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4336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试题库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物育种学各论小麦育种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产量潜力 针对某一品种而言,即某一品种在适宜的气候和栽培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产量,有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2、环境胁迫 通常将小麦生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气候、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称为环境协迫或逆境灾害。3、营养品质 指小麦籽粒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其中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4、一次加工品质 指磨粉品质,指小麦品种能否在磨粉过程中满足和保证出粉率高、能耗低和低成本的要求。5、二次加工品质 指面粉在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能否满足加工单位的需求。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量、淀粉特性。伯尔辛克值

2、 它主要指将加有酵母的全麦粉面团放入有水的杯中,保持水温 30,随着发酵产生 CO2,面团比重降低上升到水面,继续发酵,直到破裂,下面一半落入水中,那么从放入面团到面团破裂,下面一半落入水中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伯尔辛克值,以 min 表示。 7、洛类抗源 指前苏联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后得到的易位系的衍生物。8、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即将两亲本种属的两种来源和性质不同的染色体组相结合而成的新杂种,其染色体数目为双亲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即亲本之一的部分染色体与另一亲本的全套染色体组相结合而成的新杂种,其染色体数目不等于双亲染色体数目的总和。9、双二倍体 将具有不同染色体组的两个物种经杂交

3、得到的 Fl 杂种再经染色体加倍后产生的。10、收获指数 也叫经济系数,是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11、抗逆性育种(小麦) 品种对逆境灾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称抗逆性。通过抗逆育种可以从遗传上改良和提高品种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从而提高产量的稳定性。12、 T 型不育系 ,我国从 1965 年起就对小麦提莫菲维(T.timopheevi) 雄性不育,简称 T 型不育系,不育系分为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和核不育系13、化学杀雄剂 一种能阻滞植物花粉发育、抑制自花授粉、获得作物杂交种子的化学药品或药剂。14、 (小麦)避旱性 (drought escape) 在干旱来临前,已完成其生育期。15、 (小麦)

4、免旱性 在受旱时,借强大的根系和输导系统或叶片结构特点以及叶片各种功能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地上部分较高的水势,免受旱害。16、 (小麦)高光效育种 以提高光合效率为主的遗传改良17、 (小麦)冻害 指零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小麦越冬期和返青期,也包括拔节前后的霜害18、 (小麦)寒害 冷害是 0C 以上,不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要求的低温对小麦的危害。19、 (小麦)异附加系 在小麦原有染色体组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或一对外来染色体的系称异附加系20、 (小麦)异代换系 异种的一条或一对染色体取代小麦中相应的染色体所得的家系称异代换系二、填空题1、我国小麦与国外小麦相比,具有如下比较突

5、出的特点: 早熟性 、 多花多粒性 、 特殊抗逆性 。2、在小麦矮秆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 赤小麦 和 达摩小麦 。3、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 Rht8 、 Rht9 ;另外一个是 达摩小麦 ,其具有矮秆基因 Rht1 、 Rht2 ,其引入美国后作为杂交亲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的品种 Gaines 。4、在生产上,所应用的小麦类型有三类,最广泛的是采用 家系品种 ; 在一些国家近年开始推广,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多系品种 仅在少数国家种植。5、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 单位面积穗数 、 穗粒数 和 粒重 构成,所谓产量构成三要素。6、根据小麦具体品

6、种的穗部形态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我国北方冬麦区一般将小麦划分为 多穗型 、 大穗型 、 中间型 。7、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 穗数 、 每穗粒数 和 粒重 的协调发展。8、 .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 减少 ,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 北方多为 多穗型 品种。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 最低 。9、小麦每穗粒数是由 每穗小穗数 和 每小穗粒数 构成。高产条件下,每穗粒数可以由较少的 有效小穗数 和较多的每小穗粒数 构成,也可以由较多的 有效小穗数 和较少的每小穗粒数 构成。10、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 每穗粒数 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标。1

