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章 儿科合理用药2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和发育过程中v 生长:机体和器官的增大v 发育:功能的完善1. 新生儿期:出生至生后 28天2. 婴儿期: 1岁3. 幼儿期: 1-3岁4. 学龄前期: 3-7岁5. 学龄期6. 青春期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3本章内容概述n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n 婴幼儿合理用药n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n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补充)4新生儿 (neonate, newborn)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 28d内的小儿 。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首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需要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因此,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治疗表现特殊性 。5第 1节
2、 新生儿合理用药总体状况及特点 :1 肝肾发育不全,药物代谢及排泄功能差2 药物代谢及排泄功能随体重、日龄增加而完善3 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大,所用药物剂量及用法不能按成人量机械折算,也不能套用年长儿用量4 血脑屏障功能不佳,药物相对容易进入脑内6 皮肤粘膜体表面积大,血液丰富,某些外用药、透皮制剂容易吸收6途径 吸收特点 对药物的影响po 1胃酸低, 10d无酸2肠蠕动快、胃排空时间长1 对酸不稳定、弱碱性药物 吸收 ,如 “氨苄青霉素 ”2 药物吸收不规则,个体差异大im 肌肉少、循环差,肌注吸收不规则循环差,药物吸收延迟;循环量骤增,可导致吸收过速而中毒iv.gtt莫非氏滴管5 10%GS
3、作输液载体 ,忌快、忌持续!药物吸收稳定, 是最常使用的给药方式 。但应注意防止血栓性静脉炎及医源性高渗血症:颅内出血、高血糖、坏死性肠炎TDS 粘膜娇嫩、血管丰富、穿透性高口腔、喷雾、直肠栓剂、经皮给药,吸收较迅速而充分,但局部有炎症或破损时应。药物吸收 给药途径对新生儿药物吸收影响很大7药物分布影响因素 药物分布特点1 体液成分及体脂:体液量大 (80%),细胞外液占 45%,脂肪含量低水溶性药物 Vd : Cmax 、 t1/2 、细胞内药物浓度高 (内 /外成人 )脂溶性药物 :游离 ,脑部 2 血浆蛋白结合率 :蛋白合成少、亲和力低、胆红素竞争结合游离药物 药物敏感性 易形成核黄疸:
4、水杨酸类、磺胺类、安定 置换胆红素 核黄疸3 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通透性高药物容易进入中枢: 1.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2.全麻药、镇静催眠剂、吗啡等可造成中枢损害81. 年龄越小肝药酶越不成熟经肝代谢的药物t1/2 2. 葡萄糖醛酸酶缺乏葡萄糖醛酸结合力差灰婴综合症3. 胆汁不易排出 经胆汁排泄的药物易蓄积氯霉素药物不良反应(表 9-2:茶碱、地西泮、苯巴比妥)92. 肾有效血流量仅为成人 20%-40%新生儿肾清除率低下经肾排泄的原型药物清除减慢 t1/2 青霉素 G、 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地高辛等 (表 9-1)1.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 25%-40%3. 肾小管排泄能力仅为成人 20%-30%10第 2节 婴幼儿合理用药总体状况及特点 :1 肝肾发育逐渐完善,代谢及排泄功能加强2 生长迅速,某些系统易受药物影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3 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早期不宜辨识4 某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幼儿体内,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