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439624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摘要:城市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也历经数次调整,形成了符合当前实际的工作模式。本文阐述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从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城市地震应急演练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抗震设防;减灾对策 引言:近一个世纪以来共发生 6 级以上地震近 800 次,地震烈度度以上地区达国土面积的 60 % ,全国 2/ 3 的百万人口城市位于地震烈度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的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2、等高度集中,一旦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其损失将不可估量。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举足轻重,因此,探讨如何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性 城市防震减灾的特殊性是由于城市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们是一个区域范围内工业、商贸、交通、通讯、科技文化教育等等都比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历史地震表明,地震发生的地区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差异悬殊,城市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

3、 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 1/ 4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同时,受土地资源的制约,城市不断向高、大、密的方向发展,城市建筑物密集度增加,城市生命线愈加复杂,城市若遭受震灾,损失也将越来越大1。 1976 年 7 月唐山 7.8 级地震,发生在工矿业发达的地区,3.2 万km2 受灾,24.2 万人死亡,16.4 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近百亿元。2008年汶川 8 级强震猝然来袭,共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 10个省市的 417 个县(市、区)、4667 个乡镇、48810 个村庄受灾,总面积接近 50 万 km2 ,其中极灾区和重灾区面积达 1312

4、km2。汶川地震共造成遇难者人数近 7 万人,受伤 3.8 万人,失踪 1.8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 亿元人民币。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现代城市一旦遭到大地震等灾害的突然袭击,极易造成居民大量伤亡, 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通讯、水电、燃气等城市生命线瘫痪,随之陷入恐慌和混乱中,而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也将极难开展。 我国在“十五”时期颁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 2020 年) 提出我国防震减灾的发展战略是“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再次将城市确立为防震减灾重点2。城市是否能健康、安全、稳定地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更

5、关系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加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若干措施 2.1 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地震灾害,需要国家地震有关部门、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预防和应对灾害,需要通过灾害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唤醒民众的灾害、防灾意识,使民众懂得如何科学应对,减轻灾害乃至避过灾害。因此,我国的防灾科普教育,不仅在提高全民的科学技术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预防减轻各种自然灾害方面更有现实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地震系统的各级领导对于防震减灾的科普教育工作日渐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成绩和效果也日益显著。一方面是由于行动纲领 、 科普法等法规的推动,另一面需要各地震部门,

6、应该直接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各种新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全民防震减灾教育,建立长效的防震减灾宣传机制,使防震减灾工作警钟长鸣。 2.2 搞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作为震前的预防措施,如何去防御地震成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破坏性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倒塌、破坏,以及相伴生的次生灾害是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世界上 130 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 %95 %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可见,如果房屋建筑没有进行抗震设防的话,也很难保证在破坏性地震面前就做到不伤亡、少损失。因此,提高房

7、屋抗震能力,加强抗震设防标准,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 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有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务院条例,有中国地震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行业规章。同时具备较完善的建筑抗震各项标准体系,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可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也只有环环相扣,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实现房屋建筑“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只有各相关部门只有密切协作,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追究,才能更好地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时才能做到最大程度

8、的减小损失。 2.3 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避难场所建设规划是防灾措施的重要内容,城市是人口、建筑物密集的区域,地震发生后,为了确保救灾工作高效进行,确保人员能快速撤离于安全地区,规划出避震路线通道和避难场所是城市防震减灾的主要对策之一。这些地方应当不受地质灾害或周围可能出现塌陷物影响的空旷地域, 而且应该具备一般临时居住的生活条件。首先合理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二是疏散路线要通畅。在设计和改造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时,道路要宽阔,在必要地段建造桥梁,增加城市的对外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图书馆、办公大楼、商场、车站等应设置宽敞的安全出口和明显的人员疏散标

9、志,引导人员快速定向流动,避免造成混乱、拥挤、堵塞等事故。在城市中面积开阔地、高大建筑、高架电线、地下管线较少的地区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这些场所可以是城市中的广场、公园、绿地、室外体育运动场所等避震安全地带,应力求均匀分布,并保证居民在地震等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到达的场所。要更多的考虑防灾要求所需要的基本建设,这是亟需加强的方面4。 2.4 积极开展城市地震应急演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进一步做好严峻形势下的防震减灾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在地震中逃生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将地震应急演练融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

10、时无备。社会各级部门,如学校、医院等都应在政府的正确组织领导下,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 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成立地震科普教育领导组,全面协调地震、教育、卫生、消防、广电等部门。地震部门应编写科普教案,起草演练规范, 提出演练要领与步骤。医护人员应在演练现场对参演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环节进行培训。消防人员讲解灭火逃生注意事项、灭火器材的应用等。广电部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通过实例向社会宣传。要求从实战出发, 假戏真做, 充分体现实战性和突然性。按照“发布地震警报就近避震紧急疏散避难场所集结被压人员的搜救自救互救处置”等几个环节进行。此外,社区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单元,建立

11、一支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突击力强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在强烈地震发生之后,专业救援队伍未到来之前,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有效地自救互救,从而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建设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 2.5 提高城市周边地震台站监测力度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对地震信息和地震前兆信息进行连续或定期的科学监测,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地震影响的准确测定能够极大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监测预报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对地震预报工作的研究,完善预测预报机制,并在城市及其周边更加合理的布设强震动仪、应力仪等专业设备,提供有效数据,为我

12、们的监测预报研究提供良好前提,为在不久的将来攻克地震预测这一世界难题积累高质量的数据基础。3.结束语 城市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城市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地震灾害的特殊性、严重性。而随着城市规模的的迅速扩大,单位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呈指数上升。城市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抓住重点、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升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全民对城市防震减灾的认识,保障我国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艳欣.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的探讨A.防灾技术高等专科技术学报,2005. 2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 2020 年).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06. 3 何永年.任重道远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事业.减灾纵横,2011. 4 黄龙生,黄勇.防震减灾的若干问题A.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