7、2、在育种过程中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小麦品质改良至关重要。早代材料数目多、样品小,应多注意 遗传力高且测试简单 的性状,测定方法应 简单易行 ,便于单株选择,结果准确。13、在小麦抗锈病育种中,1923 年 碧玉麦 从澳大利亚引进,1942 年西北农学院用其为亲本,育成的 碧蚂一号 ,到 1959 年推广面积 600 万 h,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面积最大的品种。14、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我国小麦品种 苏麦 3 号 是共认的抗性最好也最为稳定的抗源。15、意大利育种家 N.Strampeli 将 赤小麦 作为早熟矮秆亲本育成一系列中秆的推广品种,不但成为意大利小麦育种的骨干材料,而且被许多国家

8、引进利用。16、小麦矮化育种中,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 农林 10 号 。在美国,O.A.Vogel 用其为亲本与 Brevor 杂交, 1961 年育成创世界小麦高产纪录的冬性半矮秆品种 Gaines 。17、小麦现代品种的收获指数已从古老品种的 0.30.35 提高到 0.40.5,甚至更高。不少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极限,想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 与 生物产量 的协调提高。18、小麦对干旱的抗性有 避旱 、 免旱 和 耐旱 三种类型。19、小麦主要通过早熟和发育的适应性而表现为 避旱性 。小麦的免旱性包括 和 两种机制。20、一般白皮小麦比红皮小麦中皮薄,且提高 出粉率 不会影响面粉色泽,表

9、现出较好的 磨粉品质 。21、小麦品种出粉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胚乳 占麦粒的比例,二是胚乳与其他非胚乳部分 分离的难易程度 。22、 1913 年,Schulz 将小麦属分为三个类群, (1) 一粒系小麦 (2)二粒系小麦 (3)普通系小麦。T.Sakamura 分析确定小麦属三个类群的染色体组成为 AA 、 AABB 、 AABBDD 。23、普通小麦的 A 组染色体来自 小麦属 , ,D 组染色体可能来源于 山羊草属 ,B 组染色体可能来源于 山羊草属 。25、我国先后三批引进意大利品种,在我国育种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 1932 年引入的 南大 2419 、 矮立多 、中

10、农 28 等品种;二是 1956 年从阿尔巴利亚引进 阿夫 、 阿勃 等品种;三是 1965 年从罗马尼亚引进的 郑引 1 号 为代表的品种。26、 1951 年,木原均首先报道,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 尾状山羊草 的细胞质中,获得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27、 1962 年,Wilson 和 Ross 指出,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 提莫菲维小麦 细胞质中获得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提莫菲维小麦 本身具有其细胞质所致的雄性不育性的育性恢复基因。28、小麦不育系的选育基本上决定于 不育性 的选择,优良的不育系应该不育性 彻底 而 稳定 ;有较好的 恢复 的能力29、小麦恢复系的选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1、: 连续回交转育法 、 杂交选育法 、 恢复基因累加法 、 测交筛选法 。30、小麦 T 型细胞质存在两个较明显的副作用,一为 恢复源太少 ,一为T 型杂种的 发芽率 较低。31、根据常胁恒一郎的研究,山羊草属中许多种的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的细胞核作用,均能产生雄性不育,但大多数有不利的副作用,只有 D2 、 G 、 Mu 、 Sv 四类具有应用价值。32、诱发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方法,主要有 花药培养 、 孤雌诱导生殖 、 利用染色体有选择的消失 等。33、我国是小麦重要的次生起源中心,在我国先后发现了三个独特小麦亚种 云南铁壳麦亚种 、 西藏半野生小麦亚种 、 新疆小麦亚种 。34、加速繁殖小麦种

