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农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从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上找出了农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战略、区域协作、产业发展和空间集聚 4 方面构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区城镇化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区通常是指粮食生产能力强,第一产业产值比在三产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超过 10%,有的甚至达到 30%以上。因此,其基础地位和作用明显,支撑能力与生产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我国人地关系演变与城镇化进程中矛盾突出、问题集中、协调难度大的区域,以其为研究区探讨城镇化模式与途径
2、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农区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多地少,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压力不断增大 与国外人均耕地面积多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区人口相对多、密度大,导致我国农区人均经营的耕地少,规模效益低,农民人均收入低,城乡收入差距大,耕地保护的压力大。 2、土地流转不畅,人地分离问题突出,土地利用效率低 农村土地产权内容不清、边界不清、主体不明确农区是土地流转不畅的主要原因,而土地征用和出让制度的限制导致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收益差距的加大。在价值不明晰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又不得不出外打工,导致人地分离加剧。此外,农村非主体经营、有效性和规划缺失的经营模
3、式直接导致了用地效率的低下。 3、产业基础较差,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创新发展能力弱 农区往往是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地区,底子薄,产业基础差,不能有效地形成工业产业链。但该区域往往又是保护耕地量相对较多的区域,经济能力弱,基础设施差,工业缺乏竞争力。但该区域又是我国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发展优质农业,特别是优质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产业有极大潜能。 4、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机制不完善,支农惠民政策不到位 从惯性上看,农区被赋予的国家战略任务就是保护耕地,其所在区域的人均耕地相对较多,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耕地的保护也有助于稳定全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但它的作用
4、中隐含的价值没有得到人们的经济支付。相反,工业可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而生产的产品所体现的价值却能得到人们的完全支付。这就是工业产品和农产品所形成的“剪刀差” 。工业产品和有污染企业的经营者获取了更多本不应该获得的利润,而农产品生产者却得不到其应该得到的利润。 二、促进农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1、国家战略,粮食安全,补偿机制 农区城镇化应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出发,以耕地保护为重要任务,以维护国家稳定和保障粮食安全为职责,处理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国家应对农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强化耕地布局园区化,耕地保护专业化,粮食种植农场化,保护好能维护我国人口高峰年所需要的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
5、确保其强大的、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同时,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农业特色休闲、观光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生产、加工、供应、销售一条龙配套建设投入,强化区域生态名片效应。同时建立农区种粮高补贴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努力实现城镇建设国家投入,地方配套,社会参与,整体化设计。在民生问题上,应以国家补偿为主体,让种粮农民获得真实惠。 2、顶层设计,区域联合,战略分工 从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出发,高层建筑农区的发展规划。国家层面,应构建出能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级农业园区,农业示范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高产、稳产和吨粮田生产能力,并强化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
6、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联合,把农区发展放在区域整体发展的框架,实现产业互动、信息联动、项目互补。省级层面,构建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分工,把耕地保护区建设作为全省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省耕地保护指标重点落实区域应给予相应的产业支持和配套建设,并给予农民最大限度的补偿,推进城镇化建设。 3、适合产业,适度规模,适应市场 对于农区,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应始终放在首位。因此,其产业发展应讲究适合,强调发展适合该区域发展的高新技术,生产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且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受保护耕地的限制,该区域的产业规模应适度,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框架下,合理确定产业规模
7、。农区的发展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不仅在城市建设上需要一定的市场引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补偿机制建设等方面也都要引入市场机制。 4、居住社区化,产业园区化,空间集约化 工业化、产业化不合理布局与管理,必然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进而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产业的园区化可实现:(1)科学布局,按园区的发展目标合理设计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2)建立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确定产品绿色标准,布局循环配套、清洁生产设备系统。 (3)农业园区化或农场化,在增加农业效益的同时,还能通过科学施肥与施药等农事管理减少农化污染,降低面源污染。 科学合理地设计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用地,可实现区域用地空间的集约化,主要表现为:(1)居住社区化,可节约大量的土地用于产业发展,还可实现耕地连片规模化种植。 (2)工业园区化后,配套设施的建立不仅能降低各个企业各自为政的土地消耗,还能实现废物产品的循环利用,促进产业用地的集约化。 (3)两者还可促进工业与农业产品的协调、配套,实现“三农”齐抓, “三化”联动,资源与空间的有效集聚。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基金(40971105); 国家自然基金(4127118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ZDIXM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