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698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探析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开展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探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小城镇建设要求从本地区、本城镇的实际情况及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客观地位出发,做好总体规划。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 规划的内容要全面,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重点,又要配合做好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劳动力、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市(镇)政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规划。 1 开展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城乡多样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

2、路的大战略,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思想。 推进小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1.1 小城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吸纳农村富余人口,避免他们盲目流人大城市。小城镇地处农村,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解除外出务工之忧,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农村多余人口到达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1.2 以小城镇为纽带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实现

3、城乡共同发展,通过小城镇扩大农村工业及消费品的市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1.3 使分布过于零散、数量过于庞大的农户适当集中,农民迁入小城镇,其原有的耕地可以让出来,减少了分散建房及乡村企业占用耕地,可以使大规模的城镇化及交通、水利建设中减少一些土地后人均土地不至于降的太多。资源集约使用,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1.4 如果将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向适当的小城镇集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并促成企业的升级换代,改善环境状况,使目前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镇”的较高层次发展。 1.5 小城

4、镇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加快发展小城镇,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明,充分利用文化教育,卫生等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2 科学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遵循节约土地、规模恰当、设施完善、生态健全、重点突出和发展协调的原则,形成城、镇、村结构体系,重点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 优化县(市)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增强中心镇的骨干节点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城镇组群,建立功能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功能结构体系。 1.1 实施科学合理的县(市)域经济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制定适合

5、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2 在省、市域(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县(市)域小城镇发展战略,引导和控制小城镇合理发展方向和布局,并协调县(市)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1.3 优化县(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依据县(市)域的地缘关系和社会经济联系进行必要的分区,稳妥慎重调整行政区划,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 3 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非农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

6、总体上说,距离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1 城镇发育程度不高,功能不健全,规模偏小。 3.2 建设资金缺乏,有的地方严重缺乏,小城镇建设进展慢。小城镇建设各项规费没有征收,建设资金组织不当,有的地方挪用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专款专用,致使建设难以顺利进行,总之,经济基础薄弱,辐射能力弱。 3.3 城镇基础设施落后。镇区道路不畅,建筑杂乱无特色,绿化水平普遍很低,脏乱差现象较普遍。 除交通、通讯条件稍好外,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几乎没有。 3.4 小城镇建设政策环境不好,障碍较多。 3.5 公共设施,如文化、体育、医疗、教育虽然有一定基础,但部分小城镇危房

7、较多、技术条件落后。 3.6 总体规划脱离实际、工作滞后,建设规划不科学,虚拉架式相当多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不合理,有的规划水平较低。有的规划粗略,指导性差。小城镇规划深度不够,详细规划及给排水、电力电讯、交通等各项专项规划不全不配套,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还有部分城镇没有编制规划。 4 优化小城镇镇区规划塑造小城镇特色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镇区规划。 4.1 运用现代规划理念、技术和方法,提高镇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水平和质量。 镇区规划既要科学、合理、适当超前,又要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确实起到对小城镇建设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作用。 4.2 不同地区县城镇及建制镇的镇

8、区人口应具有合理规模,并逐步完善镇的功能。 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镇区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明确行政、科教、商业、居住、文娱、医疗用地以及工业园区和设施农业园区等功能完善的规划组织结构。 4.3 规划编制要切实贯彻节地、节水、节能、环保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针政策。对布局分散、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并转迁,污染治理到位的企业可在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安排。 5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5.1 小城镇建设要准确定位,小城镇建设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是立镇之本,产业是兴镇之基。只有产业的发展和推动,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才能实现。 因此,要先研究产业主体,靠什么立业才能把小城

9、镇支撑起来,要突出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要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 5.2 鼓励乡镇走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经营城镇的道路。同时,要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来筹措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以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加强各种管、网、线的管理,确保镇区的路、水、电、有线电视和路灯等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行。在基础设施上要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树、环境共保、防止各行其是,重复建设,以最大限度降

10、低开发成本。 5.3 结合实际,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 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 在制定建设规划时,要把小城镇建设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注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重视城镇特色的研究,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将特色风格和现代气息有机结合起来。 6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小城镇既是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也是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世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 (31). 2 刘永强,沈社保.走出小城镇建设的误区.建筑管理现代化,201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