12、子有 稀播高倍繁殖 、 异地繁殖 两种技术途径。36、六倍体小黑麦是圆锥小麦和黑麦的 完全 异源双二倍体。37、 黑麦 是小麦近缘属种中最耐寒的物种之一,但其耐寒性在与小麦的杂交中容易受到抑制。39、小麦种皮的颜色与品质 无 直接关系,红粒对白粒为 显性 。40、我国小麦具有 多花多粒性 是育性强的表现,有的品种对 T 型不育系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41、我国小麦具有多花多粒性是 育性 强的表现,有的品种对 T 型不育系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42、小麦品种穗粒数的多少,受品种在穗分化时的 每穗小穗数 和每小穗花数 支配,这与品种的光温特性密切相关。在秋播情况下,春性品种穗分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穗

13、粒数一般比较 多 。43、小麦的食品加工品质主要取决于面粉中 蛋白质和面筋 的质和量,衡量它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 沉淀值 。44、胡道芬研究表明,在普通小麦上,在花粉的 愈伤组织 进行花培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5、 伯尔辛克值 反映了面团在烘烤、蒸煮过程中对产生气体的抗性,沉淀值反映了小麦面筋的质和量。46、根据 Mackey 分类,二粒系小麦包括 圆锥小麦种 和 提莫菲维小麦种 两个种。47、我国特有的显性单基因雄性不育- 的发现,成为轮回改良的有利工具。48、丁钟荣(1984)研究表明, 电阻 能反映小麦抗寒性的强弱,电阻大的品种抗寒性 差 。49、 1918 年,T.Sakamura 首次报

14、道了小麦正确的染色体数目,即一粒系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14 ,二粒系小麦、普通系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和 28 42 。50、质核雄性不育主要通过小麦与异种属间核互换产生的。其恢复基因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 ,二是 。三、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1、当代小麦收获指数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欲进一步提高产量,必须注意生物学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协调提高。 ( )2、最古老的一粒小麦种越冬性较弱,四倍体小麦越冬性显著增强。 ( )-3、根据 Mackey 的分类,六倍体小麦有普通小麦和圆锥小麦两个种。 ( )4、小麦 T 型不育系不育胞质来源是粘果山羊草。 ( )5、在大麦与球茎大麦的杂交

15、中,来自球茎大麦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最后形成大麦的单倍体植株。( )+6、由于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因此本区的小麦产量结构类型以多穗型为主。 ( )-7、由于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因此本区的小麦产量结构类型以大穗型为主。 ( )-8、八倍体小黑麦是不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 )+9、八倍体小黑麦是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 )+10、 1918 年,T.Sakamura 报道提莫菲维小麦染色体组成为 AAGG。 ( )-11、1918 年, T.Sakamura 报道提莫菲维小麦染色体组成为 AABB。 ( )-12、在小麦恢复系的选育中,杂交选育法

16、是我国目前应用最有效的方法。 ( )-13、在小麦不育系的选育基本上决定于保持系的选择。 ( )+14、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 ( )-15、目前在小麦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小麦类型是杂种品种。 ( )+16、小麦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粒重的遗传力最高,但与每穗粒数、穗数之间表现为负相关。( )+17、我国不论南方北方, 旱地条件或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都必须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穗数。 ( )+18、在我国发现三个独特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亚种、西藏半野生小麦亚种、新疆小麦亚种,所以我国是小麦重要的起源中心。 ( )19、供体植株的基因型对单倍体的诱导频率

17、起重要的作用,如胡道芬(1983)指出普通小麦杂种一代的出愈率显著高于纯合亲本。 ( )20、在非干旱条件下选择产量潜力,不一定会产生在干旱条件下同样增产的基因型,因此可以同时选择产量潜力和对不同环境的稳定性。 ( )+21、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应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化杀的处理剂量和时间的稳定性。 ( )22、单倍体育种与常规育种相比,主要省确了性状的分离,加速了纯合的进度,无须进行繁琐的性状鉴定和选择。 ( )+23、小麦收获指数遗传力高,可在早代的单株上进行测定,测定方法简便。 ( )-24、1951 年,木原均首先报道,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卵圆山羊草的细胞质中,获得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系。(

