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对立与统一摘 要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浪潮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空间发展秩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阐明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经济结构调整最终统一于主体功能区战略之中。以区域功能为主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廓清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迷雾,厘清了两者的逻辑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主体功能区战略;对立;统一 基金项目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金项目(2001KYA09) 作者简介 黄燎隆,广西经济管理干
2、部学院教授,广西 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F26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56-0003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对于优化国土布局和区域分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主体功能区战略可以优化空间发展秩序,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通过研究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关系,从而明确空间发展秩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这对于促进人类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综述
3、经济结构是指生产力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结构,在生产活动中产权关系,经济组织的构成等。国外没有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提法,但有内涵相同的空间发展战略, 1999 年欧盟首开空间发展战略先河,旨在为了解决区域分工与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缓解居住和交通压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等问题。中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指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国家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1。 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研究,基本上是分项进行的,论及
4、二者关系的研究较少。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分工和专业化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提出了分工与市场关系的“斯密定理” ,揭示了技术变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但没有研究经济的空间发展问题。马克思揭示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结构的内在矛盾,其宏观经济结构不可克服地远离均衡,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列宁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里昂惕夫从投入产出,赫希曼从不平衡增长等视角,分析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罗斯托、刘易斯、筱原三代,库兹涅茨等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没有研究经济的空间发展问题。与此相反,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佩鲁、弗里德曼在研究经济空间发展时,没有论及空间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 在国内,关于经济结
5、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主体功能区战略如何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问题上2。李皓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广义经济结构的的概念。国内学界在研究经济结构时,提出了分类产业政策、产业监管、产业退出和转移机制、财税政策工具和生态补偿办法, 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和开发密度的不断变化作相应的动态调整的对策3,但是,也没有涉及空间发展问题。 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但是,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战略关系的梳理和辨析不够深入,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战略的对立统一研究得较少。笔者认为,关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研究,可以分为
6、两类:一类是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经济结构;另一类是研究经济结构调整与功能区战略的整合问题,但这两方面文献均较少。 二、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关系 (一)问题的背景 经济结构调整是产生于制度保持、就业、经济效果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比如,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最终导致其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为了不变得“腐朽” ,于是,产生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社会主义的制度下,为了使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占有绝对控制地位,为了增加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提高经济效果,转变发展方式,同样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来达到目的。国外为解决区域分工与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缓解居住和交通压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
7、等而实施空间发展规划。中国借鉴国外的“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中国的主体功能区是指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国家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里,每一功能区都有特定的功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市场争夺与资源争夺的不断演化,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发展风险,在低碳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空间发展秩序提到操作层面,转变发展方式提到议事日程。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呼之欲出。 (二)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对立” 1.优化开发区功能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矛盾 (1)
8、优化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第二产业产品,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提高优化开发区域的经济效益,转变发展方式。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第二产业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不少工业产品能耗大、污染重、利润低,经济效益低,价值不高。然而正是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承载着为数不少的就业岗位,缓解着泱泱大国的就业压力。从以人为本、解决就业和维持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需要保护这些产业、企业的发展,但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则要限制这些企业的发展,这就产生了矛盾。(2)优化开发区的资源配置矛盾。优化开发区为了实现其优化目标,采用“重点发展战略” ,将绝大部分资源集中投入
9、到第二产业上,较少考虑投入产出效果。事实上,只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就可以顺利地扩大 GDP。但是,由于资源不足,优化的结果是第二产业发展了,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或停滞,导致整个区域总的经济效益的下降。 2.重点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与区域功能的对立 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第二产业产品和服务,重点开发区除了存在和优化开发区一样的矛盾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将资源投向第二产业产品和服务,但是,同样是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却在资源配置上受到制约,于是产生了矛盾。 3.限制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与区域功能的冲突 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发展第一产业,提供农产品,限制开发区限制第二产业和第三
10、产业发展,特别限制大量生产、大量耗费、大量污染的第二产业。限制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同样是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工业落后和城镇化水平低区域的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属于限制开发区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在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的发展缓慢,经济总量不大。如果再限制原来比重不大但有新技术含量的乡镇工业,那么,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将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必将受到影响。 4. 禁止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与区域功能的不一致 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限制不生态、不环保的部分第一产业发展,禁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
11、展,这样的区域基本属于自然保护区了。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结构如何调整?从一般角度已得不出答案,发展环保技术是唯一的选择4。但是,由于环保经济技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研究基础薄弱,大量的资金缺口和技术空白“禁止”了禁止开发区的良性发展。 总之,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与区域主体功能不可避免地对立,导致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协调的产生。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统一 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式,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中。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一定空间上的人口和土地,这也是自古以来,各个部落、王国争夺的主要目标。而土地和人口属于空间发展的
12、内容,有了土地和人口才会有建立在其上的经济结构。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统一于主体功能区战略之中。主体功能区战略任务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划分主体功能区战略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统一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具体表现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绩效。在主体功能区战略框架下,对各功能区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主体功能区战略整体绩效最大化为前提,同时,在划分主体功能区时,也要考虑经济结构调整的效益性。 1. 优化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统一 优化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服从于优化开发区功能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过程服从于优化开发区战略的实施过程,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融于
13、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路径之中。优化开发区优化的目标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要配合实现这一目标,在资源配置上保障第二产业各行业的产品生产,从业务、流程、能力等方面提高第二产业产品的增加值。按照经济效益要高、就业人数要多、环境保护要好的理念,对第二产业进行优化。同时统筹兼顾,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要服从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进程,不可逾越。经济结构调整可调整产业的所有制结构,产业净资产收益率结构,产业资产的获利能力结构,围绕主体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 重点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统一 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重点提高第二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经济结构调整要围
14、绕这一目标进行,主要是对第二产业的资源配置上有所侧重,重点保障第二产业产品生产和服务需要。重点发展净资产收益率高、获利大的行业和产品,从业务、流程、能力等方面提高第二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统筹兼顾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3. 限制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统一 限制开发区的功能是提供农产品,限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要围绕这一目标,在资源配置上向第一产业倾斜,加强第一产业的集约化经营,要从业务、流程、能力等方面改革第一产业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在限制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过程中, “限制”要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进程协调。通过调整区域产业所有制结构,产
15、业净资产收益率结构或产业资产的获利能力结构,来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区域功能。 4. 禁止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统一 禁止开发区基本属于自然保护区。笔者认为,发展环保技术是禁止开发区发展的唯一的选择,发展环保经济是禁止开发区最有效的发展方式5。 三、结 论 上述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人口和土地,或者说空间发展,研究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最终统一于主体功能区战略之中。这种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主线,按功能分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廓清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迷雾,厘清了两者的逻辑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研究,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纲,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策略,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然,也有不足,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集成方面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G.国发201046 号,2012-12-21. 2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 , 2007, 62 (4). 3宋一淼. 主体功能区管理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黄燎隆,王永丽.广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