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535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透镜中考培优真题附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54 页) 压强浮力 中考真题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 2007湘潭)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 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 ) A B C D 2( 2017 秋 营山县期末)物体在凸透镜前 20cm 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 10cm 后,得到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3( 2016 秋 雁塔区校级期末)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4(

2、2016 秋 永春县校级期末)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从很远处匀速靠近凸透镜,至透镜焦点处,考察像运动的速度,应该是( ) A始终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 B先小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后来又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 C先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后来又小于物体运动的速度 D始终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 5( 2017 秋 海安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 AB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P、 Q、 S 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体放在 S 处,像成在 Q 处,把物体放在 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 P 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 ) 第 2 页(共 54 页) A P 的左边 B PQ 之间 C QS 之间 D S 的右边 6

3、( 2016大连一模)做 “凸透镜成像 ”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 s1 的距离(此时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离为 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 B光屏远离透镜移动,且 s2 s1 C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 D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且 s2=s1 7( 2015 秋 苏州期末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截去,其上半部分的高度为 L在其左焦点 F 处放有高为 L 的发光物 AB,在右焦点 F,处放有一平面镜MN则关于 AB 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

4、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B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C AB 的上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下半部分不成像 D AB 的下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上半部分不成像 8( 2015 秋 东台市校级期末)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 为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 B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光斑一定变大 C只增大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便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 l 的大小 D只减小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不能通过光斑大小的变化比较透镜的焦距与 l 的大小 第 3 页(共 5

5、4 页) 9( 2015芜湖校级自主招生)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 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 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 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A f B L C f+L D f L 10( 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 “拉近 ”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

6、,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11( 2015新乡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 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非常光滑的玻璃板 12( 2015锦江区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5 厘米,在透镜左侧 10 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 AB,在透镜右侧 15 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 AB 的成

7、像情况是( ) 第 4 页(共 54 页)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一个 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3( 2018金水区校级模拟)小强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无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装满水后,他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使镜头 (选填 “前伸 ”或 “后缩 ”),你的理由是 。 14( 2014 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 A点。圆筒轴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 合

8、,光屏与圆筒轴线垂直且距离透镜足够远。此时,点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测出此时凸透镜与圆筒右端面的距离为 L;向右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圆筒的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出 A 与筒右端面的距离 d,为了求出 d 的大小,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测量出的一个物理是 ;如果用 N 来表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则可以得出 d 为 。 15( 2014 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不透光小圆盘 P 和小圆形发光面 S的半径均为 R,平行竖直放置,二者相距为 2d在它们正中间放置一个焦距为2d 的 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通过 P 和 S 的圆心。在 P 的右侧相距 d 处,放

9、置一平行于圆盘面的光屏 M(足够大)则不透光圆盘 P 在光屏 M 上形成的本影(发第 5 页(共 54 页) 光面 S 发出的任何光线都不能进入该区域内)面积为 ;不透光圆盘 P 在光屏 M 上形成的半影(发光面 S 发出的光线中只有部分能进入该区域内)面积为 。 三多选题(共 2 小题) 16( 2017房山区一模)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80cm 刻度 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制成的 B保持

10、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更清晰像,应将蜡烛右移 C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10cm 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D保持蜡烛在 35cm 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得到正立放大的像,应将透镜右移 17( 2016织金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 笔。把笔由贴着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关于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第 6 页(共 54 页) A开始移动时,看到的 “铅笔尖 ”比实际的铅笔尖要短 B开始移

11、动时,看到的 “铅笔尖 ”比实际的铅笔尖要长 C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到的 “铅笔尖 ”所指的方向会突然改变 D在移动的过程中,看到的 “铅笔尖 ”的长度先变短,再变长 四实验探究题(共 10 小题) 18( 2017 秋 孝义市期末)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 1)点燃蜡烛,将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是为了 。 ( 2)蜡烛、透镜、光屏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3)实验中数据记录表格如下,第 3 次实验时观察到的像是图乙中的 。 实验

12、次数 物距 /cm 像的性质 像距 /cm 1 35 倒立缩小的实像 14 2 28 16 3 16 28 4 14 35 5 10 不成像 6 6 ( 4)第 6 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 收不到像,此时从放置 (选填 “蜡烛 ”或 “光屏 ”)的一侧可观察到 像(将像的性质填写完整)。 ( 5)分析论证: 当物距 焦距时,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规律是 。 ( 6)保持第 1 次实验中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原凸透镜换成焦距为 15cm的凸透镜,应将光屏向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 透镜的方向移动到适当第 7 页(共 54 页) 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此实验

13、模拟的是 眼(选填 “近视 ”或 “远视 ”)的形成原因。 19( 2017江西模拟)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 验中: ( 1)晓红在早上 9: 00 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某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这个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 上; ( 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填 “能 ”或 “不能 ”)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 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

14、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 “左 ”或 “右 ”)移动; ( 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cm) 80 60 30 20 15 10 像距( cm) 11.5 12 15 20 30 40 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 次数据是编造的; ( 6)晓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填 “有 ”或 “没有 ”) 晓红同学指尖清晰的像。 20( 2017泰州模拟)小明用焦 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第 8 页(

15、共 54 页) (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 “点燃 ”或 “不点燃 ”)蜡烛。 ( 2)器材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照相机 ”、 “投影仪 ”或 “放大镜 ”)的成像特点相同。 ( 3)将蜡烛移动至 2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的清晰像是倒立的、 的实像。 ( 4)将蜡烛再向左移动 10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小明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光 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凸透镜,也可以将蜡烛 (选填 “靠近 ”

16、或 “远离 ”) 凸透镜。 21( 2017漳州模拟)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1)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cm。 ( 2)此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 ( 3)若将蜡烛由如图位置向右移动至 15cm 处,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为使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 的像,可进行的操作: 。 ( 4)小宇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发现始终无法在光屏上找到像,因为此时成的是 像。 22( 2016 秋 黄岛区期末)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猜想 小雨猜

17、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 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在 a、 b、 c 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蜡烛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 b 处说成的像是 (填 “放大 ”、 “缩小 ”或 “等大 ”)的,将蜡烛放在 d 处,在光屏上得 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填 “倒立 ”或 “正立 ”)放大的像。这第 9 页(共 54 页) 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 表格 物距 u 像的倒立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应用 u 2f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实像 u 2f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程序

18、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问题讨论 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将蜡烛放在 b 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 70cm 处,这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3( 2016 秋 句容市校级期末)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 1)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其原因是 。 ( 2)某刚学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屏上的像的性质为 ,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 “放大镜 ”、“投影仪 ”或 “照相机 ”)相同。 ( 3)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

19、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 ,这时需要将蜡烛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小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 12.00cm 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23.00cm、第 10 页(共 54 页) 24.00cm、 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 ( 5)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 9: 30 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 凸

20、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 ( 6)小红同学做 “观察凸透镜成像 ”的实验时,进行了两次实验,如第 28 题乙图所示,在实验 1 中,她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 “烛焰 ”;在实验 2 中,她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 “烛焰 ”。则该同学在实验 1 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实验 2 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7)如图丙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 ,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

21、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 (选填 “凸透镜 ”、 “远离凸透镜 ”或 “竖直向下 ”,)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24( 2016 秋 东台市期末)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 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 的距离,结果为 10.0cm。 (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 边缘的 A 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3)当蜡烛距透镜 5.0cm 时,光屏上 (有 /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 (光屏 /蜡烛)一侧,在 (光屏 /蜡烛)一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