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748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民工市民化相关问题思考【摘 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频频出现在 2013 年两会代表的议案中,成为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角-农民工为对象,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点,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选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路径选择 一、市民化主体及农民工市民化定义 (1)市民化主体。当前情况下我国市民化的主体包括农民工市民化和郊区农民的市民化。首先,工业化使得附着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次产业中,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使农民离开土地后,却未能给予他们彻底离开土地的条件,使农民处于城市与农村的两栖状态,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化的主体之一。其次

2、,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到中期阶段,是加速城市化时期。由于城市化建设需要更多的空间,占用更多的耕地,因此将有更多的市郊农民被卷入城市化、市民化进程。但是两股市民化力量中,农民工占较大比例,据统计 2009 年,我国已有外出农民工 1.45 亿人,到城市化完成阶段还将有 3 亿农村人口要进入城市。相比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方面。 (2)农民工市民化定义。一方面,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文明是城市文明,与农村生产、生活形态不同,在城市文明下,家庭养老模式淡化,居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提高,失业、医疗风险加大,由西方社会保险发展历程可知,为服务于工业化进程的工人提供社会保障是发展市

3、场经济继续工业化的必然。此外,市场经济中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过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某些特权阶层将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失去特权,进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公平,因此,给予农民工市民化待遇是社会发展,经济前进的必然。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两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只有实现劳动力的完全转移即才能为工业化提供稳定的劳动力和市场供给,才能社会在协调发展中继续前进。因此,将农民工市民化定义为:农民工实现职业身份和身份地位的同步转化,让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又离乡地向城市迁移,实现其职业流动与身份地位的同步转换,并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向

4、城市市民转化。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 (1)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第一,扩大内需。我国经济在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和外贸的拉动,内需调动不足,导致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对外贸依赖严重的国内企业一度出现生产不振,就业下降,倒闭、破产的状况,给我国国民经济安全敲响了警钟,调动国内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推动转变增长方式、加速产业升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但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是在压低工人工资、福利水平、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取得的。这种发展方式不但严

5、重背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长久持续下去必将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而且由于我国加入 WTO,更多的是在竞争规则上与国际接轨,在西方国家已为工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保制度下,我国工人的社会保险待遇的建立也成为今后改革的重点,虽在短时间内会造成经济的阵痛,提高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但是从长期看,可以倒逼我国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速产业升级。第三,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由于政策、行政、经济体制的原因,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今年城镇化虽得到高速发展,但两者之间仍有差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在“2012 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中表示,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超出世界水平,而城市化率还是很低,中国下一阶

6、段的发展要放到城市化上面。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充分、稳定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消费品市场,原材料市场,极易出现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受限的悖论,不利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此外我国城市化大部分是地域范围的城市化,农民并未完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两栖于城市和乡村,而城市也没有放开胸怀容纳农民工,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不完全和城市化进程的延缓,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陷入僵持状态。 (2)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即空间布局取决于我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我国将形成城市群为基本单元,实现龙头型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的

7、城镇体系。在这样的城镇体系内,各级城市明确了各自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增强了城市之间的协调功能,在城市之间合理的分配了劳动力资源,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层级供需市场,而且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之间对劳动力吸引要素的差别存在拉平的趋势,为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工资水平逐渐拉平,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即就近区域市民化。 参 考 文 献 1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 2赵晓昕.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分析J.企业导报.2010(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