18、 )-25、小麦恢复系测交筛选法,方法比较简单,需要一次杂交,可以育成多种类型的新恢复系,但对所选育的新恢复系必须经过多次测交,鉴定其恢复力。 ( )+26、在小麦矮化育种中,田间选择时,我们可以通过在早期世代筛选基部节间短而壮实、单位长度重量大、具有发达的根系,穗下节间短的材料。 ( )27、主效基因抗性大多是全期抗病,苗期和成株均表现为免疫或高抗,深受育种家的喜爱。但往往这种抗性也是小种专化性的,面对生理小种群体产生巨大的选择压力,也最容易丧失。 ( )28、智利的无芒一号 1958 年引入我国,在各地表现良好,推广种植面积达 490 多万亩,由于其丰产性好,抗三锈,一度成为我国北方冬麦区

19、的骨干亲本。 ( )+29、麦的营养品质主要指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因为色氨酸是小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实际中多用它的含量来衡量。 ( )-30、由于四倍体小麦和六倍体小麦的染色体除 A 组外,均来源于山羊草属。因此山羊草属应并于小麦属。 ( )31、小麦与球茎大麦杂交,在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来自球茎大麦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阶段逐渐消失,最后形成的胚仅含有小麦的染色体。( )+32、培育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能,应在一定矮化的基础上,加强对茎秆质量的选择。 ( )33、大多数矮秆基因对小麦产量构成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即使广泛应用的Rht1、2 、Rht8 、9 。( )

20、34、洛类抗源是用小麦与黑麦杂交后得到的易位系的衍生物,这些材料统称 1BL/1RS 抗源。(+ )+35、小麦的抗寒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冬小麦而言,比较强调的是有较好的越冬性。 ( )-36、小麦与近缘属种的杂交是创造抗寒种质资源和抗寒品种的有效途径。在小麦的近缘植物中,黑麦是最耐寒的物种之一,但是黑麦的抗寒性在与小麦的杂交中,容易受到抑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 )37、小麦生育期间温度偏低,不利于子粒蛋白质的积累和质量的提高,灌浆期间特别是灌浆的中后期,较高的气温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 ( )38、根据粒长和粒宽的比例,小麦粒形可分为长形、椭圆形、圆形三类,长形籽粒出

21、粉率低,圆形籽粒出粉率高。 ( )+39、在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中发现,所配制的杂种产量远没达到预期的水平,恢复系的恢复力不够高,丰产性不足,特别是制种产量低,增加了生产的成本,限制了杂种的推广。 ( )+40、不育系应具有较好的接受花粉的能力。接受花粉能力强的表现为,柱头充分外露,表面积大,存活时间长,开颖时间长,开颖角度大等。 ( )+41、小麦化学杀雄剂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化杀的处理剂量和时间的稳定性,从而产生足够的杂种种子而不致减产和种子品质的恶化。 ( )+42、在小麦与近缘物种杂交而合成的异源双二倍体中,至今在生产上应用的,只有六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 ( )+43、八倍体小黑麦是

22、普通小麦与黑麦的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44、六倍体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的完全异源双二倍体。 ( )45、小麦易位系只导入异种属的含有有利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而且遗传稳定,最能满足育种的需要。易位既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人工诱发。 ( )四、问答题1、如何根据我国北方冬麦区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确定其育种目标。北方冬麦区:冬季寒冷、降雨量偏少,小麦生育后期常遇干旱和干热风为害,条锈病是主要病害,近年来白粉病日趋严重,赤霉病、叶枯病和纹枯病、根腐病对部分地区的小麦造成危害。育种目标:越冬性好、早熟、高产、抗旱和抗倒、抗条锈、白粉病及其它一些病害。2.、如何根据我国黄淮冬麦区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确定其育

