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民的社会系数、贫富差距及其政治经济学摘 要:学者们在分析贫富差距的时候,把它和收入差距混为一谈。不但造成分析上的困难,而且还带来许多有害的后果。主要是夸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强化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得出杀富济贫是缩小贫富差距的结论及共同富裕永远都不会实现等。其实,收入和支出的比值表示了居民的社会系数。居民的社会系数是居民生活系数的社会化发展的结果,它是居民社会贡献的指数和居民社会区位的指数。贫富差距是居民社会系数的比值。经数学变化后,贫富差距=收入差距*支出差距。由于支出差距1。二是支出差距,用 P0 表示,则 P0=P1 / P2。P1 是低收入者的支出,P2 是高收入者的支出,由上面已经分析我
2、们知道,一般的会有P01。 用图像表示如下: 图 1 图 2 我们假设的前提是两个人的起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在某一时间点(0)的时候,收入和支出是相同的。因此收入差距曲线和支出差距曲线都是从 1 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收入差距和支出差距开始拉开了。 收入差距曲线图:因为高收入者随着收入的增加,他的支出也快速增加,因此收入差距曲线的上升斜率是缓慢的(部分收入被消费了) 。在一个时间点 T0,高收入者的单位财富效用趋于零,随后他的支出并不随着他的收入的增大而增大,曲线上升斜率开始增大(他的收入都是资本了) 。 支出差距曲线图:因为高收入者的收入随着其收入增加而快速增加,所以支出差距曲线是
3、快速弯曲向下的(开始时候他有许多消费需求) 。在一个时间点 T0,由于高收入者的支出并不再快速增加(他没啥必须消费的) ,而低收入者的支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支出仍在增加(消费支出一般会随着经济社会化的程度而变化) ,所以曲线开始向上延伸,但是永远也不会=1。 从上页图可以看到,T0 是这样一个点:在这个点以后,高收入者的收入快速增加,支出开始减少或保持不变;而低收入者收入并没有快速增加,而支出仍在增加。这一时点所表示的是社会开始分化。或者说,T0 表示的是社会两极分化的转折点。 三、把贫富差距混同于收入差距的有害后果 1.夸大社会贫富差距。学者们虽然知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
4、收入的分配体制已经发生变化。资本、技术及其他非劳动因素不断参与分配,并逐渐取得支配地位。在与劳动报酬相竞争的过程中,虽然平衡经常被打破,但是天平砝码具有向非劳动一方倾斜的趋势。这是市场规律的作用,更是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结果。所以收入差距增大的趋势是历史地发展的。把收入差距混同于贫富差距,就放大了贫富差距,给那些喜欢炒作社会不公平的负能量提供了经济学的根据。 2.强化社会上的仇富心理。把收入差距等同于贫富差距,直接推导出来的结论就是:收入多就富,收入少就穷;他比我收入多,他就比我富;我比他收入少,我就比他穷;他富,是因为我穷;我穷,是因为他富;他的富是建立在我的穷基础之上;我穷,是他富的结果
5、。我要想富,他就得穷;他要是富,我就不可能富。这种把两个术语等同起来的后果就是强化了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其实,收入差距是在人类进入经济社会就有了的,并不是今天的特有现象,这种差距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增大。把贫富差距混同于收入差距后,从理论上异化了人生的幸福标准,让每个人把幸福标准建立在与对别人对比之上。这是社会上仇富心理的理论根源。 3.杀富济贫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因为收入多=富,收入少=穷,所以缩小贫富差距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杀富济贫,把国民收入平均分配,谁也不多,谁也不少。这是均贫式的所谓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我们知道,学者们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是想发挥政策效力,有效调
6、节高收入者,尽可能地惠及低收入者,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即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其实,这只是一种想法,根本做不到。比如,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在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分析 (载科学社会主义2001 年第 4 期)一文中提出要征收遗产税,他说:“不论一个人在世拥有多少财产,经过缴纳累进税和财产税,几代人之后,最终这些财产的大部分是归社会所有。 ”暂不说吴教授这种杀富济贫的思想之荒诞,单是吴教授认为征收累进税和财产税就能使“财产”清零的思维就是非常天真的。 我们知道,经济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市场机制给所有经济要素赋予有机生命的性质。作为上辈积累的“遗产”更是具有这种有机的性质和本能。且不说遗产经常是以地
