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题库.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4507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学概论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学概论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学概论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学概论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学概论(上)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收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 M.H.艾布拉姆斯提出)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符号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填空为主)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

2、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一,文学活动论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利用已有规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2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

3、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二,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应镜子论: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三,艺术生产论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而这个概念是 20 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五,艺术交往论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20 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一世纪,西方文

4、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3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不是孤立的或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作者:表现论与模仿论的三点区别(简答)1,表现论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

5、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3,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作品: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是”文学性”;而过形式主义还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概念,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扭曲”的语言使现实生活陌生化的过程.读者:伊瑟尔提出了”隐含的读者”的概念,开启了接受美学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巫术说是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它建立在4对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研究基础上,提倡者有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

6、勒和弗雷泽.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由于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巫术活动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游戏是关于艺术(或者文明)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戏发生说的贡献在于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于游戏又过于简单化.人类艺术起源之一就有游戏说.席勒在康德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谷鲁斯认为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

7、理活动劳动说:劳动说是关于文学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劳动说认为,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创造出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重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最早的文学形式,相对于其他学说更具体,更科学,从根本上阐释了文学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文学起源的最根本学说.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的原因(四点+简单解释):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起其他活动的前提,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外,人5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甚至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杭育杭育派这一表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劳动中的需要直接促

8、成了文学的产生。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生动地写出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狩猎部落以动物为图腾,舞蹈动作模仿动物;种植部落以植物花朵偶像。舞蹈动作模仿采集种子。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原始人将劳动动作和狩猎的动物动作演化为舞蹈,劳动号子呼喊发展为诗歌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五点)1,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

9、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 18 世纪的德国和 19 世纪的俄国2,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3,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4,还有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6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它们甚至会对文学发展产生更直接的影响.5,在根本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但在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第四章,文学

10、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核心部分)文学的含义(三点)文化含义(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狭义):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三点)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审美意识形态:是指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

11、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7与他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笑很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情形。这种情况表明,任何审美表现过程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最终支配。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

12、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1,无功利与功利:从目的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2,形象与理性:从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3,情感与认识:从态度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

13、有某种认识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如何理解文学与话语(论述)三点81,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等的研究,话语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2,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3,把文学视为话语,正是要突出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的紧密联系.文学作为话语包含的五个要素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两主体之一.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

14、3,文本是符号形式.4,沟通是活动的目的.5,语境是说话人语言的意境.文学与话语蕴藉1,文学作为话语,具体地表现为话语蕴藉.2,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9有话语蕴藉属性.3,进一步看,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举例:阿 Q正传中从阿 Q 的命

15、运可以看出中国国民性的痼疾,辛亥革命失败的的历史教训,当时农村各阶层状况,农民革命的必然性和盲目性,作者的人道主义和爱国情怀等。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一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举例:戴望舒的雨巷中“雨巷” , “丁香”都是意义含混,“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幻想的人物,在“寂寥的雨巷”飘散,消失,是作者主观情绪的外化,像“太息”不可捉摸,令人回味。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不过,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例:诗赋欲丽

16、,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曹丕在分别论述了不同文体的区别是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认为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情感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曹丕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认为文学应该以华丽的语言表示个性,透漏出审美自觉的信息。10名词解释套路:出自内容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自修)雅与俗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称”双百方针”,即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说的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7、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之一.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征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符号是标示事物的代码,例如文字,语言等.文字,语言作为建构观念世界的工具,既是人思索世界的手段,又是构造科学著作,塑造文字形象的材料.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有利于个体的自由创造,因而马克思称之为”自由的精神生产”.文学创造与科学的区别(简答)1,以文学和科学两者相比较,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