23、种目标。黄淮冬麦区:山东省全部,河南大部,冀中南、苏北、皖北、陕西关中、晋南、陇天水,共 8 省区。主要产区,面积约占全国的 45%左右。最冷月均-4.6-0.7,无霜期 183211d ,年降水 520980mm,生育期降水约 280mm。 一年两熟,旱地多实行两年三熟。品种为冬性、弱冬性和春性。本区小麦育种目标是高产、多抗、优质。高产的体现,高产的体现,首先是株型合理,光能利用率高,生物学产量高,经济系数大,基本保持原每公顷穗数,适当提高穗粒数和粒重。多抗是在适应性的基础上,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兼抗其他病害。优质自 90 年代以来进入各类专用品质品种的选育。生育期以中熟为主。3、 我国小麦有

24、那些比较突出的特点。4、 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构成及遗传特点。从理论上讲,品种的产量是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粒重量的乘积。高产育种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去寻找这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的最大乘积的遗传组合。1.单位面积穗数是构成产量的最基本因素。一般而言,我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北方多为多穗型品种,南方多为大穗型品种。但不管北方南方,在旱地条件或肥力水平比较地的田块多选用成穗率较高的品种。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穗数的遗传力最低,在育种的早代进行直接选择的效应很小。通过分蘖整齐度的选择来间接选择单株穗数。因为分蘖整齐度好的品种往往成穗数比较多,而分蘖多但不整齐的品种一般单株成穗

25、率比较低。3.小麦品种穗粒数的多少,受品种在穗分化时的每穗小穗数和每小穗花数所支配。而每穗小穗数和每小穗花数与决定品种光温敏特性的发育节律有关。一般认为,增加每穗有效小穗数比增加每小穗粒数有利,因为前者大多穗型较长,籽粒比较整齐,千粒重较高;后者往往穗型紧密,籽粒大小不匀,千粒重较低。从遗传上讲,每穗有效小穗数是一个重要的产量性状,部分显性,且多小穗不抑制其他产量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穗粒数的遗传力比穗数高,达 30%,早代选择有一定的效果。4.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受遗传特性影响最大,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基因控制,广义遗传力达 5980%,早代选择十分有效。但粒重与每穗粒数、粒重与穗数之间表现

26、为负相关,在增加粒重的同时,必须各产量因素之间的协调。 5、小麦矮化育种中最广泛应用的矮源及其衍生的品种在世界上小麦矮化育种中得到广泛和最有效利用的是日本的两个矮源:赤小麦、达摩小麦。赤小麦(Akakomugi) ,在赤小麦染色体 2D 和 7B 上,分别携带有矮秆基因 Rht8 和 Rht9,对小麦植株有较强的矮化作用。 衍生品种:Ardito(矮立多) 、Mentana(南大 2419)、Funo(阿夫 )和 Abbondanza(阿勃)等意大利品种,引进我国后,对我国小麦生产和半矮秆品种育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达摩小麦(Daruma) :在达摩小麦染色体 4A 和 4D 上,分别携带有矮秆

27、基因 Rht1 和 Rht2,在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中,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 衍生品种: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农林 10 号,美国 Vogel 利用( 农林 10 号Brevor)14 选系,育成了创世界高产纪录品种Gaines。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也利用这种选系育成了一系列墨西哥半矮秆小麦品种。6、 小麦矮化育种中应注意的问题。1.控制小麦矮秆的基因,除 Rht 系列外还有草丛型矮生基因(D1-D4) (grass clump dwarfness)、独秆矮生基因 USl 和 US2(unicuilmstunt)等。2.株高的遗传率较高,F2 根据株高选择单株是有效的。3.矮秆性状往往同各种叶病

