 过有计划的收入分配保证总供求的平衡, 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宏观经济效益提高4 能 保 证 国 计 民 生 必 需 品 的 生 产 和 供 应 , 有 利 于 解 决 人 民 最 紧 迫 的生 活 需 要 , 实 现 收 入 均等化,稳定经济,从而稳定社会缺点:1指令性计划束缚了企业的手脚,企业缺

34、乏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2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3. 容易孳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4信息不完全,容易导致供求脱节及宏观经济比例重大失调28. 试述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基本框架29. 试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标与道路选择30. 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1. 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是什么32. 试述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构成的现状、问题、对策33.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与政府应该是什么关系?试联系我国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4. 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哪些缺陷1.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在进行资源配置时运行失效,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1.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

35、外部性的问题。2. 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3. 市场机制在垄断的场合不起作用2. 市场机制在发生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带来负面性效果。1.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因为在市场交易自由平等的原则下,人们的资源禀赋不同,收入水平有差别,差别一旦产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导致两极分化。2.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最终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因为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信号进行资源配置的,是事后调节,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生产值的市场需求信息掌握滞后、市场的逐利性,会加剧市场盲目扩张,当供求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会爆发危机。35. 政府的微观规制有哪些方式1. 政府直接介入微观过程,在市场失灵的领

36、域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产品供给。如:政府在公共品生产领域,通过直接生产与间接生产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纠正市场失灵,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如:1. 市场准入规则 2. 价格规制 3. 数量、质量规制36. 试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目标: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国民经济运行状态趋于稳定的预期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手段:1. 经济政策。政府制定、用以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规则制度、法令的总称。1.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政府根据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矛盾的变化,交替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37、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 货币政策3. 收入分配政策4. 价格政策、区域政策2. 计划手段3.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37. 试述政府失灵的表现和原因表现:1. 公共政策失误2. 公共品供给的低效率3. 寻租行为。为获得政府政策或法规支持所形成的垄断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寻租行为最大受益者往往是设租的政府官员原因:1. 政府规制得以实现的假设条件(市场自发运行容易产生无效率、不公平;政府规制适应社会的要求作出的无成本、有效率的反应;政府是仁慈的、无所不知的、无所不能的,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现实中是难以完全具备的。2. 政府干预的社会福利目标函数不明确3. 政府本身有自己的私利,政府工作人员的经济人行

38、为。4. 政府干预的对象相应地对策行为会降低政府政策的效应。38. 联系实际,试分析现阶段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的现状(与改革的目标对策)问题:1. 政府行使经济职能出现“缺位”现象2. 政府经济职能的越位3.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之后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指为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的政府。对策:1.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2. 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3.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