7、产、房产、有价证券、股权等等方式存在(这种遗产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增值) ,单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遗产也是增值在先,缴税在后。按照吴教授所给出的美国 300 万的界限,遗产税 55%为例。假如有一个富人,在 70 岁的时候把他的遗产 300 万元留给他的儿子,儿子当时 40 岁。缴税额是 165 万元。儿子接受 135 万元以后,不会放在家里。还比如他不会经营,只会放在银行里收取利息。我们说他存期 5 年,5 年后本息再存,也是到 70 岁的时候留给其子,看看情况如何。我们按照 5 年期年息 5%计算,第一个 5 年后收取利息是33.75 万元,第二个 5 年他有本金 168.75 万元。他
8、还存期 5 年,收取利息 42.19 万元,这时候有本金 210.94 万元。依此类推,到他 70 岁的时候,他的本金达到 515 万元,比原来的 300 万增加了 71%。 4.共同富裕永远不会实现。由于收入和支出的对比表示居民的社会系数,社会系数的对比构成贫富差距的内容,因此,收入不同的人也有可能社会系数相同。比如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劳动者每年收入 15 万元,支出 5 万元,与一位个体经营者每年收入 150 万元,必须支出 50 万元的社会系数都是 3,他们的贫富差距应该=1,而收入差距则是 10。收入差距是社会成员经济差距的收入指数,根据上面分析,收入差距以前存在,今后也将永远存在。但是
9、,通过调节社会成员的支出,却可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如果学者们分析的收入差距就是贫富差距的话,那么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永远不会实现,因为收入差距会永远存在。5.混淆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果收入差距就是贫富差距的话,那么如果把世界上的国家当作一个个体看待的话,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富裕的国家,因为我们的 GDP 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了。这种弱智的结论恐怕谁都不会相信,因为谁都知道,英国、日本、荷兰、瑞士都比我们国家富裕。但是从学者们认为收入差距就是贫富差距的前提出发就一定能够逻辑地得出这样荒唐的结论。 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治经济学 收入差距是生产效率的指数,体现的是市场
10、的公平;贫富差距是社会进步的指数,体现的是社会的公平。初次分配倾向于扩大收入差距,再分配体现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是有本质区别的经济范畴。贫富差距的社会性使缩小贫富差距具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贫富差距的表达式已经清楚地给出了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选择。其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是:政策选择的重点不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而是减少低收入者的支出。低收入者的支出减少了,也就是他们的收入增加了,低收入者的社会系数增大了,贫富差距就缩小了。减少低收入者的支出,已经被中国政府的民生政策全部覆盖了。但是为了理解的需要,我们还是简单罗列一下: 1.大力建设廉租房。住房是居民的第一生活需求。如果房价太高,低收入者
11、的支出将基本被房价吞噬了,不论怎么努力,贫富差距也不会缩小的。通过廉租房的建设,减少低收入者在住房上面的支出,实为缩小贫富差距的第一政策选择。 2.对低收入家庭逐步实施免费教育。教育支出现在是中国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因此有选择地逐步对低收入者实施免费教育将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的政策选择。现在,中国已经对义务教育实行了免费教育。从缩小贫富差距的视域出发,可以有选择地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实行从小学、初中、高中以致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 3.实施阶梯式的医疗报销。在扩大全民医保覆盖面的基础上,可以探讨根据居民的收入实施阶梯性的报销制度。收入高的家庭自己承担较多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医保基金用于低收入者的医疗补助,对生活困难的家庭可以探索免费医疗的社会救助机制。 4.对于低收入者的交通费用、用水用电、通讯费用、日常生活费用等方面支出都可以探索社会替代部分支出或全部支出的政策措施。 5.征收高收入税、财产税、遗产税等。一方面可以调节初次收入,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承担低收入者的支出创造财政来源。 结语 公平不是平均,平均是不公平。收入差距以别人为标准,贫富差距以自己为标准。得到的多,收入多;支出的少,生活的好。初次分配靠效率,再次分配靠调节;初次分配倾向于拉大收入差距,再次分配倾向于缩小贫富差距。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收入差距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