28、、青枯、早衰、千粒重和容重低、品质差等不良性状联系在一起,因此除在亲本选配上注意矮秆基因所处的亲本遗传背景外,有必要加大 F2 和 F3 代的群体,才能打破这种不良的联系,育成理想的矮秆高产品种。4.在矮化育种时,还必须注意其他性状的改良。5.注意矮秆背景基因型的改良7、 简述我国抗条锈育种的几个发展阶段。1.南大 2419、中农 28、矮立多三个抗条锈病品种的引种和利用。2.以碧玉麦等为抗源的杂交改良:碧玉麦 1923 年前从澳大利亚引进,1942 年西北农学院用其配置成蚂蚱麦/碧玉麦组合,育成碧蚂一号、碧蚂四号等品种,1950 年全国条锈病大流行,它们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尤其碧蚂一号,到 1

29、959 年推广面积 600 万 h,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面积最大的品种。3.以胜利麦、早洋麦、钱交麦等为抗源的杂交改良4.以 1B/1R 类品种为抗源的杂交改良:1973-1975 年我国条锈病流行生理小种再次发生变化,而且带有地区性,如陕西关东地区的条中 18、19,河北的条中17. 使原有的品种失去了抗性。所以许多课题组进入了洛类抗源时代。5.以多基因聚合的繁 6 为抗源的杂交改良:主要在西南冬麦区种植。 8、 简述小麦抗寒性育种的途径与方法。1.抗寒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其遗传率较高,早代对其选择是有效的。2.抗寒品种的培育多采用抗寒品种与丰产品种杂交的方法。3.小麦的近缘植物中

30、黑麦、偃麦草和山羊草的抗寒性较强,可通过远缘杂交创造抗寒种质和选育抗寒品种。4.黑麦的抗旱性在与小麦的杂交中,容易受到抑制,有一定局限性。5.偃麦草是小麦近源植物中最抗寒的种属。抗寒性的鉴定和选择1.以在田间的直接鉴定和选择为主:根据麦苗越冬或受寒害后的田间死苗率、死蘖率和叶片受冻枯死等冻害程度来评价2.实验室鉴定方法:可人工模拟冻害、霜害和冷害的条件,研究小麦群体、个体或器官受冻后的表现和变化以及考察组织和细胞在低温下细胞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等。由于抗寒性和越冬性复杂,将实验室鉴定与田间鉴定相结合,可提高鉴定的准确性。丁钟荣:叶鞘电阻值法9、 简述小麦抗旱性育种的途径与方法。1 避旱(drou

31、ght escape) 在干旱来临前,已完成其生育期。2 免旱 在受旱时,借强大的根系和输导系统或叶片结构特点以及叶片各种功能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地上部分较高的水势,免受旱害。3 耐旱 植株有较强的忍耐水势低的能力,原生质保水力强,受旱后复原能力强,新陈代谢活动仍能较正常地进行,仍能合成和积累一定数量的干物质。4 进行抗旱育种时,应选用适应当地特定干旱条件的亲本杂交。除品种间杂交外,可通过种属间的杂交或遗传工程方法,将近缘物种的抗旱性基因转移到小麦中。10、 小麦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1、 简述环境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1营养品质 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它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它

32、一些重要农艺性状间常存在负相关。在育种中要注意协调各方的相互关系。12、小麦优良恢复系应具有那些特点。13、小麦优良不育系应具有那些特点。14、小麦品质育种中如何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15、简述产生杂种小麦的途径。16、以小麦品种“京花 1 号“为例,说明小麦单倍体育种的程序。17、简述小麦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及优缺点。18、简述小麦诱发单倍体植株的方法。19、品种间杂交是小麦品质育种的基本方法之一,简述其基本步骤。20、简述目前杂种小麦应用研究应开展的工作。21、理想化学杀雄剂的特点。22、 Mackey 关于小麦属的分类及依据。23、关于小麦属的分类,有几个分类系统,其依据、主要内容及优缺点24、目前正在应用的小麦三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5、八倍体小黑麦合成程序。26、六倍体小黑麦合成程序。27、简述小麦近缘属种中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28、诱发小麦单倍体的主要方法。29、小麦单倍体育种中,影响花药培养功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0、如何利用轮回选择,建立和开拓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