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抗凝药物的基本分类 1、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抗凝药):肝素、华法令、香豆乙酯、蚓激酶等 2、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降纤酶、阿替普酶等 3、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前列环素、双嘧达莫、氯吡格雷、阿那格雷登 一、抗凝药物常用药物:(一)肝素类 1)、成份及种类:肝素钠/钙,普通/低分子 2)、机制: 主要机制:与抗凝血酶 (AT-III)结合,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其它:*干扰凝血酶原的作用*干扰凝血酶对因子XIII的激活,影响非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降血脂作用:活化和释放脂蛋白酶 3)、临床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后半衰期16小时(平均1.5小时),与剂量有相关性 、与其他抗凝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危险 、与部分药物有配伍禁忌:部分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哌酮钠、氯丙嗪、异丙嗪、麻醉性镇痛药等 、手术预防性使用(用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前12小时给药一次,(用量视不同剂型而异),术后每日一次,连用510日。 、体外循环:普通肝素:375U/kg,体外循环超过1小时者,125U/kg。 、预防性使用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