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它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学习以及思维方式,这无形中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滞后,特别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与企业所需人才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以往的课程体系无法与相关企业链接,要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 教学改革 1、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使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扩大招生, 目
2、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呈现出多层次性,每个层次都各有其优势,而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无疑是最弱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突出重点、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 “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 ,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 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少社会实践, 对平面设计软件了解不够 平面设计的软件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图形设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图文混排软件。 著名的有 Adobe 公司Photoshop,Illustrator,PageMaker;Macromedia 公司的 Freehand;Corel
3、 公司 CorelDraw,Painter 等。 大多数院校都会有所选择地在每类软件中开设一种,由于缺乏大量的社会实践环节,对于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平面设计软件的学生来说, 平面设计软件看似简单,却难以熟练应用,要创作理想的作品难度较大。 2.2 教师大多采用理论加简单实例的教学方法 这一点容易造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课程的学习过于片面,往往死学死记,只掌握了少数几个实例,却无法活学活用,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 学生手中的资源有限 学生手中的资源包括相关图书、教程、素材和软件外挂等, 而且他们又不知道如何找到这些资源并加以应用。学生的视野局限于很小的一个圈子里,无法接触国内外优秀的设计
4、方法和技巧。 3、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3.1 依照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广告领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怎样培养出具有综合性设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平面广告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能力在广告公司、装饰公司、出版社、印刷厂等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上出版等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实有必要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2 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 笔者认为,在平面设计的教学
5、过程中,从软件使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只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只能教会学生最简单的软件本身。而从学生易于快速掌握并熟练应用的角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则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关键在于如何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培养学生的美感;如何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拓宽学生视野, 利用丰富的资源不断充实和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3.3 根据专业市场需求,设置相关实训课程 设置实用的实训教学内容框架,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提供了保障。与企业挂钩,依据市场需求设置企
6、业所需的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中等职业学校迫切要求校企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联盟性质的伙伴关系,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完善的设施设备和一线生产环境,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共同发展。学生根据实训课程上课既能接触社会,又能在师傅的带领下感受到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市场导向,最让学生自豪的可能就是他们接触到了最尖端的设备,用到了最先进的设计软件。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做好坚实的基础。 3.4 根据专业工种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设置多样化
7、的实训教学内容框架,能够满足企业用工多样化的迫切要求。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社会和瞬息变化的市场,对专业设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了企业需求人才也发生改变,平面设计专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用工需求呈现多样化,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设置多样化课程,依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实行人员实训分流,实现专业分流,细化专业方向。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做自己喜爱的工作,既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从顺利实现了从中职学生到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真正实现了有效的“校企链接” 。 总之,学校只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专业人才,扩大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文章